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乔虹 侯思言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1012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下简称“思政课”),对于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政课称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然而,我们近期对陕西某重点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诸如教学内容不够合理、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收效甚微等等,离党和国家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仍是当务之急。
党的十九大绘就了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习近平对青年人寄予殷切期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并且号召全党全社会“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创业,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而思政课正是教育青年、培养青年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正是支持学生、帮助学生的引路人。因此,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对于在新时代培育优秀青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思政课是培养青年大学生道德涵养的主要渠道。习近平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虽然在当今社会,青少年接受道德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思政课教学作为一门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程度最高的德育形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与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对其他德育形式起着引导作用,因此是其他德育形式无法替代的。并且,思政课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涵养,能够给予学生更优质的引导和栽培。这就决定了思政课对于青年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它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涵养的主要渠道。
其次,思政课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正是这段血泪史让所有中国人意识到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只有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为民族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需要全面的顶层设计,更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努力奋斗。习近平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实现强国梦、中国梦的历史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当代青年的肩上。因此,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任重道远。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让青年大学生了解世界发展大势,掌握时代特点,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在回顾历史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从而发挥自己作为青年大学生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关键作用。
最后,思政课是引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实现了巨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面对中国崛起,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不绝于耳,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矛头对准中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他们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企图通过“和平演变”的手段削弱中国的文化力量,以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尤其是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某些别有用心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网络自媒体技术,通过戏说历史的猎奇心态和夸张的宣传手法,歪曲党的历史、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流价值和社会广大青年的思想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必须重视思政课教学,用事实还原历史真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之情。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必须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认为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思政课教学备受党和国家的重视,不少专家学者和思政课教师为提高思政课质量大胆探索,从总体上看思政课教学质量伴随着这一过程得以显著提升。但是也要看到,以往的探索在创新教学方法上关注较多,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思考却关注较少。而教学内容的创新恰恰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础,只有思政课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想实际,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解答大学生的理论困惑,吸引大学生、打动大学生,从而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与学生活跃的思维不匹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系统化、理论化的学科,能够给予学生最专业的思想道德教育。但也正是因为思政课理论性极强的这种特点,往往使其鲜活性显得不足。而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时期,已经具备对事物的基本判断能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更希望通过自身的探索发现真理。因而抽象性、理论性极强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思政课产生抵触情绪。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61.5%的学生认为内容乏味、枯燥是思政课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其中,50.42%的学生希望思政课教学内容不要太理论化,可以通过事例讲解,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是教材内容的稳定性与信息更新速度存在脱节。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我们仅仅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随地接受最新的资讯。对于思政课的教材内容来说,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频繁修订教材的现实困难性,决定了思政课教材内容本身带有很强的稳定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从媒体上获得的最新资讯、了解的社会现象可能不再像课本中所说的那样,这无疑增加了大学生对思政课教材内容的疑惑,同时也说明思政课教材的更新速度和信息更新换代速度存在脱节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大学生对思政课的体验。调查显示,有62.88%的学生希望思政课教材内容要具有新颖性,做到与时俱进。
三是思政课教学内容与不同专业内容的契合度不够。在我国当前思政课教学模式下,思政课课堂大多以大班教学为主,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会在一个教室里共同学习,有时一个班的学生人数甚至可达上百人。但是由于学生的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对知识的需求点就会不同,而思政课教学内容却只局限于本学科,这就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时,在大班教学条件下,受每学期课程任务的制约,思政课教师也很难花费大量精力了解每门专业的特点、照顾到每个专业学生的不同特质,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因思政课与自己专业的相关度不高而对思政课缺乏学习的动力。
思政课教学方式是传递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手段和形式。方法得当,才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因而,改进思政课教学方式至关重要。这一方面是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不与时俱进,就会被时代淘汰。另一方面,是基于提升大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思政课只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去教授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知识、观念和思想,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为了使思政课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地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就需要对以下两个突出问题进行改进。
一是思政课教学形式单一化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思政课受其课程特点的制约,讲授法是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方法,但单纯的讲授却难以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虽然大部分高校现已配备多媒体设备,然而在实际的思政课堂中老师上课还是照本宣科,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忽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辅助教学。一些老师虽然制作了PPT,但是也只是将书本中的内容搬到了屏幕上,大量密集文字难免会让学生感到厌倦。调查显示,有49.31%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方式单一、讲课枯燥,有72.02%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观看相关知识小视频的方式增加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二是思政课教学亲和力不足,难以感染学生。调查显示,有34.07%学生认为老师讲课枯燥、30.19%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缺少与学生的互动、78.67%的学生希望教师能更具亲和力和人格魅力。这些数据说明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有距离感,思政课缺乏亲和力的现象。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感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共课,在课时分配上并不充足,所以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见面次数是远低于专业课老师的,若是思政课教师不把握机会密切关心学生,必然会产生与学生之间的疏远感。思政课教学缺乏亲和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部分思政课教师不了解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和理论需求,习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用一些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很难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和生活中。
