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当代中国的实验建筑思潮

2021-11-12 23:44许凯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1200
安徽建筑 2021年12期
关键词:王澍实验性刘家

许凯明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0)

1 实验建筑思潮

改革开放以来,80年代的思想启蒙和90年代的市场经济是促成实验建筑产生的最主要动力,观念和体制的松绑是实验建筑作为中国当代建筑先锋得以成长的必要条件。八十年代新潮美术的兴起和实验艺术的萌芽启发了建筑领域的探索者,90年代市场化改革让个体具有了成为建筑创造主体的可能性,以建筑为创新工具和批判武器的实践者和思想者,承担起了探索中国当代建筑前沿的使命。

1.1 实验建筑的概念

实验建筑的探索主要由海归和本土两类建筑师组成,前者以张永和、朱锫、马岩松等为代表,后者主要有王澍、刘家琨、董豫赣等人。张永和作为文革后第一批留学归国的建筑学专业人士和实验建筑的最早成员之一,把美国的建筑研究范式带进中国的建筑学教育与实践中来,让中国人见识到了一种不同于鲍扎体系(Beaux-Arts)和构成体系的建筑教育和实践模式。90年代的实验建筑并没有统一的纲领和固定的组织,也没有统一的风格、特征或主张,他们的观点差异极大、作品风格迥异,他们的相似之处是经常一起组织展览和活动,出现在相同的媒体、丛书或文章里。

实验建筑与90年代的主流建筑的差异并不仅仅表现在形式方面,二者根本的差异在于形式的生成逻辑和表达方式。“实验建筑”的概念及其作品的产生源于对当时主流建筑及其僵化体制的批判,但并没有脱离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作为一种实验文化,实验建筑与20世纪初的西方先锋派(或前卫)建筑并不相同,但他们都是自己时代的创新者和实践者,是中国当代建筑教育体系和实践创新的重要力量。

1.2 实验建筑的兴起

作为建筑前沿探索或前卫思潮意义上的“实验建筑”出现在90年代。随着80年代西方文艺思潮的涌入和90年代市场经济的落实,“实验艺术”的传播影响并导致了“实验建筑”,即前卫艺术中的建筑或作为实验艺术的建筑类型——这一概念的出现。

“实验性建筑”和“实验建筑”概念最早由建筑和艺术评论家王明贤提出。1993年,受实验艺术启发,王明贤与张永和、王澍、董豫赣、饶小军等青年建筑师的交谈以及他们在《建筑师》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已经开始使用“实验性建筑”和“实验建筑”概念。1996年2月第68期《建筑师》杂志发表的设计方案“太阳与碑——实验性建筑设计方案”,这是董豫赣在清华大学读研期间设计的“文革博物馆方案”,副标题“实验性建筑设计方案”为该期杂志责任编辑王明贤所加。

“实验建筑”作为我国当代建筑前沿探索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和公开讨论是1996年在广州举行的“5.18会议”。会议涉及当代中国实验艺术的发展状况、各门类艺术的实验创作,着重探讨了中国实验性艺术和建筑的可能性与未来的发展路向。会议首次提出“实验性建筑/实验建筑”的前卫性和实验性,宣告了中国实验建筑的正式起步。会议的策划者是王明贤,北方代表有张永和、李陀、张颐武、余华、张旭东、汪建伟、隋建国、赵冰、王澍等,南方代表有杨小彦、黄专、孟建民、汤桦、朱涛、吴越、顾大庆、尚扬、马清运等,会议有关“实验性建筑”的讨论引发了此后对于实验建筑的持续关注和争论。因为探究的问题涉及建筑学科的根本方向和前沿理论,对以后中国当代建筑的探索和发展显现出重大影响。

