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宁
(宿迁学院文理学院,江苏 宿迁223800)
沈习武,江苏宿迁人,教育工作者。在授课之余,主要从事童话、小说、寓言创作,发表作品400多篇,曾获江苏紫金山文学奖、“金风车”最佳童书奖、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等,“沈习武真情动物小说系列”入选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在沈习武别致的故事编织和独特的情节起伏里,潜伏着关于信念、友情、信任、耕耘、感恩、梦想等的深邃思考,对童年精神世界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幽默而不失温情、缜密而不乏天真的艺术书写中,塑造了一个个令孩子着迷的理想化世界,传递着美好的力量和价值,具有一种迷人而庄正的美学气象。沈习武的作品宽慰了在生活中有着悲惨遭遇的儿童内心,犹如一条秘密通道通往儿童的内心,温暖儿童的心灵。
儿童文学作品一般情节简单,线索单一。情感是最能够打动读者的一个法宝。沈习武的童年在乡村度过,自然的农村环境和淳朴的乡风,奠定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乡村小学教师这一特定的身份,让作者对于儿童,尤其是乡村留守儿童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体会他们丰富的心灵世界。沈习武用“爱”,以动物代表自然界,以人代表人类社会,将自然和社会相连,真挚的感情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情节的发展,灌注于作品的形象之中,时刻体现他传播爱和友谊的创作宗旨。
儿童的社交圈较为狭小单纯,接触较多的主要为:长幼血缘关系、手足亲情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爸爸妈妈与孩子朝夕相处,会督促孩子做这做那,还会不时地提醒孩子改正坏毛病,在《收购坏爸爸坏妈妈》中,孩子们认为爸爸妈妈既管这个又管那个,让自己很苦恼,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坏”爸爸、“坏”妈妈卖掉了,疯玩了一阵后,才明白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管教是对自己的爱,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坏”爸爸、“坏”妈妈们也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孩子。最后“孩子们纷纷像蝴蝶一样扑向爸爸妈妈的怀抱,爸爸妈妈也紧紧地拥抱着自己的孩子……从那以后,再也听不到打骂和呵斥孩子的声音,到处都是浓浓的亲情和开心的笑声。”在《飞向上海的麻雀》中,女孩盼弟的爸爸妈妈在上海打工,很多年没有回家,盼弟为了能见到他们,想了很多不给大人添麻烦的办法;尽管爸爸挣的钱少,回来要花路费、扣奖金,只能在家待半天,但是在盼弟需要他的时候,还是赶回了家。孩子为爸爸妈妈着想,既想和父母在一起,又体谅到父母的难处,体现了父母与孩子间相互关爱的真情。
父母与孩子的爱,既担心太“过”,又怕“不及”,同时要在“挣钱养家”与“陪伴孩子”间找到平衡点。沈习武笔下的孩子多有乡村留守儿童的影子,思念父母,心思细腻,小小年纪便主动分担父母的顾虑,懂事得让人心疼。沈习武在作品中诠释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无论我身在哪里,你总是我内心最柔软的牵挂。
源于独特的视角,作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与写作,还通过祖辈与孙辈之间的感情加以表现。比如,在《来自天堂的狗》中,小树和小朵听说外祖父老穆住在森林中的小木屋里,格外兴奋,嚷求着到老穆身边,住小木屋。言语不多的老穆用行动诠释着对外孙和外孙女的爱,“带他们去看树洞里的鸟窝,去看散步的山鸡,去观察狐狸的洞穴”。平日里,对待丫头(老穆养的狗)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呵护,不允许别人碰到它,对于孙辈,老穆让丫头和他们一块儿玩耍,并使唤丫头做事。“地震引发了山体滑坡,洞口被滑下的碎石和泥沙堵住了。”老穆稳住神,努力掩饰内心的恐慌,编出鼹鼠挖洞的故事,安抚小树和小朵,淡化地震塌方这些灾害对孙辈心灵的创伤。
