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00)
目前,已有数以万计的患者通过音乐治疗使情绪疾病得到缓解或康复。其中,医学民族音乐学的发展使民族音乐维护健康、治愈疾病的显著功效得到广泛的认知。随着实地考察与研究的逐步深入,民族音乐对人的情绪影响和调节的真相被揭开,尤其是当代神经生物学揭示出:建立于大脑愉悦回路和奖赏机理及其神经系统可塑性和适应性基础之上的愉悦与快感、上瘾与痛楚等,是导致音乐治疗观念和技术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化的真正原因(张鸿懿,1999)。那么,这一影响会根据怎样的音乐节奏和时间序列发生变化?音乐节奏中音、频的变化对人类脑部神经的运动规律有怎样的影响?民族音乐对情绪的影响及调节作用是怎样的?研究将通过对听觉-运动交互、节奏-神经运动交互、神经运动-情绪感知交互三方面的分析得到科学的解释。
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研究中涉及的神经生物学的节奏匹配特点进行描述和分析。有研究人员提出音乐节奏有三大特征,分别为:(1)听觉时序性;(2)强、弱性;(3)速度性(王庭槐,2008;尹天子等,2010)。研究人员认为音乐节奏的产生是通过听觉信息传导,即听觉系统通过外耳接收声波、辨别声源,由内耳使感音器官——耳蜗的基底膜震动,从而刺激基底膜上的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以特定的频率和组合形式编码声音信息”,“在听觉通道,初级听皮层中的神经细胞对于声音频率是有选择性的,两个不同频率的音调能被整合为一个按照出现顺序而具有不同频谱分布的知觉事件”,又以音符时值序列作为时间间隔标准(Mazziotta JC 等,1982;Ono K 等,2011)。在音乐中,节奏和节拍总是同时存在的,相同时值的强拍和弱拍会有规律地循环出现,这样乐器演奏家就可以随着强、弱节拍展现出一定视觉意义上的动作节奏表征,即力度大小。有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节奏在时间上组织的长短音、强弱音和人类神经细胞对于声音频率的有选择性,两者存在一定的影响(晏成佺,童忠良,2006;王庭槐,2008;牟倩倩等,2017)。音乐进行的快慢通常是根据乐曲的风格、内容而定,每首作品都有自己确切的速度(晏成佺等,2006;周显宝,2017)。
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弥合现有研究的不足,从神经生物学的节奏匹配视角来分析民族音乐的治疗功能,分析其特点和影响因素。虽然在很多文献中,音乐治疗对人的身心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结论已得到检验和支持(杜青青,2010;王东雪,2017),但在医学民族音乐学的背景下,将神经生物学与音乐节奏的概念引入并探讨其匹配机制在人类疾病治疗上的应用则鲜有检验。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背景下,揭示民族音乐节奏与人类神经传导匹配机制的联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总之,本研究结合医学民族音乐学、神经生物学、民族音乐理论,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该领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本研究针对听觉-运动交互、节奏-神经运动交互、神经运动-情绪感知交互三大关系来深入分析民族音乐对情绪的影响及调节作用。
人们通过听觉获取外界信息时,不同的听觉形式会引起不同的体内运动反馈,凭借听觉-运动的交互,可以实现唤醒机体的自调节机制的作用。国外将音乐治疗的形式分为主动疗法和被动疗法(Bronots,1999)。主动疗法指的是患者依靠积极主动且有明确治疗目的的科学聆听规律,以听觉感知导入,唤起体内健康运动机制的音乐治疗方法,该方法重视患者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投入,形式包括演唱、舞蹈、演奏等。被动疗法是指患者被动接受音乐治疗,在被动聆听中感知音乐内涵,通过听觉感知的信息导入触发情绪变化,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证实,虽都是由音乐的听觉感知带动身体机能的运动,但两种疗法的效果有明显的差异,主动疗法的效果在同一组病患的测试中相较被动疗法更为显著。然而,两者针对的患者类型和病患程度各有不同。其中,主动疗法适合在群体中采用,有利于促进群体性疾病的治疗,如5-10 人舞蹈小组的主动积极参与,有利于集中进行主动疗法,促进群体治疗。而对于有静养要求或不便采用主动疗法的患者,如行动不便,或需要静养的、接受心理治疗的病患,采取被动疗法的效果将优于主动疗法。近几年,国内出现了音乐运动治疗方法,在治疗形式上追求运动与音乐结合来达到治疗的效果,如将民族音乐与瑜伽运动结合的疗法,一方面触动听觉感知,刺激体内运动因子,从而影响情绪及调节情绪,另一方面从外在的肢体运动来达到内外互动的平衡。