1.3 实验建筑展

如果说“5.18会议”首次公开提出和探讨“实验建筑”的概念和方向,那么“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性作品展”则是实验建筑师群体和作品的首次公开亮相。1999年6月22~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的“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性作品展”是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附设的小型展览,展示了中国主流建筑之外的边缘性实验作品,展览本身的曲折并不能阻挡这些青年建筑师和艺术家对中国当代的城市、建筑和空间作出各自独特的创新和诠释。这些实验性作品的前卫色彩、文化意识和崭新的空间观与主流的“宏大叙事”恰成对比。策展人王明贤展后反思道:“我发现一部当代建筑史和我们距离是这么近,我们的行动本身就是当代建筑史的一部分。”

2001年9月21~28日在德国柏林“亚太文化周”期间,“土木:中国新建筑展”在依德斯(Aedes East)画廊举行。参展的建筑师均非国内主流建筑背景,而是出自高校、个人事务所和跨界艺术家等边缘群体。展览希望给予西方观众一道独特的中国当代建筑风景,但这些实验建筑师群体的作品与中国传统的“土木”概念相去甚远,而且实验建筑的先锋性和抽象性与西方视野的中国形象实在缺乏直观的视觉和符号关联。

1.4 实验性与实验思潮

80年代以来,中国前卫艺术领域的实验非常活跃,文学、音乐、戏剧、美术都出现了各种新思潮和新团体,85’美术运动是这个时期艺术创新的高潮,奠定了中国现代艺术的理论体系和实验艺术的观念基础。由于建筑艺术的特殊复杂性,中国当代建筑的前沿实验直到90年代才逐步显现,90年代的中国实验建筑也不同于同时期西方后现代和解构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而是试图以中国方式介入当代的实验思潮。

“实验性”作为这股实验思潮区别于主流建筑的最主要特征并不仅仅局限于形式的创新,而是针对主流设计的体制性实践和理论话语的革新与批判。作为先锋文化的实验建筑针对中国现代建筑及其成长历程的某些缺失,常常通过各种不同的建筑实验回溯到现代建筑的起点和基本问题,缺少思想性和批判性的实验终将沦为短暂的技术革新或流行时尚。

2 实验建筑师

1998年1月,王明贤、史建在《文艺研究》杂志上发表文章——“九十年代中国实验性建筑”,推出第一批实验建筑师,张永和、王澍和刘家琨等人一跃成为中国当代建筑冉冉升起的新星。2002年8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为五位王澍、张永和、崔恺、刘家琨、汤桦出版了建筑界丛书(第一辑),中央电视台随后也对五位建筑师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在随后更多的国内和国际性建筑和艺术活动中,中国实验建筑师的探索活动及其影响逐渐扩展开来。

2.1 张永和

作为实验建筑思潮最早的先驱之一,张永和是文革后首批具备完整西方当代建筑教育和专业背景的建筑师,张永和夫妇创办的非常建筑工作室也是我国最早一批私营建筑事务所之一。张永和的工作重心经历了从最初的纯概念性方案到概念+建造的变迁,对建筑语汇的分解和重组、对思维模式和建造过程的质疑和反思,从建筑视角寻找回应方式和设计语言。1997年出版的《非常建筑》代表非常建筑工作室最初几年的成果,接续了张永和在美国对空间和材料语言的探索。张永和对电影和文学中空间问题的关注,强调设计者对生活和环境的感知与洞察,有意规避宏大叙事和时尚潮流,认为建筑的进化是建立在反思和实验的基础上。在2002年出版的《平常建筑》中,张永和尝试寻找“建筑”动词化以后的种种改变,把这个过程的结果随建筑转化为行动,突显建筑的物质性,实践成了解答问题的过程。张永和实现的是建筑实践的概念化或观念化,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清溪坡地住宅、“山语间”、中科院晨兴数学楼、北京柿子林会所、用友软件园I号研发中心和河北教育出版社综合楼等项目都是非常建筑的实践成果,建筑语言从传统的现代转化转向多层和高层建筑的地域性语言研究。得益于张永和对当代展览机制的驾驭和在建筑与艺术间的跨界,非常建筑工作室已经远远走在同时期中国建筑界的前面。超脱的文化姿态、对待实践的不迎合态度虽然造成了作品的建成率较低,但张永和及非常建筑仍然赢得了广泛的影响和赞誉。