善良的祖辈在孩子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义不容辞地全力为孩子撑起了一片纯净的天空,此时的祖辈为了孙辈,甘愿把生命化为新鲜的空气,只为尽己所能地呵护孩子的身心。
人与人之间的爱不仅仅依靠血缘关系联系着,在社会关系中,同样也存在着。比如:《春妮》中,会跳舞的美丽女孩因车祸截肢,住院期间,她常收到信和花,出院后,一旦遇到困难,总会有人及时地送来陌生的关怀,量身定做的义肢适时寄到,每次都能让她心想事成。这并不是一个人在帮助她,而是很多人,他们互通消息,给每一个需要的人送去温暖。类似的陌生人之间的爱,在《追随狗的男孩》中也时隐时现,盲童小满徒步去北京,相伴的是导盲犬旺旺,可想而知一路会是多么艰难,更何况小满还遇到了人贩子,然而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小满圆满实现了去北京的梦想。
人与人之间的爱可以升华,由陌生的关系向亲情靠拢。《踏冰而行》中的骆印是一个“不良少年”,父母不在身边,与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多次被学校劝退。到了新希望小学,骆印被安排到了安老师的班上,安老师对骆印很关心,并安排自己的女儿韦一叶和其成为同桌,不但自己,也让女儿帮助他,特别是在母帅和叶聪一次又一次地来找骆印,想让骆印继续和他们一样成为社会的小混混时,韦一叶通过“想象的王国”帮助骆印在心理上强大,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安老师发现骆印的乒乓球打得好,积极为他提供机会,让他参加比赛,还请别的老师陪练乒乓球。安老师将骆印看作是自己的家人,尽自己所能帮助骆印,为其提供条件,帮助他走上正途,师生之情中泛起浓浓的亲情味道。
由此可见,沈习武作品中的情感是纯净的,无论是否具有血缘关系,人与人之间心相连情相通,将情感凝结于儿童这一写作中心,并四散到周围的社会关系中,使得整部作品充满浓浓的人情味,传递着奉献、无私、担当等满满的正能量,对儿童读者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
沈习武的作品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随处可见,不仅仅在生活小说中,在动物小说中也有。
《双鹤飞舞》中,丹顶鹤小梁和小祝的孩子莎草在向南迁徙时翅膀被电线拦住,导致左翅根部断裂,无法飞行,小梁和小祝就落下陪孩子一起飞。北方的冬天没有足够的食物,不时有鹤群向南迁徙,每一次从头顶飞过,它们都会兴奋地飞起来,想随着鹤群飞到南方去。可是每一次看到莎草无法飞起来,它们都再次落下来。两只赤狐想要抓走莎草,它们奋力抵抗,保护莎草。
在《雨林象踪》中,幼象光芒所在的象群被偷猎者袭击,母象芭蕉护子心切,保护光芒跑往森林深处,背部中了两颗子弹,但是为了保护光芒,不顾伤势恶化,一直待在它的身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芭蕉一直吃力地抚摸着光芒的鼻子慢慢松软下来,像一截绳子滑落在地上。芭蕉的嘴巴张了张,却没能发出声音。最后一滴泪水从芭蕉的眼角滚落后,芭蕉眼睛里最后一点光芒也消失了。母象用生命保护小象,耗尽了庞大的身躯。
沈习武一改前人作品对于动物的描写,他认为很多时候不是人需要动物去怎么做,而是动物在引导人。动物的爱子深情与人相比,更加忘我与无私,它们是以生命为代价,用生命为孩子引渡。这类作品激发起读者对动物的敬佩,崇高、肃静之感由心底而生。
动物与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沈习武的动物小说中,多次表现了对动物的尊重。动物有属于它们的尊严与生存空间,我们应该尊重动物,在不打扰它们生活的前提下,以各种方式去了解它们,欣赏它们,而不是以一个强者的身份去支配它们。在动物的生活空间与人类的生活空间有交叉时,人类与动物应是一种互相包容的伙伴关系。
