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从业者转型的心理分析
——以宁波市奉化区融媒体中心为例

2021-11-13 07:54何好斌
记者观察 2021年30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融合

文 何好斌

当前,县级媒体融合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体制改革、战略转型等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笔者发现新闻从业者存在失眠、焦虑、倦怠、抑郁等心理障碍症状,而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被认为是导致新闻从业者心理压力过大的重要诱因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调查,着眼新闻从业者心理障碍具体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索新闻从业者如何实现专业作为,更好地推动科技发展带来新闻业的转型改革。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受到较大的冲击,部分新闻人因为各种无奈离开了从事多年的新闻事业,多表现为心有不甘的消极心理。这些心理的存在和转变,有着特定的时代烙印和现实原因,非常值得反思和研究。

媒体融合时期新闻从业者的生存现状

在媒体内部也普遍存在对转型不适应的状况,特别是随着媒体融合步伐加快,新媒体技术持续发展让整个媒体行业都处在转型发展转型当中,给传统新闻从业者造成“转型期心理震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媒体融合时期利益重新分配,造成新闻从业者对价值追求的心理落差。当前,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读者快速流失、受众规模紧缩,公众在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方面首选新媒体,使得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广告收入出现“断崖式”下滑,随之而来的则是报纸版面缩减、电视节目压缩,内容供应能力下降。此外,由于县级媒体新闻从业者身份构成不同,一旦打破新闻从业者原来的考核方式,势必造成一定程度上利益分配不公平或不合理,从而导致个人对媒体融合的前景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长此以往就会打破新闻从业者对组织的乐观期待,进而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

媒体机构重组岗位频繁变动,造成新闻从业者对职业期待的心理焦虑。面对新媒体不断崛起的事实,县级媒体对自身的发展有些力不从心,缺少明确且长远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将大量的人力、财力集中投入到新媒体领域,以新媒体的渠道呈现传统媒体的内容,鲜有亮点出现;另一方面对内容生产投入不足,深度报道不断减少,降低了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能力和区域影响力。岗位人员的频繁变动造成队伍不稳定,影响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导致部分新闻从业者无所适从,长此以往会丧失对媒体融合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较大,造成新闻从业者对新闻理想的心理失衡。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入,传统媒体不再完全占据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的话语权优势,由权威性、专业性所构建的影响力格局也发生了改变。2016年一项针对我国大学生媒介信任问题的实证研究显示,受访者对网络媒介的信任( 42.7%)高于电视( 42.1%)、报纸( 39.3%)、杂志( 18.3%)、广播(12.5%)等传统媒体。

媒体地位受到影响,新闻从业者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和自身价值的认同,让他们对自身能否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竞争产生了焦虑,对媒体融合的未来产生了迷茫,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对新闻理想的追求。

媒体融合转型中新闻从业者的访谈案例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关键时期,媒体人承受着工作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本部分主要聚焦县级融媒体新闻从业者的案例,通过访谈他们的日常工作现状和心理动态,了解他们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中的原因。

案例一:孙记者,从事电视新闻记者6年,当前不管是部门还是身边的同事都比较迷茫,就连上级电视台的老师来讲课也不看好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景。

虽然大学读的不是新闻专业,毕业后依然选择进入新闻行业,主要是觉得记者这个职业社会认可度高,能够经常和老百姓打交道,多接触了解一线的社会现状,能够让自己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各方面能力提升更快,有着更高的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

新媒体时代,随着电视节目受众急速减少,特别是年轻人普遍选择了手机端等新媒体平台,电视新闻从业者社会地位低下,社会认可度日益降低。从机构层面来说,一是目前的一些部门负责人只会上传下达、照本宣科,对媒体融合事业缺乏新闻专业素养,缺乏明确的认知,缺乏起码的担当,对于整个部门的长远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二是部门考核制度不够合理,人员配置安排较为混乱,人浮于事的现象很多,直接导致大家工作积极性都不高。从个人层面而言,随着新闻栏目时间压缩,每个月都在努力完成考核任务,基本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新闻事业带来的满足感不强,成就感不高。

案例二:郝记者,从事新闻宣传工作8年,任职期间从事过电视新闻采写、专题节目制作、报纸版面编排等多项工作,认为媒体融合还是需要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来推进,制定明确的目标考核任务,通过体制机制优化人员配置,提升新闻从业者内容生产能力。