2000年,张永和受邀创办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把西方当代的建筑教育模式引入中国,强调产学研结合;采用教授研究室和工作室双轨制,把建筑构造和城市研究作为重点,从建筑最基本的材料、结构和城市的社会行为研究入手,把建筑的建造和城市的社会构成作为建筑教育的基本框架。2005年,张永和受邀执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系,同年出版了杂文集《作文本》。2008年,张永和作为策展人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通过中国馆的策划,张永和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当代建筑前沿的基本面貌。2011年,张永和获选成为普利茨克建筑奖评委。

2.2 王澍

王澍在实验建筑师中最具争议,他的批判精神和叛逆性格是作品面貌独特的重要成因。王澍的狂言中最著名的就是“三无理论”:“在中国没有现代建筑,没有建筑理论,没有建筑师。”这使王澍从学生时代起就无法被当时的教育体制所包容,经过近10年的沉潜和磨炼,王澍终于依靠思想的冲击力和个性化的实验逐渐确立了影响。

1995年,进入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对王澍来说是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这个时期的阅读,让童寯、李渔、博尔赫斯、卡尔维诺、阿尔多·罗西等人在不同层面启示了王澍。1997年,王澍和妻子在杭州创办了“业余建筑工作室”,“业余”意味着一种旁观者和边缘化的处境,但非主流的视角让王澍可以真正实现个人化的探索和实验。1999年,王澍以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的方案,参加北京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组织的“中国青年建筑师先锋建筑作品展”。2001年,王澍创办了中国美术学院的建筑学专业,后扩展为建筑艺术学院。与此同时,王澍受命为中国美术学院的新校区做选址和规划设计,王澍终于可以实践其山水建筑景观和本土建筑学的构想。

2000年以后,王澍开始引起业界的关注,参展机会逐渐增多。其中包括2001年上海顶层画廊的“变更通知——中国房子五人建造文献展”,德国柏林依德斯美术馆的“土木——中国新建筑展”,2002年上海美术馆的“都市营造——上海艺术双年展”,2003年的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馆,2004年的中国国际建筑实践展,2006年与许江合作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2003年,王澍在宁波五散房中用五种不同方法建造的体块组合为一个小型公共建筑,通过回收的建筑材料和传统施工技术,建筑外部构造使建筑材料得以直观显现,这个项目因此获得了Holcim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区奖项。

“瓦园”是王澍为200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设计建造的单坡青瓦屋顶临时竹扎结构。“瓦园”是一个建筑,也是一件大地景观和艺术作品,其展示地域建筑传统、民间匠作工艺和中国传统营造学的艺术装置。庞大屋顶上蜿蜒的竹桥是对水城威尼斯的跨文化呼应,建筑材料的再利用则是实现生态理想的一种地域方式。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规模巨大,工程分两期实施,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落成。作为王澍的代表作虽争议较大,仍不失为王澍独特观念的具体体现。王澍在现代艺术语言和传统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上,用事实否定了传统与现代截然两分的西方神话。2006年,王澍在宁波美术馆和宁波博物馆继续实践本土建筑语言和园林意象。2012年,王澍因上述设计获得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茨克建筑奖。

2.3 刘家琨

刘家琨的建筑之路始终与文学情结相互纠缠,不安于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刘家琨选择文学作为暂时的慰藉,但制度化的审查和约束让向往自由的刘家琨重新回归设计事业。

1994年,刘家琨的系列艺术家工作室开启了个人建筑语言的探索。罗中立工作室是刘家琨探索低技策略和地域语言的最初实验,何多苓工作室转向个人化的空间叙事,犀苑休闲营地延续了这种现代性地域语言。1999年,刘家琨成立“家琨设计工作室”,2000年又主办“营造——中国中青年建筑师学术论坛”,探讨和反思了当代建筑的建造问题。