《男孩的狐狸》写了善良的男孩暖暖与两只狐狸的情谊。狐狸吃了暖暖家的鸡,暖暖爸想要将这两只狐狸抓起来吃了,而暖暖则担心这两只狐狸没有食物;当两只狐狸吃下了皮三下了药的鸡肉生病后,暖暖将两只狐狸保护起来,照顾它们,直到痊愈;暖暖看到猎人打小狐狸,感到心疼;暖暖的舅舅抓住那两只狐狸,暖暖偷偷解开了网兜的绳子把狐狸放了出去。这些情节都反映出暖暖与两只狐狸之间的情谊。
在《雨林象踪》中,光芒所在的象群遭到偷猎者的袭击,光芒受伤。岩波精心照料它,帮助它恢复健康。与人近距离的接触,使得小象光芒对人类卸下心理戒备。岩波外出,家中遭遇窃贼,女儿玉香被窃贼所伤,光芒挣开绳索,奋力保护玉香。在岩波和小象之间,人救助动物,动物保护人,互相帮助,像朋友一样,解救对方于危机之中。在作品中,人尊重动物也理解动物,完美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
《双鹤飞舞》写的是丹顶鹤小祝,在经历各种危险慢慢长大后,成年的小祝与人工孵化养大的年轻雄鹤小梁结为伴侣,生死相依。在迁徙途中,小祝和小梁为了陪伴受伤的孩子莎草放弃迁徙,导致食物匮乏,身体虚弱。人们发现后,悉心地照料它们。遭到金雕袭击,小梁为保护小祝和孩子,勇敢地引开了金雕,但却再也没有回来,小祝成了孤鹤。在保护区,小祝脚的前三个脚趾被公狐咬掉,湿地保护区的遮阳帽小伙儿为小祝包扎治疗。当小祝患病,保护区的女孩悉心照顾小祝,帮助小祝恢复健康。这些故事体现了人类对丹顶鹤的关心与爱护,同时也反映了丹顶鹤对人类的信任与眷恋。
在《骗狐狸皮的孩子》中,小瓦为了救父亲,不顾自己的安危,在腊月三十这天,脱下自己衣服引诱狐狸脱下狐狸皮。小瓦本可以带走狐狸皮,然后用卖狐狸皮的钱给父亲治病,但是,当他看到没有皮的冰冻狐狸,心中不忍,又将狐狸皮还给了小狐狸,从而拯救了狐狸家族。小瓦的真情感动了狐狸,作为回报,久病不治的父亲得以痊愈。小瓦与小狐狸互相感动,真情在人与动物间传递。
沈习武在作品中营造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温情氛围,注重刻画人类朴实的情感,用人性之善去对待动物,在同为大自然生灵的层面,感受动物之善,从而实现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在此基础上,沈习武认为仅仅保护动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以尊重甚至敬仰的心态对待动物。地球上的每一个物种,都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才有了今天的这般模样,都是大浪淘沙后的成功者。人类必须尊重动物,不能伤害它们,更不能剥夺它们的生存空间,人类与动物均应有尊严地生活在地球上。动物也是有感情的,爱、勇敢、奉献、忠贞等美好品质打动着人类的心灵,当动物对人产生了信任,它们会百倍千倍地依赖、顺从人类,它们的真挚情感和高尚品德也让人自惭形秽。
沈习武通过塑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真实而自然地向读者讲述一个又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他的笔下有真善美的正面形象,也有损人利己的反面人物形象;有人物,也有动物;有幼小,也有年老;有传统,也有现代;有贫穷,有富有……这些形象无一例外地向读者传递童心中的善与真。
沈习武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善良正直的儿童形象,他们对世界充满着善意,对小动物充满了爱意。
丁豆豆是一系列作品中的主人公,在《我的朋友是条龙》中为了保护自己的朋友小金龙,与邪恶的屠博士斗智斗勇;在《脑电波交换器》中,帮助世界各地的警察抓捕坏蛋,并帮助警察抓获了特大贩毒团伙;在《学会紧箍咒》中,帮助同学教训了经常欺凌同学的胖瓜,并用紧箍咒成功阻止了核泄漏,保护了城市的安全。
《男孩的狐狸》中,男孩暖暖在两只狐狸不能捕猎时,将自己吃的肉块送给这两只狐狸;为了不让狐狸幼崽被猎人抓去,将它们藏起来。当暖暖舅舅抓住那两只狐狸时,暖暖偷偷解开了网兜的绳子把狐狸放了出去。作品中有很多情节都体现了暖暖对那两只狐狸的照顾、同情和爱,沈习武塑造了一个正直善良聪慧的小男孩形象。
