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华军
(长治市中医医院影像科 山西 长治 046013)
在疝与腹壁外科领域当中,腹壁切口疝的治疗,始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二腹腔”体积巨大者,更是如此,腹壁功能会出现严重异常,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1]。如何能够对疝囊容积大小进行准确评估,从而使术前准备工作能够更加充分,保障围术期安全,成为外科治疗领域的难题。日常生活中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腹壁切口疝也会受到影响,不同体位下疝容积会有变化,但该理论还有待进一步证实[2]。人们在生活中选择站立或坐位状态的情况较多,而不是仰卧位,但在接受常规CT检查时,会选择仰卧位,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腹壁切口疝容积进行反映的真实性也受到了一定的怀疑[3]。本文对比研究腹壁切口疝患者在两种不同体位下接受CT检查,评估疝容积的临床价值。汇报如下。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且经治疗后证实为腹壁切口疝患者80例,根据治疗前接受CT检查过程中所选择的体位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在仰卧位状态下接受CT检查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前在侧卧位状态下接受CT检查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发病时间1~7 d,平均(2.5±0.6)d;左侧病变16例,右侧病变24例;年龄40~76岁,平均(57.4±3.8)岁;研究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发病时间1~8 d,平均(2.4±0.8)d;左侧病变18例,右侧病变22例;年龄41~79岁,平均(57.2±3.5)岁。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分析。
对照组治疗前在仰卧位状态下接受CT检查,研究组治疗前在侧卧位状态下接受CT检查。设备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6排32层螺旋CT。两组均通过CT技术对切口疝患者实施全面扫描,整体扫描操作的范围从膈顶直到到耻骨间,通过螺旋扫描方式实施检查。第一,工作电流水平设定为200 mA。第二,工作电压水平设定为120 kV。第三,扫描操作的层厚水平设定为8 mm。通过静脉团注方式给予对比剂,其流率水平设定为4.5 mL/s。通过降主动脉对比剂自动跟踪,设定值水平控制在80~90 Hu之间。嘱咐患者屏气后,从膈顶上方2 cm到耻骨联合下方2 cm实施扫描检查,在此基础上以专业软件分析,进行图像后处理。
①检查准确性;②检查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情况;③检查方式满意度;④检查操作时间、病情确诊时间、住院总时间。
在病情确诊后治疗期间,利用病房随访的机会,采用我院自拟问卷,对满意度进行调查,选择不记名打分形式,满分为100分。<60分不满意,<80分且≥60分基本满意,≥80分满意[4]。
以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进行χ2和t检验,以[n(%)]和(±s)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较对照组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情漏诊和误诊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准确性比较[n(%)]
两组分别发生1例和6例,且研究组相对较少,发生率2.5%和15.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n(%)]
研究组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确诊和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检查操作、病情确诊、住院总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检查操作、病情确诊、住院总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住院总时间/d 操作时间/min 确诊时间/h对照组 4012.72±2.4613.16±2.083.76±0.51研究组 407.95±1.8325.73±1.951.20±0.68 t 6.65333.4385.420 P<0.05 <0.05 <0.05
腹壁切口疝的发病,主要是由于腹壁切口的筋膜、肌层没有达到完全愈合状态,在腹内压力的影响下,最终导致疝的形成,其疝囊的腹膜可表现为完整或不完整两种形式。通过查体能够触及到病灶,或在接受影像学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切口下方位置的腹壁肌肉筋膜存在一定的缺损,在缺损的位置,可能会存在腹腔内脏器突出的情况,发生率可以达到10%左右。而巨大型腹壁切口疝指的是,腹壁的缺损最大距离在12 cm以上,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比在15%以上。该病的病因相对较为复杂,与患者情况、手术等因素有关。年龄、体重、糖尿病史等是最为常见的因素,切口缝合技术不当,或缝合材料选择不当,也会对发病造成一定影响,术后切口感染、血肿、坏死是切口疝的主要诱因。术后持续腹胀、腹内压突然增高属于常见的医源性因素。
如何能够对疝囊容积大小进行准确评估,从而使术前准备工作能够更加充分,切实保障手术安全,已成为外科面临的一大挑战[5]。日常生活中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腹壁切口疝也会受到影响,不同体位下疝容积会有变化,但该理论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腹部巨大突出,使膈肌有明显的下移,脏器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移位,胸内压力水平异常降低,肺活量和回心血流量均受到影响,还会降低心肺和储备功能[6]。如果没有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对病情进行治疗,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的比值过高,威胁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称巨大切口疝伴腹壁功能不全。因此,对巨大切口疝进行准确评估,保证术前准备工作充分,保障安全,已经在外科领域受到广泛重视。人们日常生活中处于站立位状态的时间较长,疝的内容物在重力影响下,其方向与疝突出基本一致,因此,切口疝倾向于突出的程度更加明显,疝囊容积随之增大。而仰卧位CT检查,重力方向与切口疝突出方向相反,部分甚至是全部的疝内容物会回纳到腹腔当中,因此,此时测量所得到的疝囊容积值,要较真实值小一些,使CT检查结果完全失真[7]。在侧卧位状态进行检查,重力方向与疝突出方向一致,疝突出病变充分,且更为真实,疝囊容积和疝囊与腹腔容积比值与仰卧位状态比较,会有明显的增加[8]。本次研究中,接受侧卧位CT检查的研究组患者病情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5.0%,高于接受仰卧位CT检查的对照组患者的77.5%,且研究组仅有1例诊断导致的纠纷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6例,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充分说明,以侧卧位CT检查评估腹壁切口疝容积的优势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腹壁切口疝患者在侧卧位状态下接受CT检查,可以对疝容积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使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提高,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减少纠纷发生,缩短检查操作时间、病情确诊时间、住院总时间,使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尽可以将该体位作为该类患者接受CT检查的常规体位应用,使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以便尽快确诊病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为治疗争取更多的有效时间,使患者的转归更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