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新华人,从入职的第一天起,就会经常听老记者讲起,一定要重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新华社的优良传统,是新华社的看家本领”“调查研究是新华社记者的基本功”。
调查研究是新华社九十年发展历程积累出的宝贵经验,融入到新华人的基因和血脉。在当下和未来,它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我们依然要长期坚持下去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指引我们事业不断前行和发展的强大力量。值此新华社建社九十周年之际,笔者结合相关史料和研究文章,对新华社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进行梳理,并对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浅见。
新华社注重调查研究的传统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开始,这里面既融合了中国共产党注重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也融注了深厚的人民情怀,既是新华社作为新闻重镇和国家通讯性履行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代代新华人身体力行所传承下来的良好作风。
新华社调查研究的传统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是同向而行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开展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工作的基本方法,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里既对调查研究的意义和方法有深刻论述,同时,也对如何开展调查研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调查研究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理论原则的具体体现。作为党一手创办的新闻传播机构,也必然秉承这一基本要求和工作方法。新华社九十年的发展历程,始终不断坚持和发展调查研究的作风和方法,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新闻实践中的真实写照。
新华社九十年的事业发展,也是深入践行党的宗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过程。新华社的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的体现。一篇篇新华社的经典之作,一个个新华社推出的典型人物……无不反映着新华社记者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为人民代言,反映人民心声的赤子情怀。也只有与人民心连心,才产生这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世之作。
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同志说:“我们的新闻一旦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它就丧失了战斗力,丧失了生命。”穆青始终强调和要求编辑记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中获取题材和主题,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愿望和呼声。
新华社的三项职责即喉舌、耳目、智库,无一不是和调查研究紧密相关。履行喉舌职能,需要对中央大政方针、重大历史事件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实践更好地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在深化理解认识基础上方能进行深入阐释,才能做到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履行耳目职责,要捕捉基层工作中的亮点、经验,要发现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都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方能实现;履行智库职能,也是调查研究的直接体现,需要以课题组的方式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拿出有价值的智库报告,为中央提供决策参考,为社会各界提供智库服务。
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离不开新华人的言传身教,他们用自身的新闻实践,对如何开展调查研究进行了很好的展示。穆青在采访中,用20多天的时间与采访对象同吃同睡同劳动,采写了劳动模范赵占魁的生动事迹,后来,他更是七访兰考,八下扶沟,十进辉县,四赴宁陵,两上红旗渠……他的新闻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始终坚持以“勿忘人民”情怀开展调查研究的典范。
每一位优秀的新华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调查研究;每一件载入新华社史册、记录时代风云的优秀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调查研究。新华社九十年发展历史上,因调查研究而闻名的记者数不胜数,正是在一代代优秀新华人的薪火相传中,新华社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调查研究有多层次的表现形式,有政府部门为政策制定和执行开展的调查研究,可谓工作式调查研究;有学者为完成课题论文开展的调查研究,可谓学术式调查研究;有社会工作者为了解基层情况开展的调查研究,可谓社会式调查研究。工作式调查研究和学术式调查研究,总体上偏于宏观一些,多概括式表述,社会式调查研究总体上偏于微观一些,多数据和事例。新华社的调查研究可谓新闻式调查研究,同时兼有工作式、学术式和社会式调查研究的一些特征,但又有其不同之处。这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决定了新华社调查研究有着自己的独特气质和特征,具有鲜明的“新华印记”。概括来看,主要体现在:
一是较高的政治站位。新华社的调查研究非常强调政治站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问题,它一方面连接中央关心的问题这一“天线”,一方面连接基层的实践经验和探索这一“地线”,二者缺一不可。如今,新华社开展一些重大调研之前,都要先聚到一起学习相关理论和政策材料,一定要先从大局上了解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始终把调研的观察点聚焦于中央关切和基层实践的交汇点上。