《野猪孤儿》中的牛牛和叔叔在野猪岭的一丛灌木中找到了一只野猪崽,在牛牛的强烈要求下将小野猪带回了家,并给它取名叫罗罗。牛牛亲自照顾罗罗、给罗罗喂食、训练罗罗、为罗罗建造了福满猪屋,当罗罗长大后,将它放回野猪岭让其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且时刻关心它的生活状况。
这些孩子无一不善良正直,在他们身上闪现着人性中最纯洁真挚的灵光,没有私心,同情生灵,帮助他人,这正是儿童本性的真实再现。
《双鹤飞舞》中的丹顶鹤小梁为了同伴小祝的安全,以自身的性命引走了金雕。小祝为了保护其他幼年的丹顶鹤无私奉献,甚至多次差点丢掉性命。作者以丹顶鹤为例,塑造了善良、友爱、忠贞、无私奉献的动物形象,表现了动物之间的友爱之情。
在《家有忠犬》中,小乔是一条忠心耿耿的猎犬,在小瑜一家人的身边守护着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帮助主人渡过难关。小瑜爸挖到金子,有人想将小瑜爸的金子偷走,然而小乔在一旁守护,及时叫醒了小瑜爸。当小瑜爸被困在山洞中,腿也被砸伤,他不停地向小乔呼救,此时小乔的腿也被钢丝弄伤,但是小乔不顾自己的腿上的伤,奋力地刨泥土,把小瑜爸救了出来。当小瑜爸遭遇歹徒时,小乔不顾自己的安危,义无反顾地扑向坏人。
《来自天堂的狗》中的丫头是被老穆捡回来的一条狗,丫头会给老穆送饭,在老穆下班的时间总是焦急地等待老穆回家。孙能与李管曾抓住丫头,并虐待它,但当他们遇到危险时,丫头不计前嫌地救了他们。老穆、孙子孙女和丫头被困在了被石头掩埋的山洞中,丫头从一个小洞中钻了出去,经过很长时间的奔跑、等待与寻找,终于带来救援队,救出了老穆三人。
在《野猪孤儿》中,野猪罗罗日益长大,爸爸将它带到厂里。晚上有小偷来偷铁块,罗罗大声嘶吼,吓唬小偷,守护了厂里的东西。在荒岛上遇到了暴风雨,他们一行人孤立无援,牛牛的小伙伴霍奖被鳄鱼包围,罗罗为了救霍奖与鳄鱼搏斗。
沈习武笔下的动物忠心耿耿,在它们身上能够看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之情。动物之间的真情,动物对人的帮助,在很大层面上震憾了读者的心灵,让人反观自身。动物之情远远超出了人类,让人在动物面前汗颜。这正印证了沈习武“不是人帮助动物,而是动物帮助人”的写作理念,动物在某些方面是人类的引领者和榜样,让人类进一步认识到,人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要认识到差距,从而以动物的美德为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向真向善,与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
儿童文学作品不排斥成人形象,成人形象拓宽了作品的表现范畴,挖掘了作品的表现深度。对于成人形象的刻画,不能简单地像儿童那样单纯善良,成人的阅历比儿童丰富得多,思想也复杂得多,有正直重情的,也有自私自利的,殊途同归,终究要与儿童文学的宗旨相吻合,成人形象最终都会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成就大团圆的美满结局。
老穆捡了一条被人丢弃的病狗,给它看病,悉心照料,取名为丫头。丫头长大后,矫健灵敏,被养狗大亨卢笛看中,想要花10万元购买,老穆毅然拒绝了他。因为在老穆的心中,早已把丫头当作自己的亲人,关心、牵挂、依恋,看重与丫头之间的感情。
岩波是一个兽医,他发现受伤后虚弱的大象光芒,悉心照料,为了与光芒亲近,不顾蚊虫叮咬住在光芒的栅栏旁边。光芒在集市上对一个陌生男子发怒,岩波相信光芒,而后发现那个陌生男子是小偷,最终将男子交给警察。岩波的善良驯化了大象的野性,他的真诚获得了光芒的友谊,光芒的信任升华了岩波的心灵之美。
