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佳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出版业的格局,得益于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的优势,桂林一度成为国内的出版重镇。这一时期的桂林,不仅有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等大型出版机构转移过来的出版资源,还出现了一批新成立的出版机构,文化供应社就是其一。
文化供应社是1939年由胡愈之、李任仁、陈劭先等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及众多民主人士共同创立的。它名义上是广西桂林政府机构参股的官方书局,但实际上却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抗日战争期间,为做好文化普及和战争动员工作,文化供应社出版了大量工具书,《实用国民年鉴》就是其中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受限于人力、物力,我国的本土年鉴,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在1937年后直线下降,但《实用国民年鉴》却是期间为数不多的佳作。该年鉴能够在战争环境下,短时间内快速出版,并在文化普及、文化抗战、统一战线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展现了我国本土年鉴的发展和水平,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民国年鉴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线索。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界的繁荣推动了出版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桂林文化供应社借助地缘、政治、文化等优势,出版了大量的图书报刊。其中仅在抗日战争期间,文化供应社就出版丛书12套120种,单行本著作107种,成为抗战期间桂林出书最多、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与国际新闻社、救亡日报社并称为桂林三大进步团体。
由于文化供应社坚持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普及,动员民众抗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办社方针,因此出版大量文化普及读物成为该社初期的重点工作,加之当时年鉴已经逐渐成为本土重要的出版品种,《实用国民年鉴》便应运而生。
1937年7年7日,日军在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地区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序幕由此拉开。在这种环境下,刚开始有所发展的中国出版业很快遭到打击,大量上海、香港等地的大型出版公司逐步将产业向西南等地转移,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的出版人才。
尤其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后,抗日战争逐步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广西首府桂林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逐渐成为西南一带政治、军事的重心,大量知识分子从沦陷区逐渐转移到桂林,一时间桂林人才济济。
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总结了抗战以来的经验,也明确了在抗战形势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组建南方局的计划。1938年10月中旬,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在桂林建成,桂林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西南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据点。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国民党统治区建立的公开办事机关,抗日战争期间通过利用桂林的出版业和人才集聚的优势,开展了大量文化活动,团结了大批知识分子,为配合抗战宣传,推进大众文化教育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化供应社的建立就是这一工作计划下的产物。
抗日战争前后,广西当局一直有聘请文化名人前来工作的传统。同时,由于广西桂系军阀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以及抗日形势的变化,广西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并不是十分尖锐,文化环境相对宽松。因此,1939年初,受周恩来派遣,胡愈之借广西建设研究会邀请之机,来桂林开展工作。
