儿童歌曲结构特点与演唱方法刍议

2021-11-14 11:14赵如山
戏剧之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歌唱者成年人儿歌

赵如山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73)

儿童歌曲在儿童日常生活中具有调节情绪,吸引注意力,保持身心健康,训练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等多重作用,这在年龄幼小的幼儿中作用非常明显,从幼儿身心发展的五大领域来讲,儿童歌曲首先体现了唱的功能,唱歌是人的天性,当音乐响起时,人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进行动作和跟唱,在唱的过程中,语言的学习和练习就体现了出来。儿童歌曲都是阳光快乐的,通过儿童歌曲的演唱,会使幼儿感受到美,学会辨认美丑善恶,突出了艺术性的特点。与此相适应的是儿童歌曲的演唱方法,它的演唱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幼儿,都是与成年人的音乐作品演唱方法是不同的,儿童歌曲的演唱,呼吸方法、共鸣腔体、咬字吐字、歌曲处理等虽然都有应用,但它首先要注重的是儿童的适应性和参与度,这与流行音乐、美声歌曲、民歌作品的观赏性和表演难度是完全不同的。

一、儿童歌曲的结构特点

儿童歌曲按照年龄划分,可以分为低幼儿歌、幼儿歌曲、儿童歌曲等;按照节拍划分又分为二拍子儿歌、三拍子儿歌、四拍子儿歌等;按照歌词划分又可以分为节日儿歌、叙事儿歌、励志儿歌等;按照特点可分为民族(地方)儿歌、创作儿歌、外国儿歌等。诸如此类的划分还有很多,现主要以年龄划分和节拍划分来分析儿童歌曲结构,这也是儿童歌曲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划分形式。

(一)明确节奏为主的低幼儿歌

低幼儿歌较适合1-3 岁幼儿,该年龄段幼儿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语言真正形成的时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学说的话中有连续音节和类似的词逐渐增多,可以说一些简单的单字,并逐渐过渡到单词句、双词句并向完整句发展。适合该年龄段幼儿的儿歌与幼儿语言发展相适应,这种儿歌有无旋律儿歌和简单旋律儿歌两种,无旋律儿歌如《辈分歌》(家族歌或称呼歌)中,以简单的固定节奏为依托,进行歌词的不断变换,节奏形式以前八十六节奏型和八分音符节奏型为主,用节奏的重复和歌词的变换来表达;另一种是简单旋律儿歌,其以最基本的五度或八度大调音阶上行和下行作为音乐进行的旋律,以八分音符节奏为常见节奏形式,乐曲一般为四二拍,每一乐句四小节,每一乐段多为八小节、十二小节、十六小节,一般作品多为两个或四个乐段,这种儿歌唱起来简单,朗朗上口,演唱没有难度容易广为传唱。

(二)旋律简单的幼儿歌曲

旋律较为简单的儿歌适合年龄3-6 岁的幼儿,这个年龄段幼儿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迅速发展,可以边做边想,模仿能力和模仿意愿强烈,但是情绪波动较大,容易被外界因素所感染。适合该年龄段幼儿的儿歌节奏明朗,旋律较为固定并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其中还照顾到幼儿语言发展特点,从念唱逐渐过渡到歌唱,歌曲前半部分为无旋律儿歌,后半部分带有旋律,歌词较为重复并有一定叙事性。例如儿歌《爱我你就抱抱我》《数鸭子》等,这种儿歌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歌唱,在年龄较小的幼儿歌唱时,以整首儿歌依照节奏念词为主,年龄稍大,可以进行先节奏念唱再有旋律歌唱,最后过渡到可以整首歌曲进行歌唱。这一类歌曲演唱难度较低幼儿歌有一定提升,但整体几乎无难度,歌曲旋律相对固定,易学易唱。

(三)抽象且具体的儿童歌曲

6 岁以上儿童身心发展逐渐健全,有了独立思考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但是对于人生的目标和未来的方向较为迷茫,该类儿歌以励志为主,歌词内容较为具体,内容描述一般比较抽象,例如《小海军》这首儿歌教导儿童学习解放军叔叔保家卫国,但是军舰炮艇只能在电视等媒体上看到,现实中很难接触到,所以它既有抽象的部分也有具体的目标。在歌曲旋律上,逐渐由易到难,并逐渐趋向于成人音乐作品,演唱难度有了一定要求。

