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宁
(江苏师范大学 敬文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2007 年8 月24 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会议上全体通过了新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新章程对博物馆的定义作了新的概括,“博物馆是为一个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戏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渐渐走进博物馆,不论是以地域为基础建立综合性戏曲博物馆,还是以特殊的戏曲剧种为特色创建专题性的博物馆,又或是依附于古建筑、博物馆等进行戏曲艺术陈列,抑或借助名人效应搭建纪念馆,都可算入戏曲博物馆的行列。笔者以梅兰芳纪念馆、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柳园、桃园为实地走访点,借助网络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资料,立足于泰州戏曲博物馆的现状,在探索传统戏曲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同时,追寻戏曲博物馆对戏曲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泰州地区的戏曲文物主要以梅兰芳纪念馆及其内史料陈列馆、仿古戏台,柳园及其内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桃园及其内孔尚任旧居、船舫、渔壮园、清风阁、怡园内泰州戏曲文化展等为实际承载点,并以之形成泰州戏曲博物馆及戏曲文物展陈区域,展现泰州戏曲艺术的源远流长。其中,梅园(梅兰芳纪念馆简称)、柳园与桃园三座园林沿泰州凤城河而列,三点连成一线,构成了泰州在全国范围内独一家的“戏曲文化三家村”。无论是三家村内的主要陈列物,还是在其他展陈区域中所出现的戏曲文物,都展现了泰州本地深厚的戏曲文化,在代代更迭中承续着戏曲文化的基因。
笔者所走访的戏曲博物馆及戏曲文物展陈区域共计10处,其中有专人管理引导、日常接待的有梅兰芳纪念馆与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两处,占比仅20%,同时考虑到两处景点的身份多重性,此问题愈发明显。梅兰芳纪念馆为中国戏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评书评话博物馆、泰州首个国字号博物馆,两者都有着一定的文化旅游与政治经济意义。对比其余八处景点的运营现状,缺少专人进行介绍讲解的同时,馆内也处于工作人员松散甚至是无人的状态,这也就间接使得戏曲博物馆门庭冷落。总体而言,泰州戏曲博物馆虽有文物陈列、馆藏展览,但缺少人员配置管理,自身造血功能不足。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体现其文化价值和功能的基本方式,是与社会、观众联系的重要渠道。”因而,博物馆内的展陈方式也成为文物对外展示的重要方面。国内博物馆普遍存在陈列展示形式单一、方式陈旧、样式平白等问题。泰州戏曲博物馆内此问题不可避免,突出表现在过分追求学术气息,营造文化氛围,忽视游客接受度。以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二层展馆为例,涵盖扬州评话、苏州评话等12 类评书评话艺术,多为文字材料、物品陈列、视频演绎,鲜有其余展陈方式,缺少一定知识基础的游客进行游览时,只能通过文字物品进行了解,难以达到更深的层次。可以说,文物陈列展示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刻板,缺乏新颖性,也反映着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不够丰富,进而致使博物馆本身吸引力不够。
文创产品的系列开发是在保证文物价值得到体现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馆内文物特色,挖掘文物内在价值,让文化真正走进民众间的一种绝佳方法。笔者在所走访的10 处博物馆及文物展陈区域内,并没有接触到系列文创产品的展出与出售,或者说周围所出售叫卖的多为泰州本地特色产品,如桃园出口老街所售卖的黄桥烧饼、中庄醉蟹、泰州三麻等,梅兰芳纪念馆与柳园周围则无商业街道,博物馆本身也缺少文创产品的展出。究其根本,缺少系列文创产品,在于专业研究人才的缺乏,对于馆内文物认知不深,相应也造成科研成果鲜有,综合效益低下,博物馆及文物展陈区域难以自力更生等问题。
