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平 饶桢林
摘 要:就業关系到民众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就业是政府和民众必须长期面对的问题,因此劳动力需求的可持续性同样重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能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可持续性。劳动可分为有效劳动和无效劳动。经济发展质量越高,有效劳动程度也越高;反之亦然。创新影响到劳动的有效程度,并对经济发展和劳动力需求在不同条件下带来不同冲击。贫富差距会影响到经济发展及劳动力需求的可持续性。政府、企业、个体在可持续发展及劳动力需求的可持续性方面均可发挥作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劳动力需求;可持续性;有效劳动;无效劳动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9-0005-07
一、可持续发展与劳动力需求可持续性的关系
劳动力就业是所有政府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业也是普通民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一般民众,它是收入主要来源,直接关系着民众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也常常将就业放在优先地位,我们并不能对现代责任政府在解决民众就业问题上的决心和努力产生任何怀疑和否定。
就业也是政府和民众长期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正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一样,劳动力需求的可持续性同样值得关注。而当前就业质量直接影响到劳动力需求的可持续性。
人类通常需借助一定资源来创造相应的财富。劳动力的作用在于通过资源的利用带来产出。正常情况下,产出中也包含了劳动力的贡献份额。经济发展的成果可以用资源和价值的增量来衡量。
资源的利用离不开劳动力。劳动力就业也涉及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将人力资源与人类拥有的外部资源更好结合,从而有利于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当资源被不合理利用时,参与其中的这部分劳动力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劳动力被用到了错误的地方。由此造成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下降,即DPI下降[1],必然伴随着未来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相应的变化。
当生产出现过剩时,维持现有劳动力结构将不能带来高效率并伴随资源的浪费,表明现有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就业不可持续。如果未能对现有劳动力结构作出及时、必要调整,出现大量“无效劳动”将是不可避免的。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损害可以从房地产或其他资产价格过高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中看出。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仅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就业的可持续性带来不利影响。资源的浪费常常意味着一部分无效劳动,并不能增加相应福利,且使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不具可持续性。
因此,仅为增加就业而不恰当地扩大经济规模,从稍长时期看,往往并不能达到目的。相反,可能带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下降,以及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可持续。
从以往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看,许多时候,给予经济额外的刺激,往往是政府出于就业方面的巨大压力和考量。但这同样存在着劳动力需求量短期内大量增加的同时,能否实现劳动力结构的相对合理性等问题,而这是从稍长时期看必然面临的问题,也就是劳动力需求的可持续性问题。
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劳动力需求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因为只有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才是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就业,高质量就业构成了高质量发展的一部分。只有高质量就业才是可持续的。
经济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劳动力就业总体质量。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劳动力就业总体质量也越高。这其中,个体劳动者的劳动质量也越高,无效劳动成分越少。例如,创新带来的新的就业比被取代的原有劳动力就业质量更高,劳动效率也更高,劳动的有效程度也越高,更具有可持续性。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状态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可持续发展严重受损情况下发生的危机严重影响到就业。
每一次危机都对经济发展带来严重损害,都破坏了可持续发展进程。在经济严重衰退的同时,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可避免地下降。危机是对经济体就业方面的严重打击。
在危机之后应尽快让经济恢复并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因为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应对危机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负债可以增加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也可以相应增加就业。但这在负债过高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二、供给和需求从不同方面对可持续发展和劳动力需求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
市场分工以及市场交换给市场中的所有个体提供了更好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这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利,也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前提。
即使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自给自足方式也仅占经济中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到来,供给和需求更加分离。生产和消费也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并不同时发生。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生产是为了提供给他人使用。生产和消费在时间、空间和主体上是完全分离的,是两个相互独立、完全不同的过程,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存在个体和群体上的差异。市场中商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商品使用者定义的。劳动能否实现其价值以及价值多少也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能被完全事先设定。
若生产出来的商品过多,或者其他个体因收入过低、可以消费的商品有限,则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将会打折扣,其所投入的劳动价值也就打了折扣,直接影响到参与劳动者的价值实现。
在理想市场条件下,一定的需求与一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此带来的一定的供给相适应。当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表现为经济结构不合理。
供给与需求受不同的因素制约。供给取决于劳动力数量、科技水平、资源利用情况等,而需求受人口数量及收入分配状况制约。人类经济发展经历了生产力相对低下、生产力有所发展和生产力相对发达等阶段,并对供给和需求及其相应变化带来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