刘家琨认为低造价和低技术手段同样可以创造高度的艺术品质,这需要在艺术、经济和技术之间寻找平衡。这种策略对于有着深厚文化传统而经济技术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应对现代性困境的良策。刘家琨的实践伴随着个体意识的叙事性趋减和本土性思维的策略提升,对不同层面需要的积极应对是这种策略的基本方法。

刘家琨应对低成本、低技术的材料——构造语言充分挖掘本土的文化、技术资源,用现代的结构逻辑和建筑形态寻求低技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和上海青浦新城管理建设中心则是刘家琨的低技策略在欠发达和发达地区的两种实验,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把地域传统技艺进行重新运用和再创造,而安仁建川博物馆则是文化空间与商业空间混合生长的现实策略,而汶川地震让参与灾后重建的刘家琨再次找到了低技策略的现实意义。

2.4 朱锫

朱锫生长在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画画是他儿时最大的乐趣,而走上建筑之路的朱锫又经历了清华和伯克利的熏陶。朱锫建筑哲学的形成来源于国内外建筑大师们的启发,如关肇邺对于建筑延续、生长的人生智慧,库哈斯关于建筑的社会性和城市性理论,查尔斯·柯里亚关于建筑是人与自然对话的观点。

1989年,朱锫获国际建筑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特别奖”,1991年已经在清华留校任教并获重点培养的朱锫决定出国留学,毕业以后朱锫先后在美国多家著名建筑事务所任职。2001年,已是RTKL国际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负责人的朱锫选择回国创业,加盟刚成立的都市实践。深圳规划局办公楼和龙岗规划展览中心的竞标成功和接连获奖是朱锫归国事业最初的闪光,北京奥运会控制中心的竞标,朱锫和王辉合作“数字北京”拔得头筹,为中国本土建筑师赢得了奥运会唯一的荣誉。

2005年,朱锫在北京成立朱锫建筑事务所。2006年,受古根海姆基金会邀请设计阿布扎比古根海姆艺术馆。朱锫的代表作品还包括蔡国强四合院改造、深圳OCT设计博物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西藏喜马拉雅文化中心、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等。作品先后在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蓬皮杜艺术中心、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德累斯顿国立美术馆、柏林Aedes当代建筑中心等世界知名美术馆展出。

2005年和2007年朱锫先后两次被美国Architectural Record杂志评为“中国建筑奖”和“全球设计先锋”,2009年获英国Wallpaper杂志授予“库瓦西耶设计奖”,2011年被美国赫芬顿邮报选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5位(50岁以下)建筑师之一”,2015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纽约分会荣誉奖,2017年被英国The Architectural Review评为“未来建筑奖——最佳文化建筑”。

朱锫提倡的设计哲学是“自然建筑”和“自然启发设计”,即特定的自然地理和气候塑造特定的建筑,自然因素诸如阳光、空气、温度、材料等会暗示建筑的选择,是自然法则主导设计而非人的主观创造。作为一个富有活力和创造性团队的灵魂人物,朱锫坚持打破传统的局限,寻求实验性的工作方式,从多元化、多专业的事务所构成到技术批判的自然生态观,以及立足于当代前沿文化的建筑哲学观,都反映了朱锫对于实验建筑新方向的远见卓识。

3 研究结论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思潮包含以实验建筑群体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创新和批判,这股思潮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同时发生,其基本状态和思想特质是“中国模式”的大国崛起及其曲折的现代发展前史所决定。实验建筑思潮区别于主流建筑的最主要特征除了在理论和实践独辟蹊径以外,还包含对主流设计的体制形态和理论话语的革新与批判,是走向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建筑先锋们对“中国向何处去”的建筑探索和思想回应。

猜你喜欢
王澍实验性刘家
李俊鹏:实验性的“空间叙事者”,以个性与多元焕新体验
刘家祎 打破少年禁锢 诠释赤子灵动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
狂妄与谦恭
狂妄与谦恭
刘家成、刘一达:让京味儿入味儿
重塑与解构
核电
My Summer Holiday
妈妈的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