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2021-11-13 09:39孙虎
唯实 2021年10期
关键词:干部时代政治

孙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阐述伟大建党精神,号召全党同志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伟大建党精神既是旗帜方向,又是奋进力量,对于组织部门而言,践行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从中汲取营养、砥砺斗志,坚实走好新时代组织工作的“赶考路”。

坚持真理、坚守思想,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基固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百年来,党的组织建设与党的创立相伴而生,与党的发展同向而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者,也都担任过中央组织部部长,是党的组织工作的实践者、建设者。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中国共产党把具有共同政治理想的人们组织在一起,用党的组织实现思想、意志和行动的统一,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述,鞭辟入里地道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奋斗目标与真理之间的内在逻辑。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和发展,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

走好新时代组织工作的“赶考路”,就是要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练就周恩来入党时曾言的“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的政治定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定向领航。一是当好带头者。发挥组织部门带头作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人才扎扎实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特别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学习毛泽东思想等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重要成果,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既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又知其所以必然,坚持不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补钙壮骨、凝神聚气。二是当好组织者。用好恩来干部学院、党校等党性教育主阵地,持续深化“名师名课名品”工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体班必修课。整合周恩来纪念地、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等红色场馆资源,与时俱进地融入更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元素,不断放大出新的历史价值。三是当好推进者。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提拔干部、新招录公务员、新发展党员、新引进人才的“第一必修课”,采取集中培训、谈心谈话、在线学习、理论测试等多种方式,确保新提拔干部在思想上先提升、新招录公务员在思想上先进岗、新党员在思想上先入党、新引进人才在思想上先到位。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义不容辞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党的政治路線服务”政治责任扛牢抓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一代代组工人聚焦党的伟业、时代使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人才三支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一系列伟大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为实现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适应建立东北等根据地的需要,彭真率领中央组织部同志开展大规模干部调配工作;为适应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组织部指导全国组织部门从党政机关抽调大批干部转入企业……与时俱进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指哪打哪”成了组织工作的鲜明特质。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担当。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要坚持把政策和策略视为组织工作的生命,推动党员、干部、人才三支队伍向中心对标,向大局聚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是提高谋划工作的政治站位。积极应对组织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发生的深刻变化,常思“国之大者”,始终站在党委全局、群众立场上想问题、谋思路、定举措。坚定不移推进党的组织贯通各层级、覆盖各领域,积极探索抓党建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经济发展特色路径,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集中换届为契机,大力选育政治过硬、创新实干、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能扛硬活打硬仗的优秀干部,锻造敢于担当的“铁肩膀”。透过“卡脖子”的技术和人才等新情况新问题,以更加开阔的视野,采取校企合作、“人才飞地”等措施,前瞻性地谋划、推进“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工作,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二是提升推进工作的专业本领。积极应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挑战,着力培养组工干部“过硬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在各自岗位上深化对组织工作这门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成为复合型的行家里手。坚持“人在事上练”,把党员干部和优秀人才推向工作第一线、发展最前沿,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干部队伍建设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三是优化落实工作的机制流程。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为契机,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突出“过程管控、精准施策”,对组织领导、指导推动、督导问责、总结推广等进行全流程设计,及时发现和解决中梗阻问题,对“谁来干”“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进一步量化评价,实现工作落实高质量。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一以贯之将“公道正派”“甘为人梯”等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靠的是“英勇顽强的奋斗”。与此同时,党的组织工作战线涌现出的张鼎丞、曾志、帅孟奇、王彦生、杨汉军等一大批优秀组工干部,把“公道正派”“甘为人梯”“拼搏奉献”等坚持成了优良传统、部史部风,让人感觉“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不已,泪流满面”。邓小平曾经要求,管干部的干部,要很公道、很正派、不信邪、不怕得罪人。时任中央局组织部部长的任弼时,对坚持王明错误路线的人在中央苏区推行“左”的政策进行坚决斗争,当张爱萍被诬陷为敌特分子时,他提出对这样重大的案件“不能重口供,要重调查”;证明张爱萍无辜后,他又在组织部门会议上严肃批评对同志不负责任的行为,在坚决斗争的组织史上被世人铭记。

