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郭俐君
工作报道是党的主流媒体的“当家菜”,也是党媒彰显权威性、影响力的优势所在。由于工作报道通常涉及中心工作、会议和领导活动,因此容易写成领导讲话、工作总结的简单拼接或材料堆砌。如何避免工作报道出现形式单一、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等弊病?这要求新闻媒体正确认识工作报道的本质特点和目的要求,积极转变作风、改变文风,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多维辩证的思维去提取关键信息,通过精准鲜活的内容、沉稳得体的形式来提高工作报道的指导性和说服力。
一篇好的工作报道,必须具备实用性和吸引力,要宣传政策、树立导向,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新闻媒体的态度,体现党的形象。需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转变观念、转换视角,在主题提炼、采访写作、谋篇布局等方面准确判断和正确表现新闻价值,凸显价值。
选材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对记者功力的一大考量。一个长期关注新政策、新动向、新问题、新经验的记者,往往能从一个看似平常的会议中找到关键点、提炼主题,从最有深意的角度切入,而不是面面俱到,写成流水账。
工作报道往往需要贴近大局、解读政策、传达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类报道就要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正所谓以小见大,此类报道往往注重小切口,需要端正出发点,从公众视野取材,聚焦核心问题,挖掘基层群众关心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点,进行平等交流、深度挖掘,才能把文章写活、写出特色,才能用真情实感打动读者,使工作报道更加清新活泼。
获得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等奖的作品《武汉为困难户开辟六百空调纳凉点》,其信息就源自武汉市政府召集的一次研究高温应对之策的专题会。与其他记者只是简单传达政府指示精神和罗列惠民政策不同,记者从市长在会上的几句话敏锐捕捉到新闻点,当晚就追踪并走访了多处纳凉点开启的进展情况,写出了独家新闻。
工作报道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内容枯燥、可读性和指导性不强等,往往在于报道本身停留在表层内容,缺乏对实质内核的思考和挖掘。采用逆向思维、多元思维,分析事件的特殊性,找出内在规律性,才能触碰关键要义。
一篇源自会议的报道如果只拘泥于会议议程,仅仅告诉读者会议上发生了什么,传达了什么,而没有剖析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意义,那么这篇稿件的价值是不够的。一篇有厚度和力度的报道,需要紧扣时代脉搏,有思辨的光芒,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诠释,帮助读者触碰更多内核。
获首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的作品《钢铁国家队》,就是一个很好的标杆。当年,武钢走质量效益的独特发展模式受到国家关注,国家组织了多家新闻媒体走进武钢进行报道。与部分媒体仅仅停留在报道武钢是如何践行质量效益型道路不同,该文作者站在当时国家治理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思考,挖掘出武钢样本对于全国的意义所在,将主题上升到“国家队”的高度,立现高下。
一般情况下,工作报道所涉及的内容往往繁多且零散,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关键内容,整合核心信息,梳理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解读和诠释,也是对记者水平的一次考验。此外,在谋篇布局时,亦可以打破陈规、创新模式,比如打组合拳,对一些重大选题进行拆分,模块化、系列化推出相关报道等。
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年。在工信部的带领下,中国工业报记者和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等媒体的记者走进吉利、万向、中国商飞、沪东中华、南通中远海运川崎等公司进行深度调查。与其他媒体大多发表一篇综合稿件不同,中国工业报记者在梳理了详实的采访笔记后,从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国际竞合等角度出发,以《中国制造在改革开放中破茧成蝶》《中国制造在自主创新中厚积薄发》《中国制造在合作共赢中合奏华章》三篇文章为一组的系列报道,深入探寻中国制造企业改革创新、合作共赢中的点滴故事,管窥改革开放中中国制造曾经走过的路、正在和即将展开的宏伟蓝图,在诸多报道中脱颖而出。
缺乏可读性元素,是工作报道的通病之一。数据的枯燥堆砌、政策的简单重复、领导讲话的直接粘贴,这样的文章必定拒人千里。此外,一些工作报道要么套话废话过多,要么自说自话学术腔过重,要么喊口号,表现手法单一,把文章写成了八股文或者是文件汇编。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所谓内容决定形式,好的文章还需要辅之以得体的形式。比如说,采用纯静态的手法写作,容易陷入枯燥、呆板。加入动态的表现手法,就会新颖有趣得多,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工作报道也需要加入丰富的背景,引入鲜活的人物,推出适当的情节,进行精准的剖析。语言要有灵动、有张力,动静结合;行文多用短句,让“硬核”文章“轻巧”;要注重“点睛之笔”,挖掘本质内涵。
获得历届好新闻奖的记者,无一不是写作的高手。他们的文章风格不一,但都是驾驭文字、把控节奏的好手。他们善于用鲜活的文字、轻松的笔调行文,摈弃抽象笼统,推崇浅显易懂,以清新朴实的文风感染人;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性的具体案例,见人见事,通过情节推进去反映特定行业、领域共性的问题或经验,文章引人思考、发人深省。
在工作经验报道的写作中,记者容易陷入一种误区:过度追求高度,在提炼主题的过程中忽略了细节。
工作报道说到底,报道的依旧是人的活动。稿件中必须见人见事,注重场景描写,刻画细节,才能写出深入浅出、入脑入心的好报道。
2019年两会期间,国家释放出减税降费,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积极信号。这一内容成为两会期间媒体报道的热点话题。中国工业报上会记者第一时间切入主题,采访了几十家制造业企业的代表,在头版头条刊发了《一份来自春天的大礼》一文,获得了较好的反响。其中,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也为该文增色不少。
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骤然间被异常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吞没。全国人大代表、美的家用空调创新中心主任李金波愣了一下神,继而激动地跟着大家鼓起掌来。一秒钟前,惯于在听报告时认真记笔记的他,刚写下这么一行字: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
接下来第二段,也是推出一个鲜活的人物来说话。
“这是一份来自春天的大礼!”同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聆听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说,政府这次提出的减税降费,是放了一个大招,这将给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强劲的发展动能。
第三段,文章才从提炼主旨出发,点出了核心所在。
精准实在的减税降费,让制造业企业在早春三月感受到了浓浓暖意。这次减税,着眼“放水养鱼”,直击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既兼顾公平又突出效率,旨在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抉择,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释放增长新动能,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空间。
从细节描写出发,侧重场景,使人身临其境,增强了感染力,也让文章更加引人入胜。
日常报道中,工作报道有所突破很难,要出彩更难。选准主题聚焦核心,避免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注重挖掘本质,避免流于表面;把握好脉络,谋篇布局有新意,避免散乱无章;注意行文灵动,避免沉闷死板的八股文风;注重细节描写,突出现场感……这些都对提升工作报道的可读性、感染力、引导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