广西建设研究会虽然不是政府机构,但由于其参与的主要人员大多与国民党官员来往密切,因此具有半官方的性质。被该机构聘为文化部副主任后,借这层身份,胡愈之在桂林开展了大量文化活动和统战工作。胡愈之到桂林时,对外并没有公开其共产党员的身份,而是以救国会代表身份对外开展工作。他开展这些工作的目的,一方面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个则是安顿大量进步作家的生活,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收入来源。同时,借助文化工作的开展,促进大众文化的发展。
为此,胡愈之结合自己之前在郭沫若主持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任五处处长时,主管宣传工作并参与了大量出版工作,出版界人士有广泛联系的经验,打算建立一个出版机构,实现自己的目的。
1939年10月,在广西建设研究会的赞助下,胡愈之代表救国会,陈此生代表研究会,会同社会知名人士40余人,集资筹建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李任仁任文化供应社董事长,陈邵先任文化供应社的社长,胡愈之任总编辑,陈此生任秘书。文化供应社采用股份制,当时桂系军政人员认股1万余元,胡愈之等文化界人士出资5000元。之后又多次扩股增资。这种资金构成方式,既让文化供应社解决了经费问题,又让文化供应社具有官方书局的背景,使得该社出版的图书报刊在出版流通时更加便利。
虽然文化供应社有桂系军政人员的参股,但早期在文化供应社内有重要影响的李任仁、陈劭先、陈此生等人一直受中国共产党人影响,思想都较为进步,并不干预该社的人事和运营。同时,文化供应社的编辑部、发行部、门市部的工作人员都由胡愈之物色,期间聘请的宋云彬、傅彬然、杨承芳、林涧青、覃展、毛羽鸿、金可钦等重要工作人员都陆续加入共产党。因此文化供应社实际上是由八路军桂林办事处领导的,并主要由共产党人运营的。
正因为受八路军办事处的领导,在文化供应社成立初期,胡愈之明确提出“以广大城乡工、农、兵、学生为主要对象”“以配合抗战建国、宣传动员民众、推进普及教育和群众文化运动的需要,以编辑通俗的、面向大众的读物为主,注重文化普及”“编辑工作力求实现大众化、民族化”,生产计划“力求与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相结合”等出版方针。为此,在1939年至1941年间,胡愈之等人策划了面向普通民众和士兵的“国民必读”系列图书,包括《国民字典》《国民写信》《新对联》《实用国民年鉴》等工具书。《实用国民年鉴》是西方年鉴被引入中国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一本本土年鉴,是中国共产党办年鉴的一次重要尝试,在我国本土年鉴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年鉴作为舶来品在晚清被引入中国。随着中国本土出版业的进步,20世纪30年代年鉴在中国也大量出版,迎来一个发展的高潮。一方面,商业年鉴大量出版。20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申报馆等民营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的综合性、专业年鉴,如《世界年鉴》《申报年鉴》等。另一方面,政府及其附属机构编辑出版的各类官修年鉴也大量出现,如《教育年鉴》《铁路年鉴》《全国银行年鉴》等。此外,一些学者个人主编的年鉴也大量出现,如民国教育家胡荫祖的《民国儿童年鉴》。
各类年鉴在出版销售的过程中,得到了众多社会名人的关注、研究和推荐,大量社会名流和政府官员为各类年鉴作序,将年鉴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普及读物而广泛推广。大量学校、图书馆、个人纷纷购买年鉴,将其作为重要参考书。年鉴逐渐成为一种新兴文化读物受到政府机构、出版商和民众的欢迎。
文化供应社的一些编辑来到桂林之前,长期在上海、香港等出版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从事文化工作,其中的一些人还参与了一些年鉴的编辑出版或研究工作,对年鉴认知较多。正因此,文化供应社才会选择年鉴这一出版品种来承担文化普及等功能。
在抗日战争期间公开出版的《实用国民年鉴》在内容方面有许多本土特点。
《实用国民年鉴》由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4月编辑出版,发行人为陈劭先。这本年鉴主要围绕抗战时期中国的人口、土地等基本国情、国民政府机构及其主要工作成果、各政党基本情况、各种抗日活动、外交、财政金融、对外贸易、物价、工业、农业、矿业、交通、教育等情况,日本国情及其他国际形势等内容展开,是一本综合性年鉴。
该年鉴总共592页,出版时都是简装本。同时,由于该年鉴的编纂者坚持“内容叙述力求简明扼要,借以减少篇幅,减轻读者负担”的方针,因此该年鉴一共只有27万字左右,并不厚重,定价也并不高,“实价国币五元” 。
这本年鉴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普及文化知识、号召民众抗日的主张为编纂宗旨,在内容上除保留了年鉴的基本特点外,更集中体现了为民众服务,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编纂意图,是战争时期一本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年鉴。
1. 结构清晰,体裁、体例丰富。《实用国民年鉴》的框架结构较为清晰,全书以编、章、节为层次,有卷首、抗战建国之中国、敌情、国际现势、一年来国内外大事综述、日用便览等6编。其中第1编“抗战建国的中国”是全书着墨最多的部分,共有政治、教育、交通等12章内容。在记录这些内容的时候,该年鉴并没有采用当前地方综合年鉴普遍使用的条目体,而使用了小节式写法,这种写法有利于将事情发展前因后果完整介绍。