二是深入的基层走访。新华社的调查研究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能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笔下有神”,这来源于新华社的调查研究能够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走到最基层去。新华社记者既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社会的观察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开展更深入的基层采访。下农村就一定要走进农民家里和地里,坐在炕头或站在田间拉家常;进工厂就一定要进到最基层的车间里,与工人们聊生产经营情况……到最一线去,是新华社调查研究的一大亮点,也是其具有强大生命力所在。
三是敏锐的问题意识。新华社的调查研究偏于新闻性,这一点也决定了其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使是在报道经验的内参调研中,也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不只是简单地报成绩,也注重分析经验所着重解决的问题,运行中还面临什么问题。所以,新华社的调查研究更体现了鲜明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比较客观全面。
四是独特的“故事样本”。新华社的调查研究注重用微观讲宏观,用样本讲整体,用故事讲现象,“以小见大”“解剖麻雀”的方式比较普遍。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从采访环节上比较注重采访对象的选择,既要体现面上的要求,又注重抓具有代表性的点。点和面紧密衔接和配合,使调查研究写出来的稿件既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又比较鲜活生动,更容易为人接受、引发思考。
五是“小分队”、蹲点调研、区域合作等独特的调研方式。在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围绕调查研究,新华社不断探索出一些新的方式方法,具有鲜明的新华社特色。比如,围绕重大主题和重点领域,集结相关部门和分社的报道力量,组成专题调研“小分队”,一起深入碰撞和研讨,深入基层调研,集中采写一批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和稿件。同时,“小分队”也成为锻炼记者的一种较好方式,一批年轻记者通过参加小分队扩展了视野,增强了调研本领。目前,这种方式不只在参考报道调研中使用,在一些重大主题采访中,也有很多全媒型的小分队,以集中式、行进式方式开展调研。“小分队”调研是具有鲜明新华社特色的调研方式。蹲点调研也是各分社积极践行的一种方式,有的分社长期确定一些调研基地,组织年轻记者定期进行蹲点式调研,还有的分社创新性地以挂职锻炼的方式派记者蹲点。此外,在涉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区域、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的相关分社也会经常性地开展跨省份的区域性调研,增加对区域问题研究和报道的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讲话中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他要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作为新华社九十年发展实践中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更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当下,尽管媒体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但调查研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既需要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传统,也需要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加以创新和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教育培训。目前年轻一代的新华社记者多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将来更多的将是在智能手机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这其中,有些年轻记者从观念上认为传统的调查研究方式已经过时,还有一些年轻记者缺少调查研究的具体经验和本领。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调查研究优良传统的学习教育,尤其要结合实际开展多层次、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可利用新华社丰富的调研成果资源,多利用经典案例和现实案例学习,多利用身边的优秀调研记者现身说法。
二是探索并丰富融媒体背景下的调查研究新路径和新方式。在媒体加速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调查研究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坚持基本内核和精神实质不变的基础上,可以在方式方法上更多地创新,如可利用新技术手段作为调研的辅助,开展网上调查问卷、舆情信息分析等方式扩展调研信息渠道,此外,在调研作品传播上,也可以更多地使用新媒体手段,使过去相对单一的调研作品增强可视化传播和互动性效果,使调研变得更好看。
三是整合资源增强调查研究成果的聚合力和影响力。从新华社履行智库职责的要求来看,新华社具有强大的智库优势,是国家高端智库方阵中唯一的媒体型智库。目前,新华社正在着力整合资源,构建智库体系。新华社具有智库报道优势的部门和项目非常多,这些部门和项目都具有强大的调查研究能力,对外整合其他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媒体的优势也非常突出。这项工作意义深远,但打破部门分割、资源分散的障碍还有很多难点需要不断突破,需要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从全社层面继续深度整合各类资源。
四是创新机制为调查研究创造浓厚氛围。在调查研究的组织上,可以进一步探索与各地实际相结合,有利于调研成果形成及队伍培养的方式。如依托各地优势报道资源,建立课题组研究机制,对一些课题开展长效研究和长期跟踪。此外,在调研的激励机制上也可以不断改革创新,从考核激励、成果奖励、导师制等方式上加大机制探索,鼓励一部分记者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长期深耕某一领域,或到基层开展蹲点式调研,从而创造更有利于记者向专家型记者方向成长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