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心头,情满教育

2021-11-12 04:16卢秀庄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9期
关键词:德育老师孩子

卢秀庄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拓展,思想道德修养作为学生综合素摘要:本文围绕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学的效果,结合以往经验做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为往后的日常教学拓展思路、创新方法,为小学德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以及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质量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9-318

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学在日常教学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小学时期作为培养智力和能力、奠定基础、塑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优秀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正是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取得最大效果的时期。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及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新信息产生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获取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各类不良文化、不良风气也更容易蔓延,但孩子们在辨别信息好坏方面的能力还不完善,只能不加鉴别与取舍全部吸收,海量信息的产生与获取也给小学德育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保持重视,知行合一

虽然素质教育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应试教育的大氛围影响下,仍然可能存在对德育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将较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甚至挤出思想品德课堂时间来上主课,导致德育效果不佳。因此,教师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识,不是将孩子看成一个考试机器、作业机器,把德育作为教学的基础、人生的根基,文化知识作为枝叶,基础打得牢固,人生方向就不会错,在此基础上枝叶繁茂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实现人生价值。

目前德育课堂上,普遍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得不够,学校德育教学普遍重视理论灌输,轻学生践行,以死记硬背一些抽象的政治、道德概念来代替德育。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德育方法是无法使学生接受教育、并产生施教者所期望的品德的。

我们应注意保证思想品德课的课时及质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养。同时,我们应积极寻求开展各式安全有效的课外拓展活动的机会,比如组织学生们去公共场合打扫卫生、看望孤寡老人、捐献旧衣服给山区贫困儿童、利用春节假期义务为市民们写春联等,让同学们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把课堂上学到的比较抽象的高尚品质具象化,在身体力行的社会活动中培养热爱祖国、责任担当、乐于助人等意识。

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很多家长与老师在认识上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孩子还不懂事,不理解大人们在做什么,因此常常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孩子看到后,就会被孩子无意识地去模仿学习,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对德育教学形成阻力。

德育教学并非是让学生背背日常行为规范或者多上几节思想品德课就能达到效果的,更應该注重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爱与爱的共鸣、身体力行的示范。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每当我发现这种现象,我就会把该同学喊停,然后当着他的面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随后进行言语教导,加深对此事的印象,并且我自身也会随时注意自身行为,避免立身不正,成为学生不良行为的源头或借口。

打铁还需自身硬,学生们就好比一块块铁胚子,只有老师自身的素质过硬,才能把一块块铁胚子锤炼成百炼精钢。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引起学生无意识的效仿,我们只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素养良好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品德优良的学生。

三、无微不至,真情奉献

孩子们的内心总是细致而敏感的,有时候,一个无意识的动作就能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老师们往往会更喜欢爱好学习、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学生,这无可厚非,但更应该关注反应迟钝、调皮捣蛋、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杜绝偏爱优生与歧视差生。关爱学生、引导我们眼中的“差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是我们作为老师的天然职责,我们更应该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以一颗真情奉献的心去感化他们,也只有一颗真情奉献的爱心才能突破这些学生在心中筑起的堡垒,找到问题症结所在,一步步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学生们也正处于心思最活跃的阶段,做事没有恒心,在把控好最初的方向之后,还需时时维护,及时遏制住不良苗头,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们的优秀品格与良好习惯。

我们班上有一个孩子,成绩中等、乐于学习,但却调皮捣蛋,特别爱说粗言秽语,我通过与家长联系后了解到主要是学生的爸爸脾气暴躁,平时也没有这方面的顾忌,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出口成脏”,我向家长明确提出了要求,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脏话,同时与该学生谈话,表达了我对他的期望,了解该学生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说脏话,给他支招,教他如果再遇到相似情况应怎么去应对。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对该学生时刻保持关注,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得好了就会给予鼓励,以表示老师一直在关心他,同时不定时与学生家长联系,时刻了解该学生的状态,避免不良习惯“复发”。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学生说粗言秽语的情况已大幅度减少,顽皮捣蛋的行为也逐渐减少,形成良性循环。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学生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诚真心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能使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理智,就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的境界,从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

猜你喜欢
德育老师孩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