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祯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
由于《玉篇》成书年代与《说文解字》接近,再加上《玉篇》是在《说文解字》体例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楷书字典,所以两部字书经常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玉篇》在《说文》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编排上是以义聚类,每字之下用反切标注了读音,相比于《说文解字》更注重释义而非解形,还注意到了一字多义的现象,有些字头下还举了文献用例。《玉篇》共收录16917字,比《说文解字》多出7500多字,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日常使用的汉字数量增多,字典会收录许多新增字,因此对比两部字书有很重要的价值。
从现有资料来看,目前学界对《玉篇》和《说文解字》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比较两书对某一部首字的释义、比较编排体例、比较收录的异体字、比较新增字、比较两书读音变化和部首增删情况。比较两书对某一部首字的释义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以朱树英的“以日部为例比较《玉篇》和《说文解字》”和张涵潇的“《说文解字》与《玉篇》囗部字的释义比较”为代表,《说文》与《玉篇》的对比研究多集中在字形、读音、释义等方面,而对某部首所收字的研究较少。
歺部位于《说文解字》第四卷下,共收字38个,有重文6个;位于《玉篇》第十一卷,共收字107个,有重文9个。综合知网和读秀查询结果看,对歺部研究的单篇论文很少,只有两篇,其它散见于学位论文和专书当中。孙婉敬的“《说文解字》歺部字研究”主要从构形方式、字义分类和文化阐释三个角度入手分析歺部所收字。门艺“《说文》《玉篇》歺部字意义分析与比较”则对两书歺部字的释义方式和释义分类进行了比较,本论文就受到了门艺论文的启发。
综上所述,《玉篇》和《说文解字》的比较研究成果丰富,为笔者写论文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两部字书在收字比较研究方面稍显薄弱,目前学界对歺部字的关注也不够,所以笔者希望通过对《说文解字》和《玉篇》歺部收字情况的比较来丰富相关领域的理论,获得一些新的认识和体悟。
表1 历代字书歺部收字情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医药理论进入一个系统的阶段。朝代更迭频繁,战乱未平息,自然灾害又频起,战乱、饥荒、疾病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人们对生存和安全的需求极为迫切,他们关注身体健康,强烈的求生欲使得这个时期医学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战乱为医药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病例,再加上北魏政府的重视,建立了第一个面向基层的政府性医疗机构“别坊”,这些因素都推动了南北朝时期医学的发展,《本草经集注》《药方》《脉经》等医学著作蜂拥而出,《隋书·经籍志》中有许多关于医学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明确了诊断疾病的方法和各种疾病的症状,还规范了疾病的定名,因此《玉篇》中歺部下收录了大量的关于疾病的字也就不足为奇了,反映出了魏晋南北朝医学的发展。
孝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蔚然成风,丧礼制度成为社会新风尚,统治者以孝治天下,用厚葬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孝顺,为天下人做表率。其中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活人陪葬,殉葬制度在汉朝一度被抵制,因为秦朝的暴政统治,修建皇陵,再加上秦末战乱不断,人口数量骤减,为了稳定民心维护统治地位,于是统治者便废除了这种活殉的陋俗,但到了南北朝时期因为推行孝道,加上佛教“生死轮回”的生死观的影响,人们认为在人世间生命走到了尽头意味着在另一个世界开始了新生,墓地便是沟通两个世界的桥梁,所以人在下葬时必须带上生前心爱的东西,那么在另一世中你也会拥有,心爱的东西也就包括人,所以“殉”就作为新用字被收录在《玉篇》歺部下。“殓”是南北朝一个重要的丧葬程序,有“小殓”“大殓”之别,前者指为死者穿衣,后者指将尸体入棺,可见南北朝时期的下葬礼仪在汉代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