新闻专业出身,怀揣着崇高的新闻理想进入电视新闻行业,始终铭记老师在课堂所说的“新闻无学”,想着能够在新闻前线学习更多的实践知识,期望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最前沿的新闻传播理论,用知识武装头脑,展现新闻专业价值;不断提升新闻素养,更快更准判断新闻要领,用专业素养为民发声,回应民生关切;不断磨练拍摄技巧,全方位多角度提升传播效果,再现事实全貌。

当前一些县级媒体融合表现为形式大于内容,上级部门有政策要求,具体的落实却没有明确的标准,县级融媒体尽管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了挂牌、人员办公也整合在一起,但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依然各司其职,财政支出也是两套截然不同的标准;由于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的身份构成不同,媒体融合进程中机构设置需要权衡各方面利益,一些部门负责人统筹全局的能力不足或者只顾眼前既有的利益,遇到事情推诿扯皮,导致媒体融合步伐推进不快,政策难以真正落实;媒体融合事业推进速度缓慢,反映在新闻从业者身上则是职业前景不明朗,个人规划陷入迷茫,对新闻理想能否最终实现充满未知和焦虑。

案例三:王记者,从事新闻工作3年,期间经历过岗位和搭档的更迭,见证了媒体融合过程中栏目的消失,目前已经转到其他岗位。

从销售人员转变为新闻记者,不管是观念思路,还是日常处事的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营销工作一天到晚如陀螺般旋转不同,新闻记者则是在特定的时间产生头脑风暴:思考新闻背景、设计采访思路、进行素材收集,在截稿之前完成一系列的任务。采访任务比较多的时候忙得没日没夜,有时候则是一整天坐在办公室无所事事,休息的时候心也一直都悬着,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有任务。

媒体融合的进程中,部门方向和思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冲击和意外,是自己所在的民生新闻栏目突然从每天一档调整成周末新闻,新闻需求的急剧减少,意味着原来的考核任务全部被打乱,需要参与更多的新媒体供稿、小视频剪辑、电台连线等工作,才能完成每个月的考核;由于之前民生新闻没有专门的条线分配,每天需要自己去寻找素材,无形中需要增加更多的工作量;随着传统新闻行业影响力减弱,日常采访更多是为了填充栏目时间,一成不变的循规蹈矩让工作变得乏味,因此选择调换岗位寻求更有价值的人生追求。

综合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新闻从业者对当前媒体融合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当前组织机构在媒体融合的目标任务、推进进度、绩效改革、人事安排等方面都有不满,但是由于个人能力、岗位职责、信息闭塞、机会成本等方面的限制,难以畅通地表达相应的诉求,更多地表现为迷茫、焦虑、失望和无助,特别是资历较深的从业者对未来保障存在压力,只能寄希望于媒体融合事业会出现理想中的美好,对以后的职业生涯和收入待遇有更多更好的期待。设计采访思路、进行素材收集,在截稿之前完成一系列的任务。采访任务比较多的时候忙得没日没夜,有时候则是一整天坐在办公室无所事事,休息的时候心也一直都悬着,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有任务。

媒体融合的进程中,部门方向和思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冲击和意外,是自己所在的民生新闻栏目突然从每天一档调整成周末新闻,新闻需求的急剧减少,意味着原来的考核任务全部被打乱,需要参与更多的新媒体供稿、小视频剪辑、电台连线等工作,才能完成每个月的考核;由于之前民生新闻没有专门的条线分配,每天需要自己去寻找素材,无形中需要增加更多的工作量;随着传统新闻行业影响力减弱,日常采访更多是为了填充栏目时间,一成不变的循规蹈矩让工作变得乏味,因此选择调换岗位寻求更有价值的人生追求。

综合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新闻从业者对当前媒体融合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当前组织机构在媒体融合的目标任务、推进进度、绩效改革、人事安排等方面都有不满,但是由于个人能力、岗位职责、信息闭塞、机会成本等方面的限制,难以畅通地表达相应的诉求,更多地表现为迷茫、焦虑、失望和无助,特别是资历较深的从业者对未来保障存在压力,只能寄希望于媒体融合事业会出现理想中的美好,对以后的职业生涯和收入待遇有更多更好的期待。

发挥新闻从业者专业优势,推动媒体融合产业快速发展

媒体融合时期新闻从业者出现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职业期待和现实发展存在差距”“人员流动需要时间熟悉磨合”“未来发展和收入待遇提升”等方面,县级融媒体在推进基础制度和组织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新闻从业者职业转型规划、人员优化配置、能级待遇匹配等方面的需求,从根本上增强他们对组织机构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满意度。

