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爵士歌王》的出现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声电影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观众对银幕上现实生活逼真的渴望,而电影的创作效果并不仅仅取决于声音的叠加或堆砌,而是要巧妙的运用声音,从而达到合理的取舍。有声电影问世以后,“无声”就变成声音中的“静”,是声音范畴内的一个因素,并且是极有表现力的因素。作为声音中的一个重要元素“静默”,它就像是一首曲子中的休止符,是作曲家的精心安排与构思。陆机在《连珠》中说得好:“繁会之音,生于绝弦。”意思是纷繁美妙的音乐,是产生于停顿间隔之中。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这种无中生有、大音希声、有生于无的艺术现象,做过淋漓尽致的刻画,诗云:“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因此,此时的听众“无听以耳而听之以心”,甚至进入“无听以心而听之以气”(《庄子·人间世》)的高层次审美观照境界。
“静默”作为一种特殊的声音效果,在电影中的表现形式为暂时性的消音或减音技艺。这种暂时性的消音或减音技艺在影视创作中并不是简单的处理,而是体现导演意图的精心设计。这时无声变得有意义,变成了一种潜台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现代电影中,无声表达的最多的两种方式是:安宁或者死亡。例如,于1985年2月在美国上映由彼得·威尔执导的电影《目击者》,该片主要讲述了男孩山姆目击了一宗谋杀案,警察约翰·布克设法查清真相并保护目击者母子的故事。电影中乡下生活的安静无声和影片开始几分钟所展示的城市的喧嚣形成了对比。大多数电影或电视中医院的情节,关掉心脏监视器的声音就代表着宣告了失败和死亡。然而,除了以上两种传统的意义以外,“静默”还具有其他意义。
在观影过程中突然的消音或减音带来的寂静会让人紧张和恐惧,此时的“静默”传递的是一种内心巨大的恐惧。电影《无境之兽》是一部以儿童的视角来反思战争残酷的剧情片。影片中指挥官带领手下围住了政府军,并抓捕了一名自称为工程师的俘虏,此时指挥官要求阿古宰杀这名俘虏。阿古眼中流露出怀疑和犹豫,音乐慢慢变得紧张起来,观众的心随着音乐也变得紧张与忐忑,当阿古砍向俘虏时,鲜血涌现,影片声音削弱,观众的情绪随着四射的血液得到宣泄,声音逐渐恢复。此时阿古已经从一个孩子蜕变为一名残暴的童子军。导演正是用这种“静默”表达战争的残酷,刹那间的“静”反倒让人觉得刺耳,更加彰显了这种暴力和残忍。此时的“静默”瞬间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在画面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电影常常在关键时刻采用欲扬先抑的声音效果,短暂的安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艺术效果。正如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性》一书中指出:“当音乐在极度紧张的时刻突然中止,让观众仅仅面对无声的画面,这种效果反而变得更加强烈。在心理学中,人们喜欢声音,周围的声音代表着生命的永恒。当声音停止时,给人一种负面的压抑的感觉。寂静往往代表着孤独或者遗弃,让人失去希望。影片《地心引力》中女主角瑞恩在孤独、无助的时候,决定放弃生命时,声音设计的情绪线到达了最低点,无线电中一切与生命有关的声音都没有,此时设备的报警声预示着死亡,音乐变得平静祥和。在影片62分47秒处,决定放弃生命的瑞恩听到臆想中科奥斯基中尉敲打窗门的声音,当科奥斯基中尉进入仓内,声音消失了,期间大概有35秒的静默,静默后声音恢复,仿佛一切又有了生的希望。正是这种戏剧性的发展,这种有声与无声的处理把我们导向了故事的转折点,促使实际空间、动机以及情绪发生变化,让人物和情节往新的方向发展。正如谢昂在《听觉-幻觉》中所说:“‘无声’永远是相对的,与电影本身的上下文中听到声音有关。”声音设计师运用有声与无声的对比,诠释了“生”与“死”,用戏剧性的效果为观众展现出来一场精彩的太空历险记。
