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编写理念,优化“交流平台”的教学

2021-11-12 05:20万晓霞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交流平台教学策略

万晓霞

[摘 要]统编教材的“交流平台”,是教材助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遗憾的是,一些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交流平台”的教学价值,要么一笔带过,要么蜻蜓点水。为此,教师要站在更高的视角,通过一以贯之、高屋建瓴、循序渐进、搭建支架等策略,让“交流平台”的知识贯穿于单元教学的始终,着眼于单元教学的整体,彰显出教学鲜明的层次性。这样的教学,让“交流平台”的教学扎实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交流平台;教学策略;单元整体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8-0035-02

统编教材除了精心编选大量精美的文本之外,还设置了丰富的助学系统,旨在帮助学生习得方法、形成能力。其中,每个单元的“交流平台”,是教材助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交流平台”的教学价值,要么一笔带过,要么蜻蜓点水。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交流平台”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一、一以贯之,让“交流平台”贯穿于单元始终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将“交流平台”设置在语文园地中,貌似将其作为单元语文要素学习最后的梳理与总结。其实,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交流平台”可以是学习语文要素的终点,也可以是单元学习的起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宜以固定的思维来理解“交流平台”,而要将其理解为移动的平台,将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以推进教学进程,助推语文要素的高效落实,帮助学生形成语文能力。

比如,第一单元的“交流平台”主要是训练学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意识、能力与习惯。“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积累和记忆,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学时,如果想仅就“交流平台”的教学,就能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和能力,是不可能的。为此,教师要从单元教学的整体入手,展开教学。

(一)基于体系,明确基础学情

“由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是阅读的高级形式,更是学生阅读的思维习惯。实现这一能力,要以必要的学情为基础。梳理教材的语文要素,我们发现,“一边读一边想”的训练要求其实在四五年级已有所涉及,如四年级上册的“边读边想象画面”,五年级的“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由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是在之前基础上的一次提升。因此,在教学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草原》时,教师就要紧扣第一自然段的景色描写,先复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要求,紧扣“表演节目”的语段引导学生回忆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从而为落实“交流平台”的教学目标奠基。

(二)贯穿实践,持续有效推进

第一单元“交流平台”中指出“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展开富有针对性的實践指导。比如,教学《草原》一文,要补充“天涯碧草话斜阳”的送别场景,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丁香结》一文,可借助学生的生活储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结,是解不完的”的含义。这样,将“交流平台”中所呈现的方法贯穿在整个单元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三)相应展示,及时指导修正

一种语文能力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调整。在进行“由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实践时,有些学生的联想容易出现偏离的情况,或漫无边际,或大而不当,完全脱离了文本表达的中心。这时,教师就要借助“交流平台”的内容,及时纠偏。比如,“还要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这一方法,在《丁香结》中作者借助丁香结想到人生;那我们可引导学生借助其他的事物展开联想。有的学生从梅兰竹菊入手展开联想,有的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入手联想……这样的联想就是有所依托的,其“根”在课文中。

二、高屋建瓴,让“交流平台”着眼于单元整体

统编教材中的“交流平台”,不仅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同时也与单元中的导语、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形成整体的助学系统。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对“交流平台”的教学,要放置在单元教学体系中考量,把握点与线、面之间的关联,以实现“交流平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比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交流平台”就直接指出:“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教学时,该怎么做呢?

(一)依托要素,相机渗透

教学小说类文本,应该以感受人物形象特点为重要目标。这就需要从文本描写的细节入手,引导学生展开分析。比如,《桥》一文的开篇并没有直接写人,而是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山洪暴发的场景,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氛围。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其与后面人物的言行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老支书舍己为人、临危不惧的高贵品质。

(二)分享交流,关注表达

在教学完整个单元之后,教师首先利用“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对小说的阅读策略进行总结,重在探寻言语表达的内在规律,相机提炼小说的三大要素:环境、情节、人物;其次,回归“交流平台”,让学生认识到“交流平台”所提出的方法是阅读小说的主要方法;最后,再次回到单元课文的典型语段中,深入感知言行细节、情节发展、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所起到的作用。

(三)搭建平台,积极迁移

读仅仅是理解和积累,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搭建平台、积极实践,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交流平台”时,教师要将其与单元习作进行联系,让学生从“开满丁香花的校园”“冬日黄昏时车来车往的街头”“月光下的村庄”三个不同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关注文本内容,搭建认知平台,迁移本单元小说的写作方法,进行小说写作,这样为学生的写作实践服务。

三、循序渐进,让“交流平台”彰显出鲜明层次

对统编教材“交流平台”的教学,教师要打通“交流平台”与其他板块之间的联系,将“交流平台”的内容巧妙地渗透、融入其他板块的教学中,层层推进。比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交流平台”,引用了清初魏禧的话:“文章之道,必先立本,本丰则末茂。”目的是凸显文章的中心和立意。教学时,教师应进行精准分析,从课文中提炼出相应的素材和资源。

(一)梳理联系,明确训练方向

教学这个单元之前,教师要先了解单元编选的文本,并对单元的“交流平台”进行深入理解,明确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围绕中心,从不同方面或者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然后对照单元中的两篇精读文本,认识到《夏天里的成长》是从 “生物”“事物”“人物”来展现事物迅速成长的特点的;而《盼》一文,则是借助具体事件的情节发展,将作者内心 “盼”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规划路径逐步推进落实

教师应借助“交流平台”来关联单元中不同的板块,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单元着力训练的语文要素和具体方法。比如,对“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这一方法,教学《夏天里的成长》一文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分成这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与所要表达的中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这样,让学生明白怎样围绕中心意思进行选材。

四、 搭建支架,让“交流平台”释放出实践价值

统编教材的“交流平台”,直接指向具体的语文知识和写作策略,但基本都是以文字介绍、结合课文案例的方式呈现。仅仅阅读这些,充其量只能获得知识的积累;而真正的语文能力是需要借助实践操作才能形成的。因此,教师要紧扣“交流平台”所揭示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方法,进行资源的二次开发,搭建扎实的实践平台,以促进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发展。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交流平臺”指出:“课文写这些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并以《开国大典》为例,向学生揭示点面结合的写作策略。教学时,可以这样展开引导。

(一)彰显文本范例作用,温习巩固写作方法

“温故而知新”。在单元课文教学结束之后,教师集中出示《狼牙山五壮士》中描写激烈战斗的语段和《开国大典》中描写阅兵式的场面,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回顾,并要求学生:“用直线和浪线,分别圈画出语段中描写点和面的文字,着重思考:从点和面不同的角度来描写,有什么作用?”这样,在学生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再次强化点面结合的表达作用。

(二)创设情境建立支架,搭建平台迁移运用

在学生回顾了写作方法之后,教师创设鲜活的认知情景,搭建支架,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将学生的认知从理解转移到运用的层面上。如,提供课间活动的情境支架,要求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描写课间不同的活动状态。这样就让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来展现课间活动的情况。

(三)利用图文设置支架,及时巩固迁移效果

在迁移运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将生活中的状态、场景,迁移到实践平台上,进行习作。如,出示“生日嬉戏图”“奋力拔河图”或者相关视频,要求学生先从整体视角进行概写,然后对具有鲜明特点的个体进行详写,构思出点面结合的框架。

总之,统编教材的“交流平台”与单元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决定教师要对其内容进行细化提炼,为学生提供扎实的认知支架,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语文实践。这样,将语文要素进行落实,从原始贴标签式的概念中抽离出来,通过扎扎实实的语文实践活动,将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带得走的语文能力。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交流平台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单元目标教学操作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单元整体教学,提升语文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