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勇
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
1.无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中职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学习时,往往集中于游戏、聊天等娱乐项目,没有有效的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但中职学生并未通过网络资源提升自身能力及素质,无法保证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有效学习,既不能吸收其中的知识性,也不能够完成课程的实践,阻碍了计算机应用基础高效教学的开展。
2.缺乏计算机理论学习兴趣。大多数中职学生愿意完成计算机的学习,对于计算机操作非常感兴趣。但是对计算机课程中的理论学习部分,学生们大多兴趣寥寥,不愿意参与理论学习。
3.学习内容与本专业内容关联性不强。中职学校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学习时,希望能够利用所学的计算机应用内容,解决本专业的问题,灵活处理自身专业中遇到的各类计算机应用问题。但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涉及的问题较广,学习内容与中职学生本专业内容关联性不强,无法保证计算机技能的有效应用。同时,计算机应用基础中部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获得及时的解决,削弱了学生们的计算机学习热情。
1.重视和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地位。中职学校要体现计算机课程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转变课程教学观念。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像其他课程一样,要进一步进行教学定位,把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方向,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促使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满足现代教育的实际需要。
2.改革课程设置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目标,考虑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与职业技能的关联性。帮助中学生应对他们日益紧张的就业挑战。将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作出对应的改革。依照计算机课程要求,增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操作课时,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具体应用软件的操作技能,帮助学生掌握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常用软件使用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计算机软件操作及计算机应用的综合素质。要进一步考虑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的特点,改善教学策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此外还要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模式,帮助学生运用所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中职学校的学习,需要更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考虑学生的专业生产技能,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调整,满足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要把握课程原则,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适用性及实用性。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理论,把握计算机操作实践的教学结合,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体现适当的理论及多样的技能培养。
1.微课教学法。微课教学法是利用全新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增加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接受速率,通过课外时间的整合,解决学生在课堂中无法解决的知识难点。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解决学生学习困扰。在计算机基础的课堂中,教师会对主要操作内容进行反复强调、多次讲解,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及排除。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仍有无法理解的部分,在课堂上已经没有多余时间进行解决。而微课教学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图文混排、微课视频、任务设置等模式,促使学生在课前、课后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下载教学资料、完成预习复习。教师录制的微课视频,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具体内容,展开细致的讲解。此外,还能够与学生进行课外沟通,针对学生的个性问题,逐一排除,彻底解除学生与疑问,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强调课程的主要脉络、课程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根据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模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组织中职学生进行计算机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点和技术点,呈现网络式的分布,其中有部分与专业技术内容能够形成结合,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专业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落实课程学习目标。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进一步把握学生特性、突出职业学习的特点,实现高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特点,重视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地位、改革课程设置内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应用微课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高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性,为中职学生未来发展打好技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