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萍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发展,人们对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视。如何有效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就显得迫在眉睫。纵观我国的英语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英语答题能力,忽略了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在此背景下,英语课本剧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则是改变英语教学枯燥性的重要途径之一。英语课本剧就是教师基于课本延展出的一个全新的剧本,将课程内容融入短剧之中,通过表演的方式对教材进行形象直观的阐述,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段 英语教学 课本剧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在保证学生对英语课程产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有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交流能力。而课本剧的运用,既可以帮助学生达成既定的英语目标,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英语。学生在剧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弥补当前英语整体环境不佳的不足。这既锻炼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实践表明,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适时演出课本剧深受学生欢迎。
一、“课本剧”的定义及优势
(一)“课本剧”的定义
“课本剧”顾名思义就是以课本为基础改编的剧本,通过将教材中的内容改编为富有戏剧性的剧本,以老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从而服务于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英语是令很多学生比较头疼的科目,语言习惯、地域文化的差异都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不管是语文还是英语等语言学科,都很难单独展开教学,都需要有相符的情景来代入学习。角色扮演是情景教学常用模式,学生通过扮演某个角色设身处地地感悟整个故事情节,便于理解真实内容。
小学英语课本剧是在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实际基础上,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教师改编后的课文进行合作排演,并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它用英语来对教材中的故事进行展示,包含角色扮演、小品、短剧等多种形式。
(二)课本剧的优势
课本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学以致用,将学习到的内容有效地应用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二是学生在合作中与同伴分享英语知识,通过排练增强其自信心;三是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使学生能直观掌握相关差异点。
二、“课本剧”在小学高年级段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是基础,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因此在小学阶段学习英语要将激发学生兴趣放在首位,而课本剧的表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从羞于开口说英语,到熟练掌握日常交际用语。
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对熟练运用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在小学基础阶段开始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英语学习,并能够积极参与到英语应用和交际中,这将会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学生角度而言,课本剧比传统的词句讲解更加有趣,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并掌握一定的知识。在对话交流中掌握基础的应用词汇,提升表达能力,在特定情形中表演特定情节并完成语言交际,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更好的认知方式。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改编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本改编成不同的剧本,供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人物,并积极地参与到表演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
(二)提升学生英语运用能力
学习英语最直接的目标就是掌握基础的交际能力,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仅仅依靠课本来掌握一定的词汇与语句。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降低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知识,造成了听写能力比较强但读与说能力较弱的现象。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学习英语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较高分数,更多的是熟练掌握该语言,并在今后的生活中熟练应用。在课本剧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某个情境中不断练习,是掌握英语交际能力的良好方式之一。
(三)补充英语教材中的不足
英语教材经过多次改版,在字词、语句和单元的编排上,都以学生为基础,但是教材内容较为简单,教师以此为基础创设的课本剧表演则是对教材的一种补充。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利用教材等课内外资源创设的课本剧表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一个完整的课本剧表演,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不断排练课本剧的过程中,弥补写作能力的不足。在教材的基础上扩充词汇量,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四)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不成熟,如果在此阶段一味要求成绩,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会消减他们的学习热情。而英语课本剧的排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途径。课本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弥补原有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表达与合作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内掌握应有的知识。
三、小学高年级段英语课本剧应用途径
(一)打造特色型的英语教师群体
在英语课本劇的编写与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整体素养直接影响最终结果。因此为保证英语课本剧的最终质量,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学校也需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英语教师群体,从而满足课本剧实施需求。学校在招聘英语教师时,要慎重考虑教师自身的水平,选择更高层次的教师,搭建良好的人才结构。同时也要针对新教师以及熟练型教师进行分层培养,督促其不断成长。通过定期的培训与教研活动,有效提高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英语课本剧的推进离不开独具特色的英语教师群体,因此需要保证整个英语教师群体的专业素养,鼓励教师自主编写校本课程,保证课本剧实施效果。
(二)形成有特色的英语剧校本课程
一般来说,英语课本剧分为课程补充与课程扩展两类。因此在英语校本课程研发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以及教材内容形成独具特色的课本剧。同时课本剧的设置也分低中高年级段,对于中高年级段则要求会改编一些经典的儿童剧,改编内容包括国外的动画、国内的经典故事。在这过程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欣赏英语戏剧,之后练习人物对白,在熟练掌握故事情节和对话内容后再进行合作排练。最后可通过汇报演出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成就感。
四、结语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不管是新课改还是新课标,抑或是新教材,都强调创新与改革,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经过教师改编后的课本剧要紧贴教材与实际生活,学生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与身边的同学进行积极的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师生关系较为融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意识,同时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从而达到综合运用英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丽娟.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课本剧教学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11):191-192.
[2]胡静.情境教学——英语课本剧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2018(37):117-118.
[3]姬润苗,沈旭.小学高年级开展语文课本剧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小学高年级学生课本剧编写浅探[J].新课程(上),2019,23(2):34-35.
[4]沈雪梅.英语课本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上),2019(7):105-106.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