同时,该年鉴的体裁十分丰富,灵活运用了类似于当今地方综合年鉴的专记、特载等体裁。如该年鉴收录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摘要”。该年鉴的体例也十分多样,既充分运用了各种统计表,包括各类土地、人口的统计表格等,也有大事记、名人录、索引等。总体来说,是一本式样完整的本土年鉴。
2. 内容丰富全面,聚焦抗日战争。《实用国民年鉴》是一本综合性年鉴,“年鉴编制,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专门性质的,如《金融年鉴》《教育年鉴》,第二类为一般性质的,如过去的《申报年鉴》。本书属于第二类,取材较为广泛。除叙述国内国际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文化情形外,兼辑录生活有关之法令、文件交通常识等”。这些内容十分全面,涵盖了战争前后的国内社会发展的众多方面。不过,该年鉴在处理这些内容的时候,并没有笼统收录内容,而只重点收录了其中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如“抗战建国的中国”中除收录了一般综合年鉴都有的人口、土地等内容外,还重点增加了“东北四省日本移民统计”“抗日战争以来在华日侨统计”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新内容。同时,“抗战建国的中国”中的“军事”章也没有像《申报年鉴》等综合年鉴介绍军事时着重介绍军队数量等内容,而是围绕抗日战争的爆发,介绍“山西方面之作战”“京沪方面之作战”“齐鲁会战”等重要战役,以及“敌我战略战术的演变”等军事分析内容,力求年鉴契合抗战时期民众的关注点。
3. 篇目设置灵活,突破时间限制。该年鉴在篇目设置方面,并没有局限于西方年鉴常设置的天气、历法等篇目以及战前的一些综合年鉴的常用篇目设置,而是自主地基本围绕抗日战争这一主题,创新设置了较多篇目。如第2编“敌情”重点介绍了日本的历史、人口、面积、政治制度等,希望通过了解日本的情况,坚定民众的抗日信心。同时,第1编的第12章“伪组织”对抗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建立的众多伪组织和政权进行了介绍。这些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战时特色,为人们了解抗日战争国内外社会发展变化保留了重要史料。
同时,这本年鉴在内容的时间限定方面也较为灵活。该年鉴是文化供应社首次出版的年鉴,1939年9月开始筹备,1940年10月主体内容基本完成,在12月前又陆续补增了一些内容。在介绍一些内容时,并没有局限于年鉴的年度属性,而是根据需要做了一些延伸。如第1编的第4章“外交关系”中介绍的“抗战以来中国与国联关系”“抗战以来中国与英法关系”等内容基本从九一八事变之后讲起,并没有局限于年鉴的年度属性。由于该年鉴是第一次出版,这样的延伸介绍,有利于读者了解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完整了解事物发展变化。
4. 坚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立场。该年鉴的一个重要出版目标就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力量为抗战服务。当时文化供应社是一个具有官方书局性质的出版机构,还受广西地区国民政府行政机构的影响,并面临出版审查。因此该年鉴在收录内容的时候,对宣传国民党当局主张的一些文件做了收录,如《抗战期中国民生活规律应有的意义》。这篇文章是蒋介石发表的《新生活运动五周年纪念日讲演词》的摘录。不过,虽然收录了大量国民党当局的讲话稿和其他文件,但编者选择的内容都是重点突出号召民众抗战、普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没有很强的煽动性,数量也不多。
同时,该年鉴为避免当局频繁审查,保证文化供应社能够长期办下去,《实用国民年鉴》并没有过多直接介绍中国共产党的相关内容。如在该年鉴第1编的“政治”章中的“政党”小节中,介绍了中国青年党、中国国家社会党等党派,中国共产党也在其中。但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介绍较为简单,只是简单介绍了创建时间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主张,“该党致函中国国民党,申述该党宗旨,提出三点:(1)国家民族本位。(2)修正的民主政治。(3)社会主义”。但编者强调中国共产党的这三点主张虽然措辞与三民主义有不同,但精神内涵是一样的。这里的文字篇幅短小,但却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与孙中山的一些主张是一致的,既有利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也可以尽量团结国民党中的民主人士。
5. 突出实用性。该年鉴名叫“实用年鉴”,内容上也呼应了这一名称,注重突出年鉴的实用性。做到这些主要通过这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收录大量与民众战时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文件,给民众的生活提供一些帮助。如“军事”章中收录大量与军人、军属有关的法规条例,包括《兵役法施行暂行条例简释》《出征军人债务偿还法》《抗敌人员家属保障办法》《民扶伤亡抚恤办法》等。二是收录一些生活中实用的知识。如交通这一章中的“邮政常识”主要介绍了战时如何寄信、寄明信片等,“电报常识”主要介绍了战时拍电报的方法和价格,这些知识都是战时民众生活常用的内容。此外在附录中,该年鉴还收录了国内外大事年表、重要纪念节日一览表等实用内容。
