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环境下网络表情包的特征与反思

2021-11-13 03:57:35张严
声屏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使用者社交群体

□ 张严

在过去的社会中,人们依靠的是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但是单纯的语言文字缺乏视觉元素符号,并没有视觉形象所能表现的那么具体。所以当今许多人的认知从语言文字的抽象变成图像符号的具象。

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一些图像符号变成网络表情包表现出来,通过社会热点的交替而推陈出新,凭借制作便捷深入人们生活。网络表情包通常以简单、幽默的图片搭配文字传递着复杂的信息和内涵,受众更易接受和理解,它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社教需求。近几年,网络表情包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新兴的话语方式,借助网络社交平台渐渐融入大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当中,丰富了人际交流的方式,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网络表情包的传播特征

娱乐性。尼尔·波兹曼在他所写的《娱乐至死》中说道:“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文化所表现的是一切都可以被娱乐,从中诞生的网络表情包自然也带有娱乐的属性。从“葛优瘫”到“杨超越的祈福锦鲤”再到“张东升的一起爬山吗?”网络表情包与热点的紧密关系展现的十分明显。在热点的话题期内,表情包会以“夸张”“恶搞”“讽刺”“卖萌”等各种样态流行于网络,流行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当之前的某个社会热点事件的热度开始消退,与其相关的表情包又会被之后的社会热点相关表情包取代。网络表情包所深藏的娱乐性,依靠社会热点,制造新奇点、议论点,以调侃的方式引领网络社交的潮流,来引发网民的“狂欢”。

群体性。网络表情包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使用者会针对不同的群体的差异进行不同的选择。不同群体在网络表情包的使用上,也存在着差异。比如,同学好友群中正在进行各种流行、恶搞的表情包,而在家族群中,特别是长辈,则相互发送着“祝福家人”“开心每天”的相互祝福表情包。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网络表情包使用群体,如“网红giao哥”使用群体、“假笑男孩”使用群体以及各种各样明星偶像表情包使用群体等。网络表情包在从某种角度来看,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属性,比如爱好、性格、语言习惯、审美风格等,并且同一使用群体的认知和表达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有着这个群体熟悉的交流习惯和思想观念。网络表情包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是否有共同语言的反映,也是文化认同的体现,使用者可以借助网络表情包,找到自我的群体归属。

多义性。网络表情包作为表达情绪、传递思想的符号,会使用多种修辞方式,如夸张、隐喻、反讽等。甚至有的网络表情包,因为没有对图片配上文字,仅凭借图片表达会让交流双方产生不同的理解。或者使用者因为个人生活阅历、年龄层次、文化背景、审美素养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同,相同的网络表情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理解。比如,“小黄脸”的“微笑”表情,在长辈的使用中大多是用来表示“和蔼的微笑”“礼貌的微笑”,但是年轻的群体更多的则是表达“无可奈何的微笑”“无话可说的微笑”。诸如此类,在不同人群使用网络表情包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这样的不同理解还有很多。

网络表情包的负面影响

交流辅助变成交流阻碍。网络表情包作为互联网时代新颖的交流工具,让现实交际中不善言辞的人能够减轻焦虑的情绪,也让文化程度和思想观念不同的人在交流上不会产生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在互联网社会浅显而快速的交流过程中,表情包更是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让缺乏温度的文字有了温度,用“弦外之音”缓解了“无话可说”的尴尬。

但是,在表情包大量出现的网络社交中,其实还隐藏着人际交流的不合理现象。固定的表情包交流将过去纯辅助交流功能渐渐弱化,形成了一种“为了发表情包而发表情包”的现象。我们可以仔细思考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自己想说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只能发一个表情包,对方抱有同样的心态也回复一个表情包,结果没有获取到有效信息无法正常的进行回复,但是又因为害怕尴尬和为了礼貌于是继续发表情包试图缓解尴尬,就这样周而复始,交谈双方来回互发表情包……这难道不是一种比不交流更令人无奈的场景吗?不舒适的交流情况因而又影响到了下一次的交流,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当然,网络表情包的辅助交流作用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随着后现代文化的侵入,交流辅助的功能正在慢慢减少,网络表情包也逐渐走向交流阻碍的一边。