二、儿童歌曲的演唱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歌唱作品一般是流行歌曲、民歌和美声歌曲这几种,它们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多彩的听觉盛宴,使普通人在生活之余可以欣赏到优美的音乐,歌唱者也以提升自身的演唱水平为练习目的,这其中包含了歌唱中的姿势、呼吸的支持、腔体的共鸣、发声方法、歌唱的共鸣、咬字吐字以及歌曲的艺术表现等等。儿童歌曲作为主要为儿童创作的歌曲,其较窄的音域、简单的节奏、明快的旋律、浅显的内涵等对歌唱者提出了较低的要求,但如何使幼儿能够跟着歌唱者主动参与活动,在平时的练习中的关注点是哪里,是值得歌唱者揣摩的具体问题。

(一)儿歌演唱中的呼吸

区别于成年人声乐作品演唱基础中呼吸的吸气、呼气、气息支点和换气,成年人在演唱儿歌过程中,只需要注意吸气时快速吸气,没有必要像专业演唱那样吸得那样深,在呼气演唱时尽量控制气息输送的平稳和均匀,用近似说话时的气息力度去歌唱,对于儿歌中出现的节奏明快的长短跳音和顿音等只需要在保持均匀呼气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就可以了,当然,对于换气的要求在所有歌唱作品中都是一样的,就是在气口快速的换气。由于儿童歌曲的演唱难度较低,并且音域一般处于自然声区部分,所以在日常的呼吸练习中,只需要做一些快吸慢呼的练习,同时感受在呼气时气息的对抗与气息支点的位置就已经足够了。

(二)儿歌演唱中的共鸣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并传播的,优美的声音是建立在共鸣之上的,一个优秀的歌者,除具有优美的嗓音外,还需要有充分的共鸣对声音进行美化和修饰,人体的共鸣又分为了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头腔共鸣,他们分别对应了歌唱中的低声区、中声区和高声区。儿童歌曲的音域一般处于自然声区,也就是中声区,所以在演唱儿童歌曲时,只需要注重口腔共鸣的修饰作用,即在歌唱过程中,注意口腔的打开、牙后咬肌的张开、下巴的自然放松,在口腔充分共鸣的条件下,可以适当练习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这在平时的练习中,可以采用哼鸣的形式,例如练习上下行五度音阶唱m 这个音,m 音在哼唱的过程中嘴唇是闭合的,所以声带产生的声音在口腔中会充分振动共鸣,使练习者能够深刻体会到共鸣在口腔中的表现,同时也能为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感受做出铺垫。

(三)儿歌演唱中的咬字吐字

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音乐是文字语言的升华,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这就决定了语言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演唱儿童歌曲,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字正腔圆”,要做到字正腔圆、吐字准确清晰,就要了解普通话的规律性,即声、韵、调;其次知道所唱歌曲中的字哪些是开口音、哪些是齐齿音、哪些是合口音;最后还要唱好每一个字的字头、字腹和字尾,做到咬字正、吐字清、归韵准,这就需要歌唱者在练习儿童歌曲的过程中,对歌词中出现的字进行细致的揣摩,并且在揣摩中注意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字与气的关系和用法、字与声音共鸣的关系、字与歌曲情感的关系。

(四)儿歌演唱中的表现形式

歌唱艺术归根结底是人的艺术,在歌唱中需要充分考虑听众的感受,儿童歌曲的演唱不仅仅是需要幼年儿童学会欣赏歌曲,而是需要通过成年人使用歌唱的方式,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动参与并配合成人的教导,学会学习知识并主动探索世界,对陌生的环境和事物在充分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尝试以此来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歌唱中,首先歌唱声音的音量要适中,声音过大容易吓到幼儿,过小不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力,从而缺乏参与的兴趣;其次音色要优美,优美的音色需要充分共鸣的修饰外,还要字正腔圆,最后是歌唱中要注意面部的表情和肢体的动作,儿童歌曲一般有具体的描述或事件的叙述,内容对于成年人浅显易懂,怎样根据歌曲内容作出应有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也是促使幼儿进行参与的关键。

三、结论

总之,儿童歌曲创作和演唱的目的是与成年人作品完全不同的,它在保持艺术性的同时,需要儿童进行参与,以促进幼儿从社会交往、语言表达、身体健康、探索科学、美丑鉴赏等方面进行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带领幼儿的成年人在歌唱中除具有最基本的歌唱素质外,不应以提高自身歌唱技能为中心,而是以提高自身感染力、影响力,促进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为中心,以歌唱的形式带领幼儿进行各种活动,在娱乐中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歌唱者成年人儿歌
论歌唱者的文学修养与声乐修养
成年人是如何渐渐失去朋友的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成年人爆笑日常
成年人的辛苦
睡觉儿歌
试论声乐演唱中良好心理的培养
七月的儿歌
30岁以上成年人吸烟致死87万等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