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民族化和声结构探析

2021-11-12 01:04李薇杨桔
文学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变奏曲和声

李薇 杨桔

摘要:《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由我国当代作曲家陈培勋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作者受到广东小调《双飞蝴蝶》的启发,挑选其主旋律与作品《水仙花》和《柳青娘》中的旋律组合改编进行创作。作品兼容并蓄,将西方传统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相融合,和声方面以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为基础创作,具有浓郁的民族化和声风格。

关键词:和声 变奏曲 陈勋培

陈培勋先生的钢琴曲《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诞生于1954年,作品写意地描绘了蝴蝶成双成对在花丛中纷飞嬉戏的美好画面。全曲采用以A商为调性中心的传统六声与七声调式,变奏曲式,6次变奏通过对原有素材的加工与分解突出了广东音乐的民族旋律风格。在作品的和声创作方面,陈培勋先生并未因原有民族性素材与西方音乐截然不同的音乐特点而摒弃西方传统和声技法,或是全然使用贴合五声性旋律的五声性调式和声创作手法,而是采用了将二者相结合的方式。

一、三度叠置和弦的运用

纯粹的非三度结构构成的五声性和弦其构成音往往都是在五声性调式内部,往往会和调式与旋律缺乏一定的对比性与动力性,陈培勋先生为《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创作和声时,巧妙地将西方三度叠置和弦与我国五声性和弦融为一体,同时作为作品的和声和弦结构基础。一个调内七个自然音级上三个音级按三度叠置构成的三和弦,是西方传统和声体系最基本的材料。作为调式内和声的基础结构,其他的和声材料都从这里发展、变化、衍生而来。

这一个片段为《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的第十四至十五小节,旋律为E羽调式,和声运用与旋律调性相同的e自然小调,该部分运用了大量的三度叠置三和弦结构。第十四小节的和弦连接从三级六逐渐到五级属再落回下属六上,第十五小节的和弦结构与连接与前一小节一致。随后是连续的三个三度叠置七和弦结构,最后一小节末主三与下属三又回到三度叠置的三和弦结构。这一部分的三度叠置和弦基本都为小三和弦结构,其中七和弦一样是以小调式的这一结构出现,整体有着非常浓厚的小调背景,这是因为小调式中的小三与小七和弦与民族调式旋律的联系更为密切,契合程度更高,容易体现出民族性音乐主题自身的旋律色彩。

二、非三度叠置和弦的运用

中国民族化和声的发展道路与实践摸索是建立在欧洲传统和声理论之上的,是数十年来作曲家不断汲取传统民族音乐养分将西方传统三度结构和弦进行民族化的风格处理,才逐渐形成的民族和声理论体系。五声性的非三度叠置和弦就是在保留传统三度叠置和弦的根音与和五度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将和弦音进行适当的附加或删减,构成与三度叠置结构不同的四五度叠置等和弦结构,形成与之不同的风格化对比,并使之更加契合五声性音乐的调式调性。

省略和弦一般会省略和弦三音或偏音,然后附加二度、四度等打破传统的三度结构和弦的叠置方式,和弦也随之变为纯五声特性的和弦。这是民族化和声和弦最基础的构成方式,同时也是最受作曲家欢迎的和弦结构。

这一部分选自《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的第八十二至八十五小节,它是整首作品中运用五声性非三度叠置和弦较为鲜明的部分。片段中以七和弦为主要结构,如图中的省略三音的主七和弦与附加二度音的主七和弦,其中省略掉的降D是这一片段调式降A调的偏音,附加的音C音则是该调式的調式音角音,这样的处理方式强化了民族性音乐的色彩,彰显了民族化和声处理特色。

此外将横向的五声性调式旋律按照一定的节拍或小节截取后形成纵向和弦,可形成五声调式旋律的纵向合成化和弦,这种和弦的纵横同构的特点使和声与旋律非常融合。

这一部分组成前两个小节和弦结构的音是由是主题旋律降A宫五声音阶构成音纵向合成,第八十七小节的分解和弦结构与第一拍和弦结构一致,强化了主题旋律的调式调性与音响色彩。

三、小结

作品《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是一幅写意的音画,和声结构布局严谨考究,色彩层次鲜明、淡雅适宜,有着不俗的音乐神韵。陈培勋先生在创作中以民族音乐为核心,结合深厚的西方传统和声技法底蕴,将中国音乐简约、线性旋律鲜明的特点与西方传统音乐严谨、具体的特性相结合,赋予了广东小调“双飞蝴蝶”全新的生命力与思想内涵,进而创作出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钢琴小品。

参考文献

[1]孙小成.论西洋传统和声在我国五声性曲调和声编配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变奏曲和声
蒸汽朋克的唯美变奏曲
上兴趣班的心情变奏曲
柴可夫斯基与《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风之谷》配乐作品中和声与画面的融合分析
浅析电子制作MIDI音乐
解析歌曲《大江之歌》的管弦乐配器
浅析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春日条纹变奏曲
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