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本功”对主持人有声语言功力提升的基础性作用

2021-11-13 03:57:35王凌珑
声屏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功力播音员基本功

□ 王凌珑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双重属性为“新闻性”和“有声语言艺术性”,从有声语言艺术的角度来说,如果想拥有良好的语言功力来胜任这个工作,那么基本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本功的学习也是绝大部分从业者和学习者都很重视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基本功,基本功的概念是什么。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来说,基本功的训练内涵和原则是什么,基本功的训练目的是什么,基本功对有声语言功力的重要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文拟围绕基本功学习的各个方面,探讨其对有声语言功力的基础性作用。

什么是基本功

基本功是从事某种工作的人所必需掌握的,能够保障达到这种工作最低要求的基本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基本功不仅指某种技术和实操方法,更包含基础知识和能力。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来说,如语音学知识、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语法知识、听的能力、理解能力和基本表达能力,就是基本功。

从语音学知识的角度来说,在中国大陆,广播电视媒体以汉语普通话作为主要语言传播种类。“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因此,对于普通话的学习要基于此项规定,在声母、韵母、调值、语流音变的学习中,要掌握这些语音学的基本知识点。语法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我们对有稿播音中稿件的把握,稿件的层次、语句关系、逻辑结构是要靠语法知识的学习才能把握的,所以语音和语法知识的学习是基本功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从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的角度来说,我们要了解发音器官和发音原理。如在口腔控制学习中,要了解唇、齿、舌、牙、腭的构造,以及对于吐字的重要作用。在气息练习中,要知道主要呼吸器官中的气管、肺、膈肌和胸廓等。这些概念如果含混不清,就会引起学习上的误解。如长期以来“气沉丹田”这个词被大量运用在我们的专业学习中,很多人仅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误以为呼出的气流是从丹田处生发出来。其实这是在近代,西方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还未传入中国,我国戏曲界从道家所阐释的一些观点中引入过来的。有了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就会明白气息只能吸到肺里,是无法到达所谓脐下三指的丹田处的。因此,对于一些玄化概念的认识要靠科学知识来破解。

从听音辨析的角度来说,播音员主持人要具备基本准确的听音辨析和模仿能力。播音主持是口耳之学,对于“耳力”的训练非常重要。许多问题首先是由于我们的耳朵听不出差别,无法自我调检。听不出自身与标准正确播读的差别,就无法找到训练的突破口,“十聋九哑”也说明了听觉的灵敏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从基本能力的角度来说,播音员主持人要具备“三力”,分别是理解力、感受力和表达力,这三者是息息相关的。有声语言表达遵从着“理解—感受—表达”的逻辑顺序,其中理解力是基础,是能否表达清楚的出发点。感受能力是桥梁,连接着理解与表达。而表达是形之于声的具体表现。

基本功训练的意义和目的

在信息传播活动中,只有当受众接受到了信息,信息的传播价值和意义才算最终完成。联邦德国学者姚斯的接受美学观点提出:“作品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要在读者阅读中实现,而实现过程即是作品获得生命力和最后完成的过程。”因此,播音主持创作主体要心中有受众,时刻想到自己传播的内容对于受众来说到底可以接受到何种程度,而受众对于信息接受的程度又与播音主持创作主体的语言功力息息相关,基本功训练的意义和目的是使双方都能够获得“自由”。

为了传者自由的表达。打好基本功是为了传者能够自由的表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有其自身特点,它要求我们具有灵活的口齿和运用自如的气息,简言之,“口腔的控制”和“气息的支撑”是必须掌握的本领。如果基本功掌握不好,在播音主持的实际工作中,还总是要想着改问题和改缺点,此时,由于基本功的问题还未完全解决,播音主持创作主体就无法自由的表达,进而又会影响传播效率和质量。而达到了基本功使用自由的状态,创作主体不用考虑基本功问题而可以专注于创作本身。因此,好的基本功是“被遗忘”的,是想不起来的,练好基本功就是为了忘记它。

