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辰
(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近年来,我国年鉴事业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 年)》《全国年鉴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的基础上快速、稳步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地方志“两全目标”任务的完成,“年鉴全覆盖”的实现,年鉴事业已经进一步转型升级,开始完成从“有没有”的数量规模化到“好不好”的质量的法治化、高质化的转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近年来组织开展的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活动、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全国年鉴主编培训班等一系列工作引领年鉴编纂不断迈上新台阶,在一定程度上使年鉴编纂质量得到了提高,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年鉴编纂还存在着质量上的诸多问题。积极探索提升年鉴编纂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持续巩固“年鉴全覆盖”成果,全面推动年鉴事业转型升级,加快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其语境更为庄严,观点更为鲜明,态度更为坚决。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年鉴是为国存史的重要来源、是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载体、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鉴事业在建成文化强国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新使命和新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及“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进一步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年鉴事业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到全面提升年鉴编纂质量是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年鉴内容真实全面、资料翔实,从本地区独有的事物、独具的特色、独特的地情出发,记录本地区准确的年度资料,为有关部门制定施政方针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其他文献资料不具备的资政功能,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受众面,同时,还能够为第三轮修志工作奠定坚实的资料基础。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年鉴编纂要及时、突出地记录本地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的新成绩、新经验、新问题,以此激发每一位中国人的政治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因此,在年鉴编纂过程中更好地突出时代性、史实性、实用性,坚决把好年鉴编纂过程中的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保密关、文字关、出版关,编纂出经得起时代检验的、高质量的年鉴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鉴”是古代用铜制成的镜子,引申到今天,有“警戒、引以为教训、对照查看”的含义。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年鉴的内容和功用来看,它可以作为指导未来工作的一面镜子,作为以古鉴今的权威工具。因此,年鉴工作者在编纂过程中更要始终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更好地在记述中突出和加强“鉴”的功能,着重注意发现和把握历史规律。在对照过去、查摆现在、展望未来时,能否充分发挥年鉴“镜子”的作用,能否准确无误地真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能否如实记录发展中的失误、记载客观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提升年鉴编纂质量,体现其历史意义的关键所在。
保证年鉴编纂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合力,以省级年鉴为例,稿件大部分来源于各省(中)直机关和各市(地)承编单位,各承编单位报送的基础性资料是年鉴能够具有较高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决定了整部年鉴的质量。但纵观目前的基础性资料,其总体质量不高,突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政治关、保密关等方面处理不当。例如,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活动记述不当,对港澳台事务、外事活动、外贸、军事涉密、民族宗教等敏感性内容处理不当的情况还有较多的存在。二是框架结构不够合理。各承编单位报送的基础性资料有的框架设计过于简单,分目下不设条目,还有的分目、条目领属关系不当;有的上下层次不清,条目设置不够全面,所列条目往往无法涵盖所述主要内容,还有的概况与其他条目内容相互交叉重复。三是行业特色不明显,亮点不突出。个别承编单位只提供年度工作总结,内容空泛,没有对行业信息资料进行合理的筛选和归纳,“官书”色彩过于浓厚,工作总结化问题比较突出,人事、党建、行政工作占据大量篇幅,概况没有实际内容,大多用虚话套话代替,有效信息含量不高。四是动态性条目偏少,创新意识不强。年度社会热点和地方特色不够突出,挖掘本地区地方优势和对于民生举措、新兴产业、生态环保、社会新风及一些新生事物的内容记述反映不够。五是图片、表格使用不够严谨、规范。重文字叙述轻图片、图表使用的现象广泛存在。提供的图片中各类会议、领导调研、党建活动等图片居多,能够反映本行业、本地区成绩和特点的图片偏少。图片说明、表格表头不符合标准,随文图片与文稿内容不相符,不按规定标注审图号的情况比较多见。
从目前各承编单位年鉴供稿人员总体情况来看,受各种因素影响,供稿人员流动较大,变动较为频繁,特别是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推进和深入,从2018 年起,有的单位合并、撤销、拆分,隶属关系发生变化、各承编单位职能调整等情况,对供稿人员队伍的持续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相对稳定的市(地)级地方志部门供稿人员,也面临着年鉴专职从业人员偏少,并可能随时面临着被调整岗位和抽调参与其他工作的情况,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年鉴“第一手”资料质量不高。“新人”们对年鉴编纂工作不熟悉、不了解,特别是没有经过年鉴业务培训,不熟悉年鉴体例和编写规范,甚至对年鉴基本行文和语言都不能进行很好的把握,大量存在总结报告式、新闻报道式、宣传口号式内容,加上与责任编辑缺乏互动,没有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导致稿件在提供时效和质量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由于各承编单位供稿人员调整频繁,每年度参与专业化培训的年鉴编纂人员,常常是刚刚接受了培训,熟悉了年鉴编纂业务,就被调任工作岗位,新上任的编纂人员还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这种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年鉴编纂质量。
随着年鉴事业的不断繁荣发展,一大批精品佳鉴的问世,年鉴理论研究已不能完全满足于编纂实践的要求,对编纂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深入理论探索不够,加之年鉴学科还尚未形成成熟的学科体系,没有与年鉴编纂实践起到互相提高的作用,年鉴理论研究现已滞后于年鉴编纂实践。从我国目前年鉴理论研究总体情况上看,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创新能力不强、理论支撑不够、指导力度不足、研究层次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年鉴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蓬勃发展的年鉴事业相比,年鉴理论研究目前并没有建立起激励年鉴理论研究的长效机制,各级年鉴理论研究平台打造不够,没有对优秀的年鉴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及时的推荐、论证、转化、立项、应用,年鉴工作者对年鉴理论研究的热情不高。
