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戏曲身段功法教学创新应用策略

2021-11-13 00:26:09林隽永
戏剧之家 2021年31期
关键词:身段功法戏曲

林隽永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 福州 350108)

戏曲教学是复杂的过程,与其他教学内容相比,戏曲身段功法的教学难度较大,对师生的要求也更高。戏曲身段教学是戏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具有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了提升戏曲身段课程教学效果,教师不仅需要做好理论讲解和自身示范,还需要探究更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使传统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构建互联网+的戏曲身段教学方式,使戏曲身段教学与时俱进,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戏曲身段课程内容和技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戏曲身段功法的艺术价值分析

戏曲身段具有非常大的艺术价值,随着戏曲的发展以及历史的沉淀,戏曲身段的价值也充分体现出来。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积累,戏曲身段的行为和动作不断丰富,创造灵感和元素日渐增加,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戏曲艺术形成了固定的体系和形式。在戏曲表演中,从人物的亮相到表演中各个细节的呈现都具有真实的表演形态基础,通过艺术的修饰和夸张化的手法,形成了良好的舞台演绎效果。戏曲身段的艺术价值体现在生活化动作和情节等方面,并在艺术装饰后形成一种具有美感和律动感的表演效果。身段动作中包括很多的活动,可以利用这些活动动作展现艺术形象,使戏曲的观赏性更强。

戏曲身段虽然具有一定的模式,但并不是一种程式化的固化表演模式,而是经过戏曲艺术家们不断摸索和完善后形成的一种具有艺术性的表演类型。舞台上戏曲表演身段动作有不同的类型,结合角色归类形成了鲜明的特点。比如,刀马旦的表演融入了武术的技术动作。同时,演员们还可以通过道具体现出更飒爽的身段。但是,刀马旦与架子花脸在武术表演中存在一定的差别,刀马旦的动作更加柔美,架子花脸的身段表现则刚性十足。而且,在戏曲身段表演中,不同角色人物的走路方式也不同。一般年轻的女子在走路身段的表演中体态轻盈,袅袅如弱柳扶风;壮年男子的走路身段则孔武有力,步伐沉稳,步步生风;丑角走路的方式喜感十足,以跳跃的身段动作为主;秀才的步伐则相对来说比较儒雅,相对女性来说刚性更强,相对壮年男子来说又偏柔弱一些。此外,戏曲表演艺术中,身段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有实物的身段细节方面,在一些虚无的表演中,演员需要通过无实物表演的方式体现出情景。比如,打开房门、下楼、寻找等动作都需要在空旷、平坦的舞台上利用身段动作展现出来。观众可以通过演员的动作身段了解故事细节,这也是戏曲身段动作表演的重要价值。

二、戏曲身段功法表演的要求

(一)强调身段功法贴近生活

戏曲身段功法表演中的身段动作都取材于生活,因此,在戏曲身段的创作中都需要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将生活中的动作作为创作的模板,并结合具体的角色对戏曲身段进行创作。但是,以生活为基础并不意味着完全照搬生活中的动作,舞台表演中必须要具有艺术创作性。在戏曲身段功法的表演中,需要对生活中的动作进行筛选,提炼一些最经典的动作,再对这些动作进行美化和夸张,形成一种艺术性的表演形式。相对其他表演来说,戏曲艺术的身段动作表演需要更细致化、夸张化,而且同一种动作场景可以有不同的表演方式。比如,表演戏曲中的划船动作时,如果划船的环境是平静的水面,那么划船的动作需要保持匀速,如果划船场景是在有风浪的水面上,演员的动作需要略向前倾,然后做后摇的划船动作,体现出风浪的起伏感。如果在风浪巨大的湖面上,划船的动作必须要更急促,并做出前后摇摆的大动作,体现出抵抗风浪的摇摇欲坠感。总之,戏曲舞台的身段表演需要结合具体的表演情景和环境,并根据戏曲角色合理地提取生活动作。