总体来说,《实用国民年鉴》在战争期间快速出版,并且保证了内容的质量,是我国年鉴工作者努力的重要成果。不过,《实用国民年鉴》由于收录的工作文件、讲话稿、法律法规和统计表格、数据较多,造成整本书的一次文献偏多,经过反复加工、具有原创性的内容并不算多。这固然与当时的出版外部条件有限有关,但也不能不是这本年鉴在内容编辑方面的一个遗憾。
受到战争环境的影响,《实用国民年鉴》在编辑、出版和传播流通方面有很多局限,但在文化供应社的努力下,该年鉴依然顺利出版为文化抗战作出了贡献。这与该年鉴坚持的以下做法有关:
与民国时期的一些年鉴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会聘用一些普通工作人员参与年鉴编纂不同,《实用国民年鉴》的编纂人员几乎都是在文化界拥有一定知名度和成果积累的专家学者、名编辑、名记者。这与当时桂林汇集了一些国内外学者,人才集聚有重要关系。正因为这些专家的参与,《实用国民年鉴》才能够快速搜集、撰写出相关稿件,并且能够保证质量短时间内按时出版。
《实用国民年鉴》的主要撰稿人包括千家驹、宋云彬、胡愈之、张志让、陈纯章、傅彬然、杨承芳、谌震、顾前等。这些人大多为经济、文学、新闻、出版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参与不仅保证了《实用国民年鉴》在已有资料的筛选,还保证了大量概述、简述等文字内容的准确性。
《实用国民年鉴》的内容主要来源于编者们对公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这些资料既有官方公布的内容,也有一些报刊杂志的内容,还有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如该年鉴“土地与人口”中的“中华民国位置及疆界”内容“采自申报年鉴”,“全国政区面积”的主要内容则是“世英君据申报馆所刊《新中华民国地图》以推测而得”,“各省地方经纬度表”则是“采自填完研究所出版之国民历”。“重要战役概述”的主要内容都是节选自一些军事专家的分析文章,如“第一期抗战”就是“节自陈诚将军《抗战两年来之回顾》”,“第二期抗战”则是“摘自何应钦将军《三年来之抗战经过》”。
在对一些来源较多的统计数据较难把握时,《实用国民年鉴》一般选择政府的版本。如“人口统计”则是文化供应社的编辑对内政部民国十七年报告、中央大学教授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以及中央研究会社会科学研究所王世达的《最近中国人口与之新估计》等5份较为权威的数据比较后,选择了国民政府内政部的统计数据。
《实用国民年鉴》的出版方文化供应社虽然具有一定的官方背景,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贴,但是仅靠这些经费进行运营还是不够的。因此,文化供应社对于该年鉴采用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通过优质的内容吸引读者和广告商,扩大销量,增加利润。《实用国民年鉴》这本书的主要收入就来自于广告和图书销售的收入。其中该年鉴刊登的广告,主要是一些图书报刊的推广广告。
受到战争环境的影响,全国的出版业呈现萎缩态势,大量报刊停刊。在这种背景下,很多新书包括年鉴,出版之后并没有像抗日战争前那样有广泛的宣传推广平台。同时,战争环境中,宣传经费有限,完全商业化的广告新书推广减少,大多宣传均依靠文化供应社的学者发表关于该年鉴的书评、推荐等,内容偏学术化。如《图书季刊》在1941年,刊登《图书介绍:民国三十年国民实用年鉴(千家驹等编)》,主要介绍了该年鉴的一些主要内容和价值。不过文化供应社由于运作得当,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背景下,依然依靠过硬的内容,通过门店零售、邮购、批发等销售渠道,取得不错的营收,成为抗日战争中出版业的亮点。《实用国民年鉴》在销售时大多以出版社的零售为主,一部分通过各类邮局代销。1941年出版时,《实用国民年鉴》印了3000本,很快销售一空。为此1941年下半年,《实用国民年鉴》还在香港加印,“《实用国民年鉴》出版以来,在国内行销旺盔,海外读者亦纷纷来函订购,但因邮寄困难,致多向隅,本社为谋补救起见,特将全部纸型航寄香港,委托南洋图书公司在港印行”。
文化供应社主张通过文化宣传,文化鼓动,调动抗战热情,激发抗战动力,利用文化的力量为抗日做贡献。为此,文化供应社大量的文化作品在出版后不仅会在图书市场中销售,还会被送到抗战的前线和海外华人手中,鼓励大家为抗战奋战到底。如1940年2月9日,广西省抗敌后援会主办,桂林文化供应社编制的《抗战必胜连环图画》在印好后,就被大量送往前线。1940年12月9日,桂林文化供应社还捐献《日寇在沦陷区的经济掠夺》《从北欧到西欧》《现阶段的新文化运动》等4650册给沦陷区的民众和前线战士。《实用国民年鉴》作为文化供应社“文化室”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捐献给前线和上海、香港等沦陷区民众,坚定他们对抗日的信心。
总体来说,得益于文化供应社的良好运作,《实用国民年鉴》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快速出版,还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价值。
通过对《实用国民年鉴》编辑出版过程的分析,可以有以下几点启示。
《实用国民年鉴》针对抗日战争中大量民众对国情和世界战争形势方面基本知识匮乏的情况,围绕号召民众全民抗战的目标,通过收录大量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实用内容,不仅向普通民众宣传了严峻的国内外战争形势,普及了基本的社会文化知识,还为文化抗战做了充分的社会动员。从这一点可以说明年鉴不仅可以通过收录文化资料起到存史的社会作用,还可以担负起促进文化普及、宣传动员社会发展等功能。
