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因缘》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2021-11-13 20:31马贝
青年文学家 2021年30期
关键词:因缘张恨水父权

马贝

女性主义在近些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我国男尊女卑的意识在当代社会仍有一些遗留。加强女性主义,倡导男女平等,运用文学作品进行类比,可以更好地将女性受到的伤害展现在人们面前,激发人们的共鸣。本文将借用作家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从中找出女性主义的发展方向,并通过读者审美,从多角度思考中国女性的命运。

当今时代,女性的地位已经获得了提升,我国男女平等的教育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但是在一些地區以及领域,女性权益仍未获得全部保障,而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宣传,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张恨水作为一名优秀的当代作家,在《啼笑因缘》中利用深厚的文笔功力为我们展现了女性地位的发展,激发了人们的心灵共鸣。

一、从沈凤喜角度看张恨水的审美价值判断

数千年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女性总是相对弱势的群体,即使在自由平等的今天,这种现象仍然在一些地区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女性主义。因此,很多文学作品,都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批评,如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简·爱》。而在我国作家张恨水创作的《啼笑因缘》一书中,沈凤喜的喜乐悲欢也让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她天生丽质,美艳动人,第一次出场就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文中形容她:“有一种清媚态度,可以引动看的人。”并且这个女孩非常聪明,富有心计且唱得一手好大鼓。当她第一次见到樊家树,心里马上就为自己做好了打算。其实,如果从沈凤喜的角度,她的思想情有可原,毕竟作为社会底层出身的女子,却拥有着光鲜亮丽的外表以及洞察人心的智慧,当遇到一个可以摆脱原本生活的机会时,自然而然地想要全力抓住。而正是这样的想法造成了日后的悲剧。其从出生就对美好心存向往,但是身份、地位的缘故,很多东西都是求而不得。而当她见到男主人公樊家树时,这种欲望更加强烈。樊家树家世显赫、学业有成,是当时有名的青年才俊,沈凤喜见他第一面时就已经沉沦到了他温柔的眼神中。并且樊家树心地善良,对沈凤喜一心一意,花钱帮助她上学读书,此时樊家树就是沈凤喜心中的白月光。但是当更有钱还有势力的军阀刘德柱出现时,二人的生活被打破。此时很多读者都会觉得沈凤喜绝情寡义、爱慕虚荣,但是这背后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如果沈凤喜自小家境殷实,如果她没有承受过多的底层屈辱,她也会安安分分、勤勤恳恳地与樊家树走到最后。其实,沈凤喜对樊家树的感情是复杂的,她感激樊家树也爱樊家树,是樊家树帮助她摆脱了从前的生活,在夜空中给了她一束光明。但是,当她处在不同的位置时,眼界逐渐开阔,已经不再满足于现状,悲剧就相继发生了。沈凤喜最后疯疯傻傻地走向更黑暗的深渊。从中,我们不仅需要看清楚表面,更需要从沈凤喜的经历看清楚时代背景下的女性主义,认识到造成沈凤喜悲剧的不仅是她的性格特点,最重要的是底层社会女性的无奈。