(二)注重身段功法的优美性

戏曲身段功法需要结合人物的造型,这也是戏曲表演中区分人物的重要方式。戏曲表演中站姿身段包括正与斜两种形式,走路则有俯与仰两种方式,从动作的幅度来看,又分为曲直不同的形式。在人物表演中,不同身段表达出来的人物性格也不同。比如,正步的身段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大度、心胸开阔的形象;小碎步的身段步态体现出来的往往是小人物,既可以表现出亲切自然的状态,也可以表达猥琐自私的性格特点;此外,老年人的动作身段一般以驼背弯腰的行为为主。如果在身段表演中大部分都采取仰的姿态,则表达人物形象潇洒、直率。不同的身段动作表现的性质不同,通过戏曲艺术的提炼和美化后,演员利用夸张的表演方式体现出舞台表演所需要的美感。在戏曲身段表演中,演员所有的动作都需要结合角色的特点,并在表演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体验和理解对动作、身段进行创新。但是,这种创新方式仍需要保留原有动作的精髓,同时要遵循美的原则,并在细微的动作上进行完善,演员不能随意加入自身的小动作,或者对其他戏曲的动作生搬硬套。戏曲身段体现的是人物的性格以及情景,动作需要具有象征性,同时,作为一种舞台艺术表演形式,身段表演形态还需要保持优美、自然的特点,要去除一些观赏性不强的动作,保证身段表演的优美性。

(三)注重身段动作表演的自然性

戏曲艺术表演中所有的情节都需要通过人的表演来体现,而且,戏曲身段的创作需要结合戏曲的具体情节。在身段表演的创作中,为了促进情节的发展,演员在表演中要通过节奏感的快慢等进行表达。而且,韵白、唱腔以及曲牌等也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出现转变。比如,在《卷席筒》中,苍娃这一角色在念白时存在大量口语化和生活化的内容,在人物表达中,通过生活化的动作和念白表演,并利用一些美化技巧,有利于产生更好的舞台效果。在戏曲人物塑造中,演员需要深入分析和了解人物形象以及情感等,并通过身段的方式表达出来。

(四)注重作品表达的深刻性

在戏曲表演过程中,演员需要充分利用身段表演的方式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在表演金鸡独立的过程中,演员可以通过身段表演的方式对动物的形态进行展示。演员模仿动作的精髓并在表演中进行柔化和美化处理,可以使动作更加生动、形象。同时,在人物个性表达的过程中,演员还需要利用身段、动作等对人物的思想进行表达。比如,在《扈三娘》中,演员通过利索的动作、快速的脚步和柔软的腰身可以真实表现扈三娘妩媚的特点。

三、互联网+技术在戏曲身段功法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形成基本框架,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逐渐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在这个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生获取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受国外价值观、文化等影响,部分学生的道德观念、思想以及价值追求等偏离社会主流,这不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互联网+技术促进了京剧等戏曲艺术文化的传播,使更多学生了解戏曲文化。随着对戏曲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学生会意识到我国文化的魅力。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适当创新戏曲形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现代大学生普遍对生活感到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而且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比较弱。面对毕业后的就业和生活压力,一些学生的困惑感进一步加深。通过开展戏曲艺术教育,可以将戏曲教学工作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实现对学生心理压力的舒缓以及灵魂的净化。戏曲专业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更大,戏曲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为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部分学生毕业后不知何去何从,甚至很多学生选择改行。这种情况的产生不仅是因为戏曲行业的就业机会少,还与学生自身的基本功不扎实、表演能力弱等有关。学生专业能力弱,主要原因在于戏曲教学方式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改善了戏曲的传统教学形式,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常规课堂学习戏曲身段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等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对于身段教学来说,课堂上教师的示范时间有限,学生难以掌握精髓。部分教师的身段功底有限,难以提供准确的示范。应用互联网+技术,有利于学生掌握戏曲身段内容。他们可以通过反复观看的方式掌握动作要领,而且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戏曲大家的表演视频,并反复学习和模仿,保证表演的规范性。身段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互联网对戏曲发展趋势的分析,也为学生未来发展树立信心,消除学生的焦虑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丰富戏曲身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戏曲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并促进戏曲艺术实现更好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戏曲身段学习内容的拓展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通过网络搜索专项知识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戏曲教学网络平台,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和他们学习中的不足等进行专项指导。此外,还可以通过自制视频的方式对身段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学生将自身表演与专业大家的表演进行对比,查找差距,并进行针对性改善。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欣赏能力。

(四)学生对戏曲身段教学不重视,互联网+技术落实不彻底

从我国戏曲艺术教学的现状来看,其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目前,我国开设戏曲艺术专业的学校比较少,而且戏曲艺术教学在教学体系设计中对身段以及身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对戏曲身段了解不全面,认为戏曲表演最重要的是唱腔,身段仅是辅助。这影响了身段教学工作的开展。虽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京剧身段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但在身段教学中却难以落实。