随着录音技术的成熟,影片中的声音有物体的声音、动作的声音、环境的声音、情绪的声音,还有过场声,不断叠加和堆砌声音的方法一直被运用和完善。然而,声音的表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真正好的声音设计是精致的,它能让一点点声音变得很大声,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事实上生活中没有彻底的万籁无声,“静”是一个相对概念,正如南北朝王籍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它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静默在电影中也是如此的方法演绎,当现实环境变得空寂无声,人物的细微动作、环境中的细小声响反而会表现得更加强烈,会更容易触动人的心弦。影片在“寂静”的音调和节奏中我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更容易让我们的大脑记住这种听觉上的反差。《寂静之地》就是一部将“静”运用得非常好的电影。影片的故事背景是一群看不见的外星生物,靠声波来发现并杀害人类,所以人类必须保持静寂无声;影片围绕聋哑小女孩及她的家人展开,影片中的角色们没有一句话是说出来的,家人通过手语互相沟通。虽然没有对话,但也有少量的音乐和拟音,包括观众听到角色身体的小变化,或者脚踏在地面上的轻微脚步声。但这部电影主要体现的是纯粹的沉默,不仅仅是在开场这一幕,而是贯穿整部电影。整部影片采用一种与标准声音制作方法截然相反的方法来完成,这部影片给观众展示了各种不同的静,包括完全的无声。因此,影片中在柔软的沙地中赤脚行走没问题,但不可以尖叫。在广角镜头中,人们根本不会有任何脚步声。如果你能从远处听到,他们会死的。这是电影的整个逻辑或者立场。拍特写镜头时,你就能听到那些精巧细微的声音。整部影片的叙事实际上是围绕着声音和安静,整个影片采用有限的音乐,甚至有时不使用音乐。导演努力为观众营造出一种静默的环境,引起人们心理的不安与戒备。通过声音设计可以强调在保持安静和屏幕四个边缘外被无限放大的恐惧之间的矛盾。
从某种意义上讲,声音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而观众却不一定会意识到这一点。它可以起到潜意识地操纵和强调的作用。因此,这对于恐怖电影来说是非常强大的,人们可以利用声音的无形之手创造这种类似被操控似的体验。好的声音是让观众有更多的机会将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上的事物,或者那些甚至可能不能被看到的事物。好的声音需要设计,如果声音不经过设计,只用于讲话,放送音乐或者模仿各种声音,这种堆砌的方式就算技术上很完美,也只是一种复制的方式而已。在影视艺术中好的声音设计是让人产生想象和联想,能让有形的画面延伸到无形的画面外。例如,朱塞佩·托纳多雷导演的电影《海上钢琴师》,当1900与爵士乐大师斗琴结束时世界瞬间安静了,安静之后是潮水般的掌声与欢呼声,此时的“静默”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张力,声音设计师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了复杂的情感状态。因此,消音或减音技艺虽然是一种简单的制作方式,但运用恰当确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电影声音发展至今早已不仅仅只是还原环境声响的工具,而是用来表达人物感情、精神状态、主观感受的,能传达出导演内心想法与精神内核的重要因素。当然,有声电影中没有绝对的无声,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过巧妙的设计被制造出不同的意义。有声电影可以用有声的方式讲故事,也可以用无声的方式讲故事,两者相辅相成,“静默”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变现技巧,它可以起到强调作用。例如,由詹姆斯·L·布鲁克斯导演,1997年上映的《尽善尽美》中,杰克·尼克尔松在餐馆中向海伦·亨特表白时,餐馆里食客低声交谈的声音、餐具碰撞等声音都消失了,形成一种真空状态,此时两个人完全沉浸在他们的情绪当中,当场面的张力消失后,餐馆的声音又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在声音环绕的环境中,声音的突然消失无疑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无声的表演无疑是电影艺术中一种富于戏剧性变化的声音表情语言,值得人们去研究与探讨。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是调动和运用各种艺术元素和艺术手段,传达人生感受的艺术。影视艺术中的声音包括人声、音响、音乐三要素,并通过三要素的相互作用来体现声音的美学。声音取之于生活,要加强对声音的认识,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平日多积累。这样的声音用于影视艺术的表现中,才更真实。要突破就声音论声音局限,把影视艺术中的声音与影视创作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用专业眼光欣赏影视作品,为独立创作音乐短片、影视作品打下基础。减少声音的堆砌,真正好的声音艺术是恰到好处,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