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美玲/海南大学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一代。在这一时期,青年的生理和心理都还未定型,正处在“拔节孕穗期”,因而党和国家以及教育部门更要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思想方面的健康发展。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一代代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保障,而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无实效性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在思政课中的“获得感”。
“获得感”通常是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感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物质方面或者精神方面的一种满足感和知足感。大学生在思政课上的“获得感”不仅能够使他们收获一定的文化知识,还促使其知晓当前主流价值观念、并从中体验到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的社会认同感。本文基于实践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心理转变、角色转变以及行为转变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来阐述学生在思政理论课上的“获得感”是如何生成和体现的。
首先,对学科背景和生源结构的划分使得理工科学生包括部分文科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有一定的误解,从而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学生在思政课上的表现和态度就是内在心理的外在显现。这种教育模式一定程度限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对象,将理科类的学生拒之课程之外,造成了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误解。加之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心理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波动和影响,使得学生形成了“被排斥”的感受,从而对思政课产生了逆反和抵触心理。心理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思政课上的心理改变是一种内在—正向的动机,这种发自内心的心理变化,是驱使学生做出积极行为的动力,也容易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参与感和价值感。只有保证思政课对于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使学生对思政课的看法发生改变,随后从心理上的“排斥”到逐渐“接纳”思政课。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排斥心理的客观现实因素主要是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时空背景转换下的群体思想革新以及外来意识形态的冲击。
此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发生了深度革新,也是造成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排斥心理的因素之一。青年学生普遍接受并形成了互联网思维,其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与70后、80后的青年有较大差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出现了不能更全面覆盖、不能更有效引导的瓶颈。[2]因此,当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内容出现在思政课堂上,势必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也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思政课心理上发生的转变,受当代大学生群体性格特点的影响,学生们对于思政课教师的课上表现不再像以往进行随意评分,而是趋于主动性地去提出自己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之一,就在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有所差别,它不仅作为一种知识传播于学生之间,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引导,作为一种价值引导,它要求我们通过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对各种融于无形的理论思潮与思想、见于有形的社会现实与现状给予及时敏锐的回应与正确的价值引领。[3]在充分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群体特点,客观地认识到年龄和时代不同所带来的思想差异后,思政课教师不断努力去接触新知识、应用新科技,在大数据网络时代背景下通过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将网络技术适当融入进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上,打造精品的思政课内容,以新型的教学形式拉近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的距离。成功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屏幕”重新拉回到“投影屏幕”。这种注意力的转变是学生群体对于思政课心理改变的直接和有效体现。
学生从心理主动“接纳”的行为在以往思政课上是鲜于见到的,这种心理上的转变意味着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真实体验到了“获得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化与外化的前提基础。学生心理的转变也从侧面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进步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者根据时代背景的变化而制定和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纲以及教育工作者的革故鼎新,使得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心理发生了从“排斥”到“接纳”的改变,这种心理上的改变会促进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份角色发生认知上的变化。由“被动”到“主动”的课堂角色转变反映出了学生思想政治课上的“获得感”,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奠定了稳固基础。党中央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有效地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力保障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上行下效,为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的课堂角色转变提供了加速剂。
思想政治理论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困惑,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针对这些思想困惑进行教学,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在现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不同专业学生特点有的放矢,不断下大力气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教师与学生通过共同努力已经打破了传统的“你讲我听”的主体教学模式,正在朝向“你来我往”的双向互动模式发展。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大多采用专题授课方式,这种专题教学通过结合社会热点话题或者学科性质来进行讲解。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秉承着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通过专题讨论的方式激发不同专业学生的热烈讨论,这样的课堂教学会使教师和学生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互动课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课堂积极性,打破了以往提问模式的思政课堂,而且学生在课上的主动性会激发学生群体的主动性,因为同辈群体之间的思想更容易发生碰撞的火花,且学生之间的交流氛围更轻松,没有与老师交流的压迫感。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的心理、角色的转变势必会影响青年学生个体的行为发生转变。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体单向灌输模式的课堂行为和授课方式,到同辈群体之间的无形之间的“同化”、有意识地主动“化他”这种行为的转变是对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实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具有思想性、政治性和针对性的课程,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而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获得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指标。“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和育人的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的导向作用,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捍卫高校思想舆论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渠道,通过开设思政理论一系列课程能够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去认识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和解决当前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培养和输送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接班人。党和中央一直强调不仅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好,还要理直气壮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主力军,只有青年形成与国家意识形态一致的的思想,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良好的思想楷模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是营造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者因时而变所做出的努力,赋予了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活力因素。面对丰富夯实的思政课内容,学生自然会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当其看到新奇的教学内容或者关于传统思政课的固化思维被打破时,个体会下意识地和身边的同辈群体去分享并进行评价讨论,这种“同化”方式加快了新时代思政课在同辈群体之间的传播,使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走进了大学生日常生活。此外,在“同化”的过程中,青年学生也存在着一种主动的“化他”行为,这种被动的从“他化”到主动的“化他”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有力表明。在同辈群体之间的传播,使思想品德知识内化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意识,进而通过思想品德意识的导向作用外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无论是在价值观的内在生成发展逻辑还是思想成长规律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培育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只有真正了解和深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获得思想上的进步、和正确的政治导向,才能有意识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化于群。通过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心理、课堂角色以及行为三方面的转变,不仅能够探析这一群体在思政课上的“获得感”以及“满意度”,还能对未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