(五)戏曲身段教师资源有限,互联网+技术效果有限

在高校戏曲艺术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唱腔方面,身段方面的教育工作比较落后。因此,身段教师资源建设也相对不足,无法保证身段教学的质量。互联网+模式的应用虽然能够缓解师资不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途径的指导,但对于学生来说,仅依靠网络资源,缺乏面对面的教学指导,仍然无法解决身段学习的困境。而师资力量不足也会影响互联网+技术作用的发挥。

四、互联网+戏曲身段功法高校教学策略

(一)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开展互联网+教学

互联网+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融入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使教学的趣味性更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课堂上单纯通过语言讲解,学生无法理解戏曲身段功法,教师还需要进行具体的动作示范,让学生学习模范,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示范动作都由教师完成,且教师示范时难以对学生进行全面观察,无法及时纠正部分学生的动作。同时,在动作示范中,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同,掌握速度快的学生一个动作很快就可以达到标准,掌握速度慢的学生可能一节课都难以完成一个身段动作,这导致教师很难安排接下来的教学计划。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改善,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首先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比较经典的戏曲表演剧目,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自身示范一遍动作,使学生对身段动作的大体形态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利用播放器的暂停功能和慢放功能等对表演动作进行分解,强调身段表演的细节。比如,在讲解年轻女子走路时,学生大致了解表演中需要步伐小,身段轻盈,但是如何展现出这种姿态还需要进行细化。否则,很多学生虽然看得懂,但是在实际演练中完全不是一回事。很多学生在观看教师旦角身段时认为只要连续迈小步即可。但通过细节分析,学生会发现,脚部勾起,后跟着地,脚掌呈弧形滚进等细节都是刚才没有注意到的内容。如果仅注重大体动作,忽视这些小细节,必然无法达到良好的身段表演效果。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将脚步的运动情况放大,形成特写,使学生观察得更清晰。这对身段功法的练习具有重要作用。

(二)夯实基本功,利用互联网+开展示范教学

戏曲身段教学必须要夯实基本功,才能让学生在表演中灵活应用。身段基本功教学需要以示范教学方式为主,通过模仿使学生的动作逐渐规范。但是,在示范教学中,反复练习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为了有效消除教学弊端,教师需要对示范教学进行完善,消除学生对示范教学的抵触心理。相对传统示范模式来说,互联网+教学可以提升身段示范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比如,在眼神的讲解中,很多学生难以领悟到精髓,在表演中往往将生活中喜怒哀乐的表情带入戏曲表演中。如戏曲表演中“喜”的表达,需要双目微睁,眉需要随着眼睛动,眉梢高挑,口微张。但是部分学生在表演中往往嘴巴张大,双眼因兴奋而瞪大或者眯在一起。这些表演都存在误区,在枯燥的氛围下,学生难以完成反复练习。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录制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表情录制成视频然后传到班级学习群进行评比。学生在上传视频前会反复练习,而且通过视频观察自己的错误,并不断进行完善。学生并不会觉得这样的反复练习很枯燥。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反馈,使学生明确自身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应该如何改善。但是传统教学评价形式化严重,学生往往无法确定自身的改善位置以及后期改善是否合格。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完善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上传身段练习的标准模板,学生结合模板进行练习,以此为基础进行评价,使学生的教学评价具有明确的目标。然后,教师将学生的身段表演视频与标准视频进行对比,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了解需要改进的位置以及如何改进,并再一次通过对比的方式确定改进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戏曲身段功法是戏曲表演中情感释放的基础内容,但是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其仍然存在不完善之处。教师需要结合互联网+技术,对戏曲身段功法教学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戏曲身段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身段功法戏曲
论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法
少林与太极(2023年7期)2023-08-25 05:28:30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七星归位”劲意真诀
少林与太极(2023年4期)2023-07-14 07:47:48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日月增辉行功真诀
少林与太极(2023年5期)2023-07-14 03:02:02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祝您健康(2019年2期)2019-02-18 02:05:08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审音鉴古录》身段谱管窥
戏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9 08:47:00
从昆曲身段谱说到明清时期《牡丹亭·游园惊梦》演出
戏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9 08:46:56
放下身段,才有快乐
益寿宝典(2018年10期)2018-01-27 00:44:58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