长期以来,地方综合年鉴在发展思路上受限于存史、资政、育人的定位,对于年鉴的社会价值缺乏深入和系统的探索。同时,透过抗日战争时期文化供应社利用《实用国民年鉴》及《民国实用辞典》等工具书,为文化抗日作出贡献,可知年鉴的社会价值并不只局限于存史、资政,年鉴是可以兼顾文化普及和宣传等功能的。而这一点为我们认识年鉴的价值,做好年鉴的定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国民年鉴》的编辑出版者在策划该年鉴的时候,就认为该年鉴是给普通大众看的。因此,在编辑内容的时候,以普通民众为预设读者,围绕普通读者的需求,收录了大量实用性强、内容准确、与普通读者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并且设置了详细的索引等方便读者阅读。同时,在出版的时候,也考虑到战争时期读者的购买能力,控制了书籍的成本,定价也不高。此外,文化供应社还积极扩展海外市场,为海外华侨华人了解国内抗日情况提供大量实用信息。这些都是该年鉴的编辑出版方为该年鉴适应普通读者群体而做出的策略调整。从《实用国民年鉴》良好的销售情况看,这些调整取得了实效。该年鉴最终通过大众化,并为普通读者了解抗战,参与抗战提供了重要信息参考。
目前,我国年鉴,尤其是地方综合年鉴,内容较为专业,可读性不强,预设读者大部分为政府机关、研究院所工作人员,极少面向普通大众。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长期以来一些年鉴工作者,尤其地方综合年鉴工作者对年鉴读者认知的偏差,认为年鉴就是给少部分阅读群体看的,另一方面则与年鉴内容多样化尝试的缺乏有关。
因此,通过《实用国民年鉴》对年鉴大众化的成功实践,可知编辑出版针对普通大众的年鉴不仅可行,而且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尝试从内容上做出调整,针对不同读者设置不同的内容,可以作为当前年鉴大众化的一个尝试。
《实用国民年鉴》之所以能够在战争的环境下快速出版,并且保证内容质量,很大程度上与该年鉴有一批业务水平较高的编辑出版队伍有关。当时,文化供应社拥有大量的学者资源,无论是在年鉴的资料收集、内容框架的设置,还是编辑校对、出版流通等环节,均有资深专业人员开展工作。放眼当前的年鉴编纂工作,尤其是一些市县的年鉴编纂工作,不仅进度慢,连续出版难以保证,而且内容质量普遍不高。究其根源,与专业人才的缺乏有重大关系。一方面年鉴学科尚未建立,年鉴专业对口人才暂时没有;另一方面年鉴相关的编辑出版、史志专业人才从事专门年鉴工作的人才也十分少。这样就造成整个年鉴编辑出版工作发展十分缓慢。因此,在抗日战争爆发的艰难环境下,《实用国民年鉴》通过充分利用专业人才资源保证年鉴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给我们今天促进年鉴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注释:
1.《 实用国民年鉴》又名《民国三十年实用国民年鉴》,民国三十年加之“使用国民年鉴”前是民国时期年鉴为标注卷次的一种表述方式。本文为统一表述,均使用《实用国民年鉴》。
2. 肖东发等著.年鉴学[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4:53.
3. 李建平.桂林文化城成因初探[J].社会科学家,1988,(6).
4. 赵晓恩.抗战时期的桂林文化供应社(上)[J].出版工作,1985,(4).
5. 刘宗惠,劳玉英.李任仁与抗战时期的桂林文化[J].文史春秋,2009,(11).
6. 吴永贵.民国出版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178.
7. 赵晓恩.抗战时期的桂林文化供应社(下)[J].出版工作,1985,(5).
8.佘爱春.文化供应社与抗战时期的文学出版[J].南方文坛,2018,(3).
9. 陈劭先.文化供应社自我介绍[J].文化杂志(桂林),1941(1):64—66.
10.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本为 592 页,中国人民大学馆藏本为583 页。本文采用国家图书馆的版本。
11. 14.胡愈之等著.实用国民年鉴[M].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7.
12. 胡愈之等著.实用国民年鉴[M].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591.
13.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中最高层级为编,中国人民大学馆为篇。本文采用国家图书馆的版本。
15. 胡愈之等著.实用国民年鉴[M].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82—83.
16. 胡愈之等著.实用国民年鉴[M].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36.
17. 18.胡愈之等著.实用国民年鉴[M].文化供应社,1941:38.
19. 图书介绍:民国三十年国民实用年鉴(千家驹等编)[J].图书季刊,1941,新3,第3—4 期:212—213.
20. 实用国民年鉴印行港版[J].文化通讯,1941(14):5.
21. 战后报导:(五)桂林文化供应社协助广西动员工作[J].战地知识,1939,第1卷,第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