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江苏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2021-11-13 09:39钱文华
唯实 2021年10期
关键词:江苏数字经济

钱文华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的目标。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江苏应乘势而上,积极布局数字经济发展,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一、江苏数字经济所取得的发展成效

数字经济规模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江苏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2019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29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总量仅次于广东位居全国第二。《中国区域与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2019年,江苏区域数字经济竞争力指数81.83,位列全国第四。在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排行榜》上,江苏13个地级市全部入围。

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主要指标全国领先,工业互聯网建设发展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全省“光网城市”已全面建成,累计建成5G基站7.1万座,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超过25万架(位居全国前列),IPv6规模部署成效明显,省内电信运营企业IDC机房已全部完成IPv6升级改造。

数字产业发展具有坚实的平台支撑。全省纳入统计的软件企业数量达6225家,软件企业数量长期居于全国榜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由2015年的7062亿元增至2020年的1.08万亿元,规模始终保持在全国前三的位置。物联网业务收入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大数据产业整体水平位列全国第三,无锡、南京、苏州三市入选2021年中国大陆城市集成电路竞争力前10强。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61.4,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一。创建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95家、“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11家。累计培育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服务领军机构1165家,国家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占全国比例达到18%。建成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9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95个(示范企业205家),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二、江苏发展数字经济的短板与不足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滞后。近年来,江苏省先后发布了《智慧江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江苏省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关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息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江苏省区块链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于2020年10月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为江苏数字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已被列入省级重点专项规划。但从全国情况看,贵州省早在2017年就发布了全国首部省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五年全国第一;广东省2018年出台了《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年)》,推动数字经济持续高位运行;浙江省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并出台了《浙江省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政策性文件。相比较而言,江苏数字经济顶层设计较为滞后,与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

区域发展和产业分布不平衡。从区域发展看,省内数字企业主要集中于苏南地区,数据中心基架总数超过60%都分布在南京、无锡和苏州三市。2019年,全省各设区市数字经济平均指数为17.15,除镇江略低于全省平均值外,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均大幅高于全省平均值。而苏北五市数字经济平均指数为14.07,发展最好的徐州也仅为14.51。从产业分布看,江苏数字经济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传统优势产业,其他领域则占比较少。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5—2018年,全省共培育智能车间728家(分属26个行业),其中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三大行业占比50.1%。

缺少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一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全省虽然拥有6700多家大数据企业,但缺少像华为、阿里那样的引领型科技企业,本土企业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二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度不高。江苏中小企业数量虽多,但新技术应用不够广泛。数字技术企业缺乏面向行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科技服务中介小、散、弱,导致产业链衔接不畅。三是国际化水平不高。在国际化运营方面,江苏数字经济市场国际业务比重低,缺乏有全球影响力的产品、服务和业态。在平台建设方面,江苏自主打造的数字经济国际品牌活动影响力不够、可视化成果不足。浙江2017年成功举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并发布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河北自2019年起推出了全国唯一以数字经济冠名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江苏的数字经济国际平台主要包括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但特色不够明显、影响力也有待提高。

数字经济人才面临结构性短缺。一是人才结构矛盾突出。数字经济人才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如无锡、常州、苏州传统制造业的融合性数字经济人才占比均超过40%,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人才缺口较大。二是数字经济人才流失严重。从国内数字经济人才流动情况看,南京、无锡、常州人才流入流出比分别为0.63、0.77、0.58。相比于长三角地区1.35的平均值,江苏数字经济人才流失比重较高。从国际及港澳台数字经济人才流动情况看,南京是长三角地区国际及港澳台人才流入流出比最小的城市,对国际化数字经济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三是数字经济人才竞争力不强。全省数字经济人才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科层面,数字经济人才在高等级职位上占比较低,缺少既有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理论知识又熟悉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复合型人才。

三、促进江苏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建议尽快出台《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同时制定新基建、大数据、软件产业、信息化、两化融合等数字经济领域专项规划,为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二是重视制度保障。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建设权属清晰、灵活反应、兼容与可持续的江苏数字经济法治体系。应加快数字经济地方立法工作进度,争取《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早日落地实施。打造“不见面审批”金字招牌,打破政府系统内部的“数据孤岛”和“数据烟囱”,深化数字经济领域“放管服”改革,主动公开非涉密数据为大数据的商业化应用提供更多机会。三是坚持标准先行。按照“需求导向、共性先例、急用先行”的原则,以自贸区建设为突破口,在数字贸易和投资规则、政府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制定数据确权、跨境传输、采集共享等共建共性标准。遵循“从区域到全球、从边缘到中心”的渐进式参与原则,增强江苏参与数字经济国际规则制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数字经济的治理权力、边界设定、议事规则、安全配置等核心问题上提出核心主张。

优化布局结构,引导数字经济产业均衡发展。一是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2019年,发达国家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1.3%。其中,德国、英国、美国三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排名前三,占比分别为63.4%、62.3%、61%,而江苏目前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仅为40%。二是全领域推进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构建一、二、三产业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数字经济的新生态,让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外贸、金融、政府公共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惠及社会再生产的消费、生产、分配、流通各个环节。三是要重视数字产业一体化布局。科学布局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彻底打破苏南、苏中、苏北三大板块的地理分界,积极探索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发展新路子,借助全省高铁网、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顺势发展苏中、苏北数字经济。

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将新基建计划纳入本地发展重点,抢抓当前国家、省关于新基建项目在资金、税务、用地、审批等方面的政策窗口期,全力推进江苏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物联网、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基建项目建设。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长三角枢纽节点,在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离岸数据中心试点,支持长江以北地区因地制宜建设绿色、高能效大数据中心。二是发挥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作用。加强对央企开展新基建的支持力度,推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等运营商的新基建建设资源向江苏倾斜。加强与华为、腾讯等全国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保持与苏宁、华云数据、帆软软件、浪潮卓数等本土龙头企业密切协作,前瞻性研究布局6G和低轨道卫星通信。在5G网络、数据中心等具有战略全局意义的项目建设中,要适度超前、抢抓先机,争取更多项目尽快落地见效。三是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打通和拓宽民间投资进入新基建领域的渠道,加强新基建知识科学普及,引导社区居民放心接纳5G基站进小区并在选址、用电等方面给予支持,协调解决新基建项目“建不成、建不快、建不强”等问题。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动能。一是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组织重点高校、龙头企业共同打造数字经济创新联合体,调动全社会力量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孵化、新业态培育。通过“揭榜挂帅、众包众筹”等创新机制,不断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二是以打造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产业集群为目标,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围绕物联网、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重点产业链做强长板、补齐短板,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对接配套、重大项目跟踪服务、骨干龙头企业培育。围绕工业软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链,加快构建自主创新软件产品体系,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用协同先导区。实施“大数据+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深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创新及应用。三是释放数字经济乘数效应,强化平台载体建设。聚焦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全面开展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加快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数字产业发展引领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数字技术应用先导区以及数字经济制度创新策源地。

深化国际合作,打造面向世界的数字经济新高地。一是加快“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深化江苏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大数据、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合作,借鉴广西建设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经验,探索建立江苏主導的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园区。二是优化数字产业国际合作布局。充分利用江苏与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348对国际友好城市的外事资源优势,深化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在数字技术研发、标准制定、行业应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互动,推动江苏数字经济广泛嵌入区域分工协作链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三是强化高端人才国际化合作。精心策划组织大型品牌外事活动,搭建数字经济全球重要会展和高端对话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挖掘数字经济核心高端人才,形成数字经济主要技术领域的人才圈层,提升推动江苏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39期省管干部进修班学员,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江苏数字经济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图说江苏制造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