戏曲博物馆自身的文化底蕴、馆藏数量、展陈次数等各方面都展示着其发展趋势,文旅宣传营销也是促使戏曲博物馆、戏曲文化走入民众的重要手段。笔者所走访的10 处戏曲文化景点,仅有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内一层展馆有人员讲解宣传,占比为10%,其余景点仅可通过文字阐述进行了解,缺少讲解人员这一中间对象进行阐发。同时,泰州当地媒体及旅游单位也应成为戏曲博物馆的有力宣传平台。但在泰州旅游微信平台,并未开设有关梅兰芳纪念馆、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柳园与桃园的专栏介绍,甚至在其开设的印象泰州、泰州太美、泰旅指南三大栏目中鲜有提及戏曲博物馆及戏曲文化。
恰如笔者第三点所提,泰州戏曲博物馆本身缺少系列文创产品,但文化衍生物的发展却不可忽视。以桃园为突出代表,本身共覆盖15 个景点,其中戏曲博物馆仅5 处,占比约33%。桃园周围建有老街、泰州早茶博物馆、片仔癀博物馆等三处景点,同时设有商铺近50 家,这些皆可称为桃园文化衍生物,总体表现出多且杂的特征,并未将桃园所主打的戏曲文物放在核心位置,也无突出主体,尽管为桃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缺少主体关注度,颇有喧宾夺主的意味。
优秀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各类博物馆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泰州戏曲博物馆得以持续繁荣发展的强大保障。从泰州博物馆整体研究成果来看,戏曲研究人才鲜有,关于戏曲博物馆的期刊文献仅涉及陈列艺术、中小型博物馆文创工作等方面,如吴晨康《中小博物馆文创工作的经验、问题与思考》(2020),郭正军《陈列艺术与博物馆服务质量》(2014)等。完善智力支撑,首先要提高在馆工作与任职人员的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从多层次、多角度出发,加强对于人才队伍的专业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的培养要求。其次,要把握源头,确立合理的、符合泰州戏曲博物馆要求的人才引进制度,确保引进高质量人才。加强对外交流,讲求学术研究,夯实后备人才,将泰州戏曲博物馆内核真正提升,以“人”为中间对象,架起戏曲文物、戏曲博物馆与民众间的桥梁。
泰州戏曲博物馆需进一步丰富馆内陈列,挖掘地域文化,策划特色陈列展览,以此打造品牌特色。除梅兰芳纪念馆、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内藏品较为丰富外,其余戏曲博物馆及戏曲文物展陈区域多为文字介绍,缺少实际文物支撑,桃园内泰州戏曲文化展虽展品数量多、覆盖广,但并未作为特色向游客介绍。泰州戏曲博物馆应以“戏曲文化三家村”等为地域特色,广泛收集现有文物资料,将自身打造成特色博物馆,以戏曲文化、文物为依托的同时,因地制宜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发掘吸睛亮点,乘新时代东风,形成泰州戏曲博物馆专有的特色文化文创产业链。
笔者此次所走访的戏曲博物馆及戏曲文物展陈区域,普遍存在展览形式欠缺创新,难以吸引观众眼球;展览主题古旧,难以吸引游客兴趣;文物解读内容过于学术,游客难以理解等问题。对此,泰州戏曲博物馆需要创新展陈形式,让戏曲文物“活起来”,搭建新型展览模式,使得“博物馆活态展陈体系中的展演活动,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博物馆传统的静态展陈相结合”,真正实现活态展陈,力求“以新带新”。同时,泰州戏曲博物馆所开设的专题陈列应灵活多样,临时展览应常办常新,在吸引游客兴趣的同时,彰显自身戏曲文化价值。
泰州戏曲博物馆在积极开发文创产品、对接文旅资源的同时,应拓展社会教育功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博物馆。进入21 世纪新时代,“博物馆已经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的古物陈列所,而是集文化传承、传播、教育、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动静结合的文化活动中心。”泰州戏曲博物馆及戏曲文物展陈区域应着重发展自身多样化功能,深度开展戏曲文物保护与传承工作,真正将泰州戏曲文化送入千万家。
泰州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与良好的群众基础,泰州戏曲博物馆及戏曲文物展陈区域应以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所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为准则,保持自身的文化特性,兼具时代和经济效益,充当好戏曲展示、保护、传播、传承这一角色,明确非遗馆建设、非遗保护的价值导向,利用戏曲博物馆的优势实现戏曲展演的多元化探索。
注释:
①来源于2007 年8 月24 日国际博物馆协会维也纳会议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