为了受众自由的接受。播音与主持工作有着桥梁纽带的作用,是广播电视媒体工作的重要环节。播音员与主持人是信息的传播者,其语言功力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传播质量和传播效率。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的当下,受众对媒体、平台的选择日趋多元,不再是传统媒体渠道为王的时代,如何抓住受众,赢得受众,是广大传统媒体从业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播音员与主持人作为传播者心中一定要有受众意识,简言之就是传者要有受者心态、播者要有编者思维,要时刻考虑到自己所传达的信息,受众是否可以自由的接受,不能因自身基本功不扎实的原因导致受众对信息接受的障碍。

有声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原则

有声语言基本功有一套自己的训练原则,掌握好训练方法和原则对于我们提升语言功力大有裨益。对于各行各业来说,基本功的学习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可能是训练中百思不得其解之后的突然顿悟,也可能是久久为功之后的飞速进步。但关键还是要掌握好正确的训练原则,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总量,少量多次。播音主持的教学特点是“大课辨析理论,小课动口实操”。然而课堂上的训练时间总是有限,需要在课余时间做大量练习。基本功的练习应保持总量,少量多次。比如练声是基本功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果按“天”为单位,那么一天的练声时间最少也应有一个小时,但不建议一个早上就练满一个小时,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平均一个时间段20分钟左右,在早晨可以做气息练习,中午或晚上可以上量练习,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声音状态选择合适的时间练习合适的内容。

口耳并用,辨析为先。播音主持是口耳之学。播音员、主持人作为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主体必须善于捕捉听觉符号及其象征,并能通过再创作把情感动态地展现出来。在实际训练中,重视练口忽视练耳的现象比较普遍,切不可忽视耳朵对于提升语言功力的重要作用。播音主持表达规律其中有一条是“自我调检率”。这说明了耳朵是人们的反馈系统。在创作中,要及时用“耳监”,当觉得有问题时,要尽快调整自身的表达状态,使自己始终朝着正确的创作道路上前行。

因人而异,分门别类。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作为播音主持创作客体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在播音主持专业的学习中表现为,个体所处的方言区不同,性别不同,生理构造不同,声音音色不同,性格不同等,那么每个人面对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所要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不同。比如自身有语音问题,可先判断自己所处的方言区,然后查找书籍或是请教老师,寻找方言区带有的普遍性问题,如东北方言调值下坠问题、河南方言调值偏误问题等。又比如音色问题,好的声音会有一个普遍认同的标准,如声音圆润、饱满、集中。以前也有“大嗓”和“小嗓”之分,但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种类的日益丰富,新媒体节目发展迅猛,加之人们对于审美的变化,对于不同音色需求的节目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基本功的训练中,既要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针对性方法,同时也不必钻牛角尖,关键在于找准自身优势,并善于利用它。

大量重复,养成习惯。重复是有力量的,各行各业基本功的训练都是靠不断重复练习,从而强化和固化习惯的过程。对于语音上的问题来说,某一个字音能从错误的发成正确的之后,仍需要大量的重复练习,否则很容易退化到原先错误的发音问题上。对于气息上的问题来说,每天坚持练声,可以使我们掌握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从而在进行创作时可以灵活的使用气息。

结语

在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播音员与主持人作为信息传播的关键一环,在媒介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依然非常重要。在这种大背景下,对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语言功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兴媒介的兴起,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能使用广播电视语言进行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也要学会使用互联网语言进行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具体来谈,播音员主持人应该通过不断锤炼语言功力,达到适应各种类型节目的需要,不能只会一种腔调、只能做一种类型的节目。”

注释:

①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②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③龚超.节目主持人语言功力提升路径研究——听觉模块设置[J].艺术教育,2014,(08):197.

④隋鹏.浅谈播音主持语言功力的提升[J].中国广播,2019,(07):81-83.

猜你喜欢
功力播音员基本功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快乐语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04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人大建设(2020年1期)2020-07-27 02:47:12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在践行“四力”中锤炼编辑的功力
传媒评论(2019年10期)2019-06-05 09:25:58
原来,大自然才是PS高手
细微之处见功力 CEDIA 2017 北美地区获奖案例掠影
浅谈新闻主播也要具备的采访功力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4
理由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新闻传播(2015年10期)2015-07-18 11: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