组织部门在和平年代“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赓续新四军刘老庄连“战斗到最后一人”的红色血脉,敢啃“硬骨头”,敢接“烫山芋”,有一种只问是非、不计得失的气节,敢于为好干部说公道话,让好干部真正受尊重、受重用。一是坚守“公道正派”。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鞭策相结合,前移容错纠错关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促进“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优化考核内容,精减考核指标,减轻考核负担,对考核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加大奖励和表彰力度,在干部培养使用、职级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未履职尽责、考核靠后的干部,亮出“黄牌”,畅通“让”和“下”的渠道,以实际行动让干部群众感受到组织上的公道、公平、公正。二是坚持“直面问题”。以党的组织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增强“月晕出风、础润知雨”的问题敏锐性,善于通过“铁脚板”和“大数据”发现组织工作中的痛点堵点,把城乡融合背景下党建如何引领基层治理、干部制度执行力和现代化治理能力还需提升、产业人才支撑力亟须加强、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等新生问题,作为深化组织工作的着力点、突破口,下大功夫研究,下大气力破解,以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有效破解,推动组织工作在攻坚克难中创新发展。三是坚强“优良作风”。薪火相继组织部门的“政治坚定、服务大局,公道正派、任人唯贤,情系群众、三个‘之家,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严谨细致、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等优良传统,传承好优秀组工人身上的宝贵精神品质,以“大我”的姿态、“忘我”的劲头、“无我”的情怀,不为人情关系所缚,不为歪风邪气所扰,不为个人得失所困,不断擦亮“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组工品牌。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敬终如始以过硬品质和为民情怀书写好组织工作时代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一百年来,党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确保在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组织部门因党而生、为党而兴,模范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着力建好“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在平反冤假错案期间,中央组织部起用十余名老干部,成立接谈组。接谈组的同志日夜操劳接待了大批受迫害的领导干部。来访的同志说:“到了中央组织部,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见到了久别的亲人。”1980年至1985年,中央组织部在全国各地组织选调了近1.3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这项工作暂时停顿下来。尉健行始终关注这些选调生,他强调说:“要坚决防止某些同志产生误解,以为今后不再选调大学生了,就对选调的也可以草草收场,处理了事,这是我们需要十分注意的。我们的方针是,负责到底,积极地把一万三千人培养成才。”体现了组工人的高尚情怀和价值追求。

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同时,还要像“把邮件视作自己的生命,将渔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的“大湖鸿雁”唐真亚、“甘当服务群众孺子牛,退休不褪色、离职不离岗”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银江那样,始终做到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对党忠诚与对人民负责的高度统一。一是让组织“放心”。争做“国之大者”,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在政治站位上更加旗帜鲜明讲政治,干部教育突出政治意识,让思想教育既直抵人心、又绵绵浸润;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让政治上有问题的人既精准识别出来、又坚决挡在门外;基层党建突出政治功能,让基层党组织既切实发挥政治领导和政治保障作用、又做到群众满意;人才工作突出政治引领,让广大人才既强化政治认同和政治吸纳、又不断激发出创新创造活力。二是让三支队伍“舒心”。坚持开门办部,精心打造新时代有尺度、有温度、有亮度的“三个之家”。建好“党员之家”,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始终信任、依靠和爱护党员,突出基层一线和重点对象,为党员排忧解难,让党员在履行义务、行使权利中既有付出又感到温暖。建好“干部之家”,坚持走出去、走下去,变“人来谈”为“我去听”,抓住关键素质、个性特征精准画像,科学评价班子运行质态和干部现实表现,统筹使用职数资源,落实好公务员及时奖励制度,提振各级干部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建好“人才之家”,不断更新、充实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系列政策,用事业、情感和待遇来引人,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生态。三是让广大群眾“开心”。在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中,推广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三网”融合、智慧治理、文化浸润等好经验好做法,优化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积极引入社会义工组织,为群众提供议事恳谈、教育培训、托幼养老、文体活动等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有求必应、有诉必回、有疑必解、有难必帮”的服务新模式,把难办的事办成、能办的事办好、必办的事办出彩,推动村居党建、治理效能、人居环境、精神文明全方位提升。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刘景昌

猜你喜欢
干部时代政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政治法律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