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晓艳 张英 郭晶
(1.陕西健康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四0五医院急诊科,陕西 汉中 723312;2.西安市灞桥区中医院内科,陕西 西安 710038)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是2型糖尿病,据研究统计该病约占糖尿病的95%[1-2]。目前主要是通过口服或注射降糖药物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已达到预防各种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3]。2型糖尿病的治疗关键是血糖控制,西格列汀是一种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其具有控制血糖、增加体重及降低血糖发生率的优点[4]。本文探讨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99年)[5],同时所有患者的病史均低于4年,无明显并发症;均知情同意且符合医学伦理。排除合并感染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者、糖尿病肾病者、急性感染者、合并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者、创伤者、应激反应者及心功能不全者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8.56±3.25)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32±0.35)年;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48.66±3.31)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35±0.3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调脂、控制饮食及运动治疗等。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药物即二甲双胍治疗,剂量为1500 mg/d(购自施宝贵公司,规格为500 mg/片);观察组在常规口服药物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治疗(购自杭州默沙东),剂量为100 mg/片,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使用酶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计算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36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显效25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指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高(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水平
2型糖尿病多采用药物治疗,其中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在血糖应用方面应用较为广泛,但其会增加体质量,从而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了患者低血糖的发生风险[6]。西格列汀既是一种高选择性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也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可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本文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于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高(P<0.05),表明西格列汀可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体重情况,主要是由于西格列汀可增强肠促胰岛激素分泌通过环磷酰胺苷细胞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胰岛β细胞的合成,释放出胰岛素,抑制胰岛素α细胞对胰高血糖素的释放,之后可以葡萄糖依赖的形式,对胰高血糖素水平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加胰岛素水平[7]。同时因人进食后小肠会分泌出以葡萄糖依赖性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促进胰岛素释放肽的肠促胰素,表明血糖较高时,肠促胰素会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随着西格列汀降低血糖,会减弱胰岛β细胞刺激,治疗后若血糖恢复,则不会再刺激胰岛β细胞,也可避免出现低血糖,提高用药安全性;同时西格列汀可促进肠促胰素的分泌,其可作用于大脑,降低患者食欲,同时作用于胃肠蠕动,延缓了患者的胃排空,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体质量[8]。
综上所述,西格列汀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与胰岛素抵抗情况,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