王伟光同志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讲到:“人才队伍素质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辈出、人才济济,事业发展就能上台阶、上层次。”年鉴编纂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水平精、理论能力强的年鉴人才队伍仍然面临严重缺失的现状。以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为例,年鉴部门一般只有3—5 人,少的只有1—2 人,少数省份至今未设年鉴部门而由其他部门临时负责年鉴工作,每年既要编省级年鉴,还要指导全省编纂综合年鉴、专业年鉴、工作分身乏术、顾不过来。加之新一轮机构改革、各类考试及遴选、干部交流等情况的产生,人才流失、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年鉴编纂质量的提升。随着新时代对年鉴编纂工作提出的更多新要求,目前的常规业务培训也已无法满足对于年鉴工作者“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各种人才引进和重点使用的环节上,如何更好地调动起愿意从事年鉴工作的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年鉴编纂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突出记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激发中国人民的政治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体现年鉴编纂的时代性和思想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巩固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建设和建成文化强国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质量是精神和物质产品赖以生存的基础,追求高质量是年鉴编纂永恒的主题。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年鉴质量、打造精品年鉴,是今后一个时期年鉴事业重要而紧迫的核心任务,也是充分发挥年鉴“资政、存史、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持续深入实施中国年鉴精品工程,成功打造了一批中国精品年鉴,对全国年鉴编纂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引领推动年鉴事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年鉴工作者在这样的机遇和环境下,更要怀着对年鉴事业的敬畏之心,提升政治站位和主观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提升年鉴编纂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在严格执行《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吸收省内外先进编纂经验,努力打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鉴。
深化理论研究是提升年鉴编纂质量的关键所在,年鉴理论研究的深度、广度和高度直接决定着年鉴编纂质量的好坏。新时代年鉴理论研究要广泛吸纳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不断丰富和充实年鉴理论研究内涵,推动年鉴理论研究水平达到符合时代发展的新高度,加快形成年鉴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结合当下年鉴理论研究现状,年鉴工作者要积极参与各类年鉴编纂研讨活动,有重点地对当下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展开研究,使理论研究与业务实践紧密结合,与本地区社会发展研究紧密结合。努力营造理论研究氛围,寻找新的年鉴理论增长点,不断推进年鉴理论创新,构建起系统的、科学的、长效的年鉴学学科体系,产生能够指导现实实践的理论成果,为年鉴编纂人员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以指导年鉴编纂创新性高质量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年鉴编纂质量重要前提和关键基础,也是提升年鉴编纂质量的根本保障,要针对年鉴事业发展现状,不断探索适合年鉴事业发展的人才政策和机制,建立起老中青的合理人才梯队结构,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制定培训计划,努力培养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复合型年鉴人才队伍和一批年鉴理论研究专家。要站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成文化强国的高度注重提升年鉴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年鉴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可以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学术论坛、理论研讨会议、工作经验交流等方式切实提高年鉴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针对各承编单位年鉴供稿人现状,要有重点地加强新任供稿人的专门培训,注重加强面对面的业务指导,建立长效的沟通联络渠道,有条件的省份可以设立联络员、信息员机制。对在编纂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撰稿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提升,从而保证各承编单位年鉴撰稿人的相对稳定和稿件质量的相对提升。
地方志是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在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力量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年鉴作为地方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已经进入了高度繁荣发展的阶段,承担着记录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神圣职责,肩负着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建成文化强国的崇高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为包括年鉴事业在内的全国地方志事业的快速、健康、科学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年鉴工作者恰逢其时、重任在肩。面对现阶段的年鉴编纂质量提升问题,作为年鉴工作者,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度重视修史修志”重要指示精神,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的角度,充分认识到提高年鉴编纂质量的重要意义。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历史方位,以坚持质量第一为原则,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把提升年鉴编纂质量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义不容辞地打造出更多能够展现文化自信、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品力作,推动年鉴事业在“十四五”时期的第二次转型升级,真正地使年鉴成为传承文明、记录历史的翔实可靠的年度地情文献,更好地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使命,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建成文化强国,贡献年鉴人应有的智慧和力量,用我们自己的方式真正地做到“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
注释:
① 王伟光.发扬成绩 谋划长远 奋力书写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篇章——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R].2014.
②④刘永强.牢记初心使命 勇于担当作为 全面推动年鉴事业转型升级——2018—2019 年全国年鉴事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R].2020.
③ 谢伏瞻.在《香港志》首册出版发布仪式上的致辞[Z].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