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

2021-11-13 17:45王旭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7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课文情感

王旭

在教学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实现知识积累与运用能力之间的转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綜合素养、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将书本中的知识积累转化为生活中的能力应用

教学中讲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想要将书本中的知识积累转化为生活中的能力应用,要联系实际生活从多方面入手:

1.将教学中的情感目标转化为生活中的价值情感体会

以语文一年级教材为例,从价值情感到知识能力都是最基础的阶段,课文的编排也是从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到感受大自然之美等内容,所以我更注重通过语文课堂进行情感渗透,然后把情感体验转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在学习课文的时候,除了学习课文中所要表达的热爱校园、认真学习、相互帮助的情感目标外,让学生认真思考自己有没有遇到过同样的情况,你在学校有什么感觉?如果窗外有声音,你能不能做到不受干扰呢?如果班级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先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还是告老师呢?学生对这些问题非常感兴趣,虽然他们现在还很小,过高过大的价值情感体验他们还没有,但是简单的情感观念还是有的,他们也乐于表达自己,很喜欢把自己在生活中的那些小小体验和心得进行分享,这样就达到了一个德育渗透和情感教育的目的。

2.把教学中的知识能力目标转化到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去

例如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第二单元是景色描写的小短文,《秋天到了》、《风姑娘送信》描写的是秋冬季节的景色,非常的生动易懂,具有美感。不同季节的美感体验,对学生而言不难,孩子们能直观地感受季节的变化和交替。在讲解课文的时候,除了教授孩子们感受季节之美,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去细心地观察和体验生活。在学过新课之后,可以给学生留一个小任务,让同学们去观察下我们周围的秋色美景,看看与课文比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个实践作业就把学生引领到了生活实际中去,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观察,这样以后学生进行写作的话也多了一项观察的本领。

3.把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学以致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只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有价值的,否则的话就是一句空话。一年级的学生,目前涉及最多的就是熟练地进行拼读和拼写及字词的积累,在尽心字词讲解的时候,在生字组词上我尽量挑选常见词,让学生学会了之后可以熟练地运用,让他明白原来自己的所学用处很大,很有用,并不是只在书本中存在,而是实实在在地在生活中用得上。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段制定转化的目标和方向,既能达到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又能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能力需要。

(二)在教学中因材施教,面向每一个学生

在开展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施行因材施教,让所有孩子都学有所获。

1. 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认真观察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从中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我们善于对学生出现的状况提出“为什么?”要有耐心去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从而分析出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一年级的生字教学中,我通常会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书写,主要是为了达到书写规范和笔顺正确的目的。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有个同学总是写不完,即使是很少的随堂练习也不行。于是再进行书写的时候我就站在她的身边,结果发现她其实是能完成的,她并不是能力弱,而是贪玩,一旦让自主完成,就会有小动作。知道原因后,每次进行练习时,就多关注她,这样不自觉的她就会认真些了。

2.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各有所得

教学材料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学校在以往的教学中曾提出过分层教学,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是所有学生都能有收获。它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客观规律。然而我们的分层并不是将学生人为地分等,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身心发展。所谓分层,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结合训练题进行分层训练

“语言教学训练应体现层次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在进行习题训练的时候,可以对习题进行层次划分,然后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从而得到锻炼。

比如用“游戏”写句子,设计为:

___________________在游戏。(补充人物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在游戏。(要写出地点和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游戏写一句话)

(2)同一层次的训练题,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价

在出现同一层次的训练题时,也可以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不是答案标准进行评价。这种鼓励性评价是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对成功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课文朗读训练中,学生的差异表现很大,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我会提出脱离拼音,带有感情等高要求。对一些拼读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会放低一些。

3.尊重孩子的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散发光芒

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要有弹性、有张力,不能过于死板。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去放大它,让它的光芒去鼓舞孩子不断进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切实地教给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扎实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要注重因材施教,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让学生可以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原则体系.

[2]《新课程改革》.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课文情感
情感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台上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