二、家庭父权的缺席

在《啼笑因缘》中,主要涉及了四个人的家庭环境,即关秀姑、何丽娜、沈凤喜以及樊家树,这四个人的家庭环境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缺少父权。对于樊家树来说,其居住在表兄家中,其表兄深受新潮思维的影响,思想比较开放。樊家树在这里可以不受那么多约束,生活比较轻松,因此樊家树养成了活泼开朗、善于言谈、助人的性格优点,如果樊家树从小在自己家的环境中生活,其必然会被一些规矩束缚,也不会获得那么多快乐。在沈凤喜的家庭中,其早年丧父,由母亲一手拉扯长大。虽然父亲去世,但她却有一个叔叔,在传统观念中,如果父亲离世,叔叔可以代为行使父亲的权利。但是这位叔叔一身缺点,见钱眼开,更遑论指望他去教导沈凤喜了,甚至为了钱,他竟然打起了沈凤喜的主意。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沈凤喜的内心、性格都发生了变化,她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油然加剧,想要趁早脱离苦海。何丽娜与沈凤喜容貌相似,但是人生际遇却大不相同。何丽娜父亲健在,且家境殷实,家庭给予了何丽娜充足的物质资源,按常理来说,何丽娜沦落不到父权缺席的境地。但是溺爱并非父权,其父亲对于何丽娜过于溺爱,只要是何丽娜想要的,其父亲必然竭尽所能去满足,这导致何丽娜的性格过于自主,缺乏教育。关秀姑的家庭从表面来看,缺乏的是母亲,但是关秀姑与父亲的关系更像出生入死的伙伴,古道热肠、行侠仗义,其父亲在关秀姑心中就像一个大侠,是她的信仰,父亲虽然不拘束女儿行为,但是却在默默守护,无时无刻不在暗中关照着女儿。这种形式的父女关系其实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相悖的。从这四个家庭中不难看出,父权也是影响女性的重要因素,父权如果过于强势,也会向男权转化,而父权如果缺失,会使女性对社会认知不清。作者巧妙地借助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对比,为我们展现了封建时期家庭专制对女性的伤害。

三、张恨水及其小说人物的双性共体

张恨水在其代表作《啼笑因缘》中,深刻表达了对女性主义的关怀,并为人们展示了“双性共体”这种超前的人物特质。在西方,对于女性主义的批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历经上百年,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并产生了许多派别。通过实践的演化,女性主义与其他理论逐渐融合发展,其中,部分学者提出了以下理论:人在发展过程中,将受到的遭遇进行整合,在男女之间寻求平衡,男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女人同样可以完成。在当时的西方学者看来,该理论可以有效解决妇女问题以及男女之间的两性问题。而将这一理论带到《啼笑因缘》中,符合特征的就是樊家树与关秀姑了。作为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樊家树对传统文化,如诗词曲赋、丝竹管弦等有一定程度的精通,但是其思想并不封建,其身上具有当时历史时代的新潮性,他懂得爱护、包容女性,并可以接受现代化的男女平等的思想,做事果断又不失风度,几乎全身上下都是优点。但是有时他也很软弱,需要靠着关秀姑渡过难关。同时他又非常善良,作为富家子弟,他不纨绔拙劣,反而同情弱小,并愿意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他的性格特点更接近于女性,而另一个文学作品中拥有如此人格的便是大名鼎鼎的《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贾宝玉曾经发出过“女人是水做的”感慨,二者对待女性,都以一种平等甚至倾慕的眼光去看待。而对于关秀姑来说,其形象更像一位女侠,她身怀绝技、侠骨柔肠,虽然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但是这更符合大侠的气质,并将侠气覆盖到了感情之中。在感情上,她不会选择利用手段去征服对方,反而想要成人之美。同时,她还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作出了很好的诠释,亲自设计,孤身犯险,将刘德柱绳之以法,每当读到此处,只觉大快人心、直呼过瘾。她的所作所为并不像一般女子,而是与男子中的豪杰颇有相似,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特质。这种形象往往在文学作品中以男人身份出现,因此,关秀姑也具有“双性共体”的特质。另外,关秀姑不仅有果决强大的内心,还拥有柔美靓丽的容颜,使人为之如痴如醉。

四、结论

张恨水所著的《啼笑因缘》一书中,作者通过樊家树、关秀姑、沈凤喜等角色,让人们清晰地看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部分女性深受其害,也有部分女性思想比较开明,不拘泥于传统观念,生动地反映了女性主义,为女性获得平等权益带来了帮助。

猜你喜欢
因缘张恨水父权
只一缘
“三个女人一台戏”之《啼笑因缘》
Uneker torolkitu xani tuuji《因缘品》中的密教元素
张恨水谈择妻:要找一个能了解我的
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因缘及其价值生成
论利维坦的父权路径
张恨水后期小说创作简论
李安家庭三部曲下的现代父亲形象
中国现代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
胡适的父权缺失与母权凸显——兼论中国传统女性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