有让读者羡慕的善良正直之人,当然也存在着坏人。孙能和李管是《来自天堂的狗》中的反面人物,他们为了金钱,将丫头偷出来卖给卢迪,故意设计陷害老穆的儿子,逼迫老穆交出丫头,抓住并虐待丫头。《我的朋友是条龙》中的屠博士为了得到真龙的特殊本领,用了各种手段:绑架丁豆豆的爸爸妈妈,逼迫丁豆豆交出小金龙;对丁豆豆一家和小金龙下药,抓走小金龙;伪装成打不开降落伞的飞行员,对小金龙下“精神涣散四肢酥软病毒”……为了抓住龙族,屠博士做了许多丧尽天良的坏事。但这些坏人最终都被感化,孙能和李管处于危险之中,丫头救出了他们,他们不再对老穆和丫头怀恨在心,也不再打什么歪主意。屠博士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些成人形象依旧能够向读者传递爱和真善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品总是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展示不同的风格。沈习武的作品读起来很“接地气”,他用真诚的语言向读者述说着一个又一个故事,细腻生动的细节描写、生动贴切的修辞手法、亲切生动的口语化叙事,将儿童丰富的心理缓缓地展现出来,帮助他们把心中的郁结一点点地梳理开来。
《男孩的狐狸》的“两只狐狸”这一章节中,作者对这对狐狸进行了详细的外貌描写:“两只狐狸从草丛中走了出来,一只是公狐,一只是母狐。狐狸背上的毛都是火红色的,像搽了油一般发亮。从脖子往下一直到腹部,毛全是白色,亮得像用洗发水洗过一般。它们的前路却又都是黑色的,像穿着两只崭新的黑皮靴。”在第四章“小狐狸”中,当暖暖爸和猎人已经挖到了狐狸洞的尽头,四只小狐狸挤在一起惊恐地看着出现在它们面前的人类,害怕地叫唤着。它们缩着脑袋,拼尽了全力朝同伴的身下钻,互相拥挤着。老猎人站到挖出的坑里面,抓住一只刚刚才能吃食的小绒球一般的小狐狸的脖子。小狐狸在老猎人的手里挣扎着,受了委屈般叫唤着。听到小狐狸的叫声,往外跑动的公狐身体立刻僵住了,背上的毛竖了起来,伸直了脑袋往网上挤。母狐则用爪子疯狂撕扯着网,尖声叫唤着。这些描写栩栩如生地描写出了当小狐狸被猎人发现时的害怕,以及公狐狸和母狐狸对自己的小狐崽子的爱。
《双鹤飞舞》中用白描的手法刻画环境:瓦蓝的天空深远而空旷,一朵朵不停变幻的白云在空中缓缓飘动。蓝天白云颜色的对比,给人一种静谧之感,“深远而空旷”的静与“不停变幻”的“飘动”相映衬。作者深谙细节描写中的对比之道,书写被微风吹得不停地摇曳着的芦苇,书写清澈水面上耀眼的光芒,书写芦苇丛中传得很远的清脆的鹤鸣声。用这样具有宇宙永恒之感的环境描写衬托即将迎来新生命的喜悦:“卵壳不停地晃动着,壳上的裂缝越来越大,小祝‘叽叽’的叫声不时从壳内传出。‘啪’的一声,卵壳裂开了,一个湿淋淋的、毛茸茸的小脑袋从破碎的卵壳中露了出来”。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对新生的小祝寄寓了无限的憧憬。
《雨林象踪》中,雄象光芒掉入陷阱后,由环境描写暗示光芒的心理:野芭蕉林就在不远处,河水的声音从丛林深处传来。对食物和水的渴求,使光芒再次充满自信。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动词,详细地刻画了光芒想爬出陷阱的艰难:它挣扎着站起身,顾不上被石头硌疼的屁股和腿,再一次把前腿站在豁口上,后腿小心翼翼地跟了上来。光芒像站在木球上表演的狗熊一样,四只脚紧紧靠在一起站立着。站稳后,把身子往长牙挖出的陡坡上倾,闭紧的嘴巴紧紧地贴着陡坡,长鼻子奋力向前方伸着,两条前腿跪在陡坡上吃力地向上挪,费了好大劲,它的前腿才小心翼翼地爬到了陡坡上方,它终于能站直身体了。它的后腿竭力向上抬,想踩着陡坡爬到陷阱上方。可是它的身体太笨重了,无法轻松地踩着陡坡爬到陷阱上方。后腿在抬起下落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踩滑。细致的刻画引导读者似乎跟着光芒往陷阱外爬,并且感受到了对于庞大的身躯而言,攀爬是如此的艰难,成功是多么的可贵,读者对光芒的每一个动作都捏了很大一把汗。
细节描写在沈习武的作品中还有很多,作者将这些生动的细节展示在读者眼前,使读者读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沈习武能将夸张、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娴熟地运用,将作品写得生动形象,充满趣味。
在《我的魔力妈妈》中,有的妈妈的手可以任意伸长;有的妈妈的嘴边长了一个气门芯,可以给任何东西吹气;有的妈妈具有折叠的魔力,可以将任意东西折叠起来;有的妈妈具有转移功能,可以将东西瞬间移动到面前;有的妈妈是袜仙;有的妈妈是镜仙;有的妈妈成了动物女王;有的妈妈成了网络精灵……在沈习武的笔下每个妈妈都是具有不同魔力的神奇妈妈。