群体性所导致的不理性表达。法国作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名著《乌合之众》中说到:“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伴随着社会热点诞生的网络表情包具有群体性的特征,不管使用者的学历、背景、审美、智商、性格是否相同,一旦成为群体,他们的思想、行为就有了同一性。在互联网社会中的“人”通过重塑个人的自我身份认同,得到群体的归属感。在网络表情包使用群体背后所隐藏的是使用者在理性表达上的缺失,这样的表达不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相反,还会加剧当下的一些社会矛盾,产生更加消极的影响。

低俗、暴力和谣言的传播。在资本的支撑下,网络表情包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比如熊本熊表情包带给熊本县不菲的收入。但是在资本的诱惑下,网络表情包所产生的狂欢也使得表情包带来了低俗、暴力等负面影响的出现。比如,纪录片《二十二》中的“慰安妇”受害者,被一些网民截图并配上“不知所措”“无语凝噎”等文字,不仅低俗甚至越过了道德的底线。大众在网络环境中凭借表情包拥有了自由的话语空间,也得到了商业价值,但低俗、暴力和谣言等负面信息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网络表情包的规范路径

任何事物都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只要过“度”就会发生质变。作为网络时代的新产物,网络表情包也必须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者可以将网络表情包中的讽刺、夸张理解为风趣幽默,但是一旦过“度”,各种各样的表情包就会表现出他消极的一面,解构的不仅是正确的文化价值,更多的是对文化底线、道德底线甚至法律底线的挑战。因此,对网络表情包的管理和规范也就十分重要。

提升用户媒介素养。当下,网络表情包的使用者已经相当广泛,年龄层次多样,身份背景复杂,所以对于网络表情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首先需要使用者自身具备良好的辨别力和自制力。互联网时代UGC生产模式是必然趋势,网民的参与度不断提高,话语权越来越多。但是权力和义务是相对的,用户在获得更多话语权的同时,也要自觉担负起维护互联网文明的义务。用户在创造和使用表情包时,要坚持适度原则,主动维护互联网的文明清净的环境。

强化平台“把关人”功能。移动社交平台作为人们参与互联网的重要平台,已经进入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网络表情包在这些平台进行推陈出新。因此作为表情包传播的中介,网络社交平台要主动担当监管的责任,在传播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管控。由于网络社交存在隐私性,用户在表达某些思想和内容的时候,会使用一些不符合规范的内容进行传播。因此网络社交平台应该加大管控,增强网络社交平台筛选能力和运行能力,对不文明的表情包或内容进行屏蔽和阻拦。

健全法律法规,政府加强监管。互联网的虚拟和匿名交互,让许多网民觉得网络空间是法外之地,从而形成了网络中的不文明现象。网络的发展给了网络表情包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如果缺乏监管便会偏离轨道,产生负面影响。因为缺少较为明确的网络社交行为规范条例,使得很多不良信息在网络空间中传播,因此政府需建立一套网络表情包的使用管理制度。此外,还需要以法律为武器,制定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倡导在文明网络社交的同时对低俗、恶俗的社交行为进行依法处置。

结语

在多元化的网络时代,网络表情包的出现作为一种人际传播的方式,打破了人们在网络中用文字进行交流的渠道,用其直观形象的特点,成为了一种既能表情达意又能增加趣味的传播载体。

然而,网络表情包所反应的社会现象、包含的价值观念也值得我们加以注意和思考。人们在使用网络表情包的时候绝对不能盲从或过分依赖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效果,也不能单一地去抑制网络表情包的发展,应该在合理的规范和管理下进行科学的使用。每个使用者、传播者都应主动承担起责任,文明使用表情包,建设文明和谐的网络社交环境。

猜你喜欢
使用者社交群体
社交之城
英语世界(2023年6期)2023-06-30 06:28:28
“法定许可”情况下使用者是否需要付费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10:25:08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社交距离
第一财经(2020年4期)2020-04-14 04:38:56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8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好日子(2018年5期)2018-05-30 16:24:04
抓拍神器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中国火炬(2012年8期)2012-07-25 09: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