思政课教学效果也是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高校思政课教学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评判不仅仅局限在学生成绩方面,更在于学生通过学习, 对他们知识、能力及思想观念有无深刻的影响。如果学生对待思政课只是为完成任务、为拿学分而学,对于理论的了解也仅停留在字面上,那说明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还未充分显现。目前思政课教学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入。据调查数据显示:有57.56%的学生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是一般了解,9.2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只有5.90%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了解。在对“四个自信”的了解程度问题中,有50.92%的学生表示一般了解,15.50%的学生表示不了解,非常了解的学生只占11.44%。这说明在思政课堂上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理论成果的认识还只是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地研读和思考,就难以做到对理论的真懂、真信和真用。
二是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不高。调查显示,有31.02%的学生表示在思政课堂上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只是老师在讲,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反映了思政课堂上存在着学生在场却“离场”的教学困境,即学生身在课堂心却不在的现象。造成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活动设置上缺少学生独立思考的环节,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另一方面是部分大学生的自制能力还不够强,容易被手机里的娱乐软件吸引,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对待思政课则表现出“与我无关”的消极态度。在调研中,有高达78.12%的学生表示自己在思政课上经常玩手机,融入不进课堂,参与思政课堂的积极性不高。这些现象和数据说明思政课教学还远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综合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水平,需要针对以上现实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三方入手,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
一是坚持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学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科学性,但理论性极强的教学内容也会带给学生枯燥性和乏味性的体验。因此,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也很有必要。比如在“概论”课中加入党史小故事、英雄人物事迹,在“马原”教材中加入更多的生活事例,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哲学原理等,都是吸引大学生关注思政课的重要手段。总之,思政课教学内容既要有深度也要有鲜活度,才能把“有意义”的思政课教得更“有意思”。
二是将思政课课本内容与专题化教学相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是一个整体、全面的知识体系,因而思政课的教材内容需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思政课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为学生讲授最新的理论观点和时政热点。专题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材稳定性带来的某种缺陷,极大地丰富思政课固定的知识体系,从而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理论与时政信息。因此,在思政课课程教学中,设置一些具体的时政热点问题作为专题来讲解,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不足,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政课既具备整体性也充满时代性。
三是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缺乏兴趣的原因之一在于思政课内容与其专业课的相关性不强。因此,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他课程中所蕴藏的思政课教学元素。尤其是在方法论上,可以借助其他专业课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打通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之间存在的隔膜。同时,也可以借助其他专业课程中与思政课相关的内容,使方法论与内容相结合,推动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
一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采用多元化方式教学。首先,要坚持多媒体影视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统一。在以讲授法为主的同时,增加多媒体影视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把握抽象的理论。其次,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通过开展暑期三下乡、乡村支教、社会调研等方式,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让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中了解我国的发展现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最后,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毫无疑问,灌输式教育是学生掌握科学理论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启发性教育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思考问题。因此,在课堂上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表对问题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二是优化教学语言,增加思政课的亲和力。现如今,高校思政课教学面对的学生大部分都是00后,他们的出生伴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因而会与一些年纪稍大的思政教师在思维特点、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要想让思政课内容真正“入耳” “入脑” “入心”,就必须要求思政课教师改进教学语言,注意教学语言的优化。这一方面需要思政课教师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借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教材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思政课教师俯下身子亲近学生,在生活中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紧跟时代发展,将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融入思政课堂,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亲近感。当然,思政课也不能自降“格调”,不能一味地追求课堂氛围而走向庸俗化。
一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进思政课堂。“在新时代,办好思政课,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时代特点相结合而孕育出的最新理论成果。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有助于学生解决认识问题,在时代变迁中感悟历史的发展;解决实践问题,在实践中看清社会发展的现象和本质;解决使命担当问题,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练就过硬本领,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舞台上绽放青春的光彩。
二是充分利用现代电子设备,强化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参与感。随着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思政课上的“低头族”屡见不鲜,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使学生深陷其中,造成学生在场却“离场”的教学困境。解决这一困境就在于,要让手机变成思政课的“抬头利器”。如清华大学在思政课堂上所使用的“雨课堂”,就是通过手机微信软件将学生和老师联系起来。通过“雨课堂”,学生可以向老师提问,老师也可以在线回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雨课堂”不仅将思政课延伸到网络领域,同时也利用了学生“手机不离身”的习惯,提高了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参与感。因此,推动思政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综合运用微博、微信、网络慕课等新技术手段,是提升思政课活力,增进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是构建具有“红色基因”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思政课的认同感。陕西是红色文化十分丰富的地方,将带有陕西特色的“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中,必定能够在润物无声中增加学生对思政课的心理认同感。首先,在校园建筑上可以用陕西革命先烈和道德模范人物的姓名命名教学楼或道路,如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的县名就以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之一的谢子长的名字命名,利用红色文化符号命名不仅是纪念革命先贤的一种方法,同时也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激励学生主动了解、学习优秀先贤、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其次,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上,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历史传统, 大力营造勤奋拼搏、诚实守信、好学善学、乐于创新的良好校风,潜移默化地感染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在举办校园文化活动上,可以组织同学共同观看阅兵仪式、纪念大会以及红色影视作品,这样既能够增加学生对思政课知识的了解,同时也能使“红色基因”悄无声息地浸入人心。通过营造红色校园文化,可以极大程度上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内心上认同和接纳思政课才是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之道。
总之,培养更多致力于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高质量人才,必须在观念上树立重视思政课的意识、在现实中认清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现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多渠道、多角度入手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