完善新闻从业者职业规划,持续打造专业特色品牌。每个新闻从业者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如参与重大事件报道、负责新闻节目策划、获得新闻奖项等,作为组织机构的一员,其职业规划对于组织机构目标任务制定、凝聚人心、提升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组织机构调整的过程中,要充分开展员工民意调查,了解他们的工作愿景和发展方向,在制定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及时发布资源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引导新闻从业者调整方向更好地适应组织计划,从而提升他们的职业忠诚度,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工作和生活当中,实现组织机构与新闻从业者共赢的良好局面。

加强部门间人员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媒介平台竞争力。县级融媒体将原来的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要牢固树立整体发展理念,在机构重组的过程中要打破人为设置的壁垒,摒弃先入为主的成见,按照每个人的能力和机构发展的需要安排合适的岗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同时,加强部门之间人员轮岗交流,让新闻从业者更好地开拓思路,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类型,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自我,培养全能型复合型媒体人才。各部门在运营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的观念,加强不同平台之间的协调配合,资源互通、博采众长,不断完善各平台产业结构,提升平台竞争力。

建立弹性化考核激励机制,鼓励从业者展现创新才能。改变现有僵化的考核方式,让“有作为者得利益”:在传统媒体方面,可以按照时政要闻、重点报道、上级外宣等重要发展方向,设置“首席记者”“专家记者”岗位,每年聘用一次,制定明确的考核计划,完成既定的任务可以拿到额外的奖金;在新媒体方面,可以按照直播活动、小视频创作、主题宣传设的需求,从根本上增强他们对组织机构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满意度。

完善新闻从业者职业规划,持续打造专业特色品牌。每个新闻从业者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如参与重大事件报道、负责新闻节目策划、获得新闻奖项等,作为组织机构的一员,其职业规划对于组织机构目标任务制定、凝聚人心、提升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组织机构调整的过程中,要充分开展员工民意调查,了解他们的工作愿景和发展方向,在制定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及时发布资源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引导新闻从业者调整方向更好地适应组织计划,从而提升他们的职业忠诚度,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工作和生活当中,实现组织机构与新闻从业者共赢的良好局面。

加强部门间人员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媒介平台竞争力。县级融媒体将原来的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要牢固树立整体发展理念,在机构重组的过程中要打破人为设置的壁垒,摒弃先入为主的成见,按照每个人的能力和机构发展的需要安排合适的岗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同时,加强部门之间人员轮岗交流,让新闻从业者更好地开拓思路,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类型,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自我,培养全能型复合型媒体人才。各部门在运营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的观念,加强不同平台之间的协调配合,资源互通、博采众长,不断完善各平台产业结构,提升平台竞争力。

建立弹性化考核激励机制,鼓励从业者展现创新才能。改变现有僵化的考核方式,让“有作为者得利益”:在传统媒体方面,可以按照时政要闻、重点报道、上级外宣等重要发展方向,设置“首席记者”“专家记者”岗位,每年聘用一次,制定明确的考核计划,完成既定的任务可以拿到额外的奖金;在新媒体方面,可以按照直播活动、小视频创作、主题宣传设立协作小组,通过量化的数据进行考核,小组成员共享任务津贴。同时,在制度设计方面,对入行多年的新闻从业者予以照顾,通过利益再分配的方式激励他们积极应对媒体转型带来的竞争,尽快提升各方面的能力,鼓励他们进行内部创业,实现新闻从业者向企业经营者转型,带来新的产业生态。立协作小组,通过量化的数据进行考核,小组成员共享任务津贴。同时,在制度设计方面,对入行多年的新闻从业者予以照顾,通过利益再分配的方式激励他们积极应对媒体转型带来的竞争,尽快提升各方面的能力,鼓励他们进行内部创业,实现新闻从业者向企业经营者转型,带来新的产业生态。

随着县级媒体融合工作的推进,必然会打破新闻组织机构原有的舒适区,导致媒体人出现多种角色混杂的心理困境。作为新闻从业者应在遵循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努力做好新闻专业内容生产,加强前沿理论知识学习,提升自主创新意识、新闻职业素养、交际应变能力,在新媒体的探索应用中不断增强自身综合水平,才能在媒体转型的浪潮中更好地实现职业理想。

随着县级媒体融合工作的推进,必然会打破新闻组织机构原有的舒适区,导致媒体人出现多种角色混杂的心理困境。作为新闻从业者应在遵循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努力做好新闻专业内容生产,加强前沿理论知识学习,提升自主创新意识、新闻职业素养、交际应变能力,在新媒体的探索应用中不断增强自身综合水平,才能在媒体转型的浪潮中更好地实现职业理想。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背景下创新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工作的 方法策略
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