在《学会紧箍咒》中,主角丁豆豆挖地时,挖到了金箍和羊皮纸,从中学会了“紧箍咒”和“松箍咒”,他用“紧箍咒”惩罚了班霸胖瓜和胖瓜的光头表哥。他最后使用紧箍咒把城市中核电站的核反应堆的裂缝挤紧了,成功地保护了城市的安全。沈习武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金箍的能力。
在《双鹤飞舞》中小梁尽情地舞蹈着,时而像落叶一样轻盈、时而像闪电一样迅捷,时而像磐石一样稳重,时而像青松一样刚毅,时而像腊梅有一样孤傲,时而像流水一样包容……天地就是它的舞台,尽情地舞蹈着,把一只年轻雄鹤烈火一般的激情、对异性的期盼,以舞蹈的方式全部演绎出来。作者运用多个比喻,将小梁的舞蹈比作轻盈的落叶、迅捷的闪电、稳重的磐石、刚毅的青松、孤傲的腊梅和包容的流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丹顶鹤舞姿的优美。
在《雨林象踪》中,光芒的身体虚弱到极点,它那本来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变得干涩无光,眼角凝聚着一团浊黄的眼屎;它那蒲扇一样的大耳朵,就像被开水烫蔫的南瓜叶子,软耷套地贴在沟壑纵横的脑袋上;那灵巧而弹性十足的长鼻子,像一截泄了气的车胎,无力地垂了下来;它那壮得像一堵墙的身体,已经能够看到嶙峋的肋骨;它那树桩一样粗壮的腿,如同被晒软的茄子松软无力。被捕兽夹住的右前腿脓血不断,恶臭难闻。这段描写了光芒被捕兽夹夹住后身体的状态。将大耳朵比作烫蔫的南瓜叶、将长鼻子比作泄了气的车胎、将粗壮的腿比作晒软的茄子,用多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光芒被捕兽夹夹住后的虚弱无力。
在《来自天堂的狗》中,丫头舒展身体,高昂着头,柔韧而有弹性的脚掌每一次触及地面,身体都会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它背部金色的细毛,在晨光的映衬下闪闪发光,就像披着一条闪烁着亮光的金纱。而被露水打湿的白色细毛,就像一条刚出水的银绸,随着丫头的跳跃不断地飘扬着。这一段中将丫头背部的金毛比作“亮光的金纱”、将打湿的细毛比作“刚出水的银绸”,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丫头跑步时优美的身体姿势。
沈习武在作品中运用了较多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所描绘事物的独特之处。由于沈习武娴熟地使用了修辞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在清新自然的风格之中,若隐若现地透着一丝优雅。
沈习武作品内容通俗易懂,道理深入浅出,亲切的口语叙事贯穿其中。作品的口语化叙述自然亲切,始终带给人一种轻松的氛围,叙述语言整体营造的感觉是令人亲近的,特别是人物之间的口语对话也体现了口语化叙事。
作品人物之间的语言沟通夹杂着粗鲁和真实。在《男孩的狐狸》中,当那两只狐狸吃了暖暖家的鸡后,暖暖爸生气地对暖暖说:“这两个畜生,我要是抓到它们,一定要剥了它们的皮。”通过这些话语可以看出暖暖爸对狐狸吃了鸡的愤怒。
在沈习武的作品中有大量的人物对话,这些对话都是日常使用的口语,使读者读起来更为亲切生动。沈习武巧妙地运用了口语化的叙事,拉近了自己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也使书中的内容与现实衔接得更为紧密。
沈习武作为一名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一直致力于描绘一个理想化生活的图景,营造一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融洽氛围,不断地为儿童文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心血。通过孩子与父母之间真挚的爱、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动物与子女之间真挚深沉的爱三个层面表达了真挚动人的主题。主要刻画了正直善良的儿童,善良忠诚的动物,重情向善的成人等自然真实的形象。娴熟的语言运用使作品具有丰富的美感,向儿童展示了一个纯真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