音乐节奏为人们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而音乐节奏是依据音色、音频、音效等变量来实现对人们的听觉系统的影响的。我们从音乐中分辨出作曲者要传达的涵义、情感和情绪变化,便是通过音乐节奏的各项变量间的搭配来实现的。通过音乐节奏对患者听觉系统的刺激,可以有效地缓解或治愈一些疾病,而这一过程正是通过节奏-神经运动的交互来实现的。
采取被动疗法对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进行实验,对18 位患者采取低唤醒度的背景音乐治疗后没有显著的效果,而采用节奏感强,有歌词、态度积极的音乐后,实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结果表明节奏明朗有力、积极向上的音乐类型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Ziv,2007)。实验中,患者每日清晨伴随着积极向上、节奏感强、音量适宜的音乐进行日常活动,多数患者逐渐跟随音乐的节奏、旋律、歌词哼唱,且诸多反馈中发现,有部分患者的情绪受到了积极向上音乐的感染,会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尤其在每日的清晨播放,效果更为显著。音乐节奏通过听觉系统刺激脑神经,经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继而调节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的生理功能。所以,设计合理且针对性强的与情绪疾病类型匹配的音乐节奏是节奏-神经运动交互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影响节奏-神经运动交互效果的关键。
音乐之所以可以引发人的各种情感,并且对人的情绪变化产生影响,是因为神经运动和情绪感知之间会发生交互作用。关于音乐治疗的生理作用机制,在国外已经有一些研究。研究表明,音乐在刺激大脑神经的情况下,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人体脑部神经进行作用,继而影响人的情绪。关于音乐对情绪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员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如大脑边缘系统学说、脑干网状结构学说、共振学说(王延松,2016)。此三种学说都一致认为音乐通过对大脑神经皮层产生刺激,进而诱发情绪变化。其中,大脑边缘学说认为音乐刺激可以促进内啡肽释放,而内啡肽是一种可以激发人们快乐、欢悦情绪的物质。脑干网状结构学说则认为音乐对人情绪的影响是通过音乐刺激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来达到机体的运动变化,进而产生情绪变化。共振学说则认为,音乐通过听觉神经传导,诱发机体随着音乐节奏产生共振,听者的机体细胞会随着音乐节奏同时律动,两者维持在和谐状态,进而实现机体调节的效果,不同的音乐节奏可以产生不同的机体律动频率,产生不同的情绪感知。如有实验证明,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在接受被动疗法时,采用舒缓轻柔的民族音乐,低频律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心率,促进其深度呼吸、提高脑部供氧量,达到脑部神经舒缓、稳定情绪的作用。音乐通过听觉系统直接对人们的右脑产生影响,而右脑管理人们的情绪和行为,所以,神经运动-情绪感知交互的音乐治疗是有据可依的,且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应用于情绪影响与调节的过程。
基于神经生物学的民族音乐节奏的匹配机制成因研究从听觉-运动交互、节奏-神经运动交互、神经运动-情绪感知交互三个方面的分析展开,立足于民族音乐学、神经生物学以及音乐节奏的研究,在医学民族音乐学的背景下将神经生物学与音乐节奏的概念引入并探讨其三大匹配关系在人类情绪影响及调节中的作用。该研究通过分析民族音乐节奏与人类神经传导匹配机制的特点,分析影响匹配机制形成的各项因素。在民族音乐与神经生物学的交互背景下,听觉-运动交互、节奏-神经运动交互、神经运动-情绪感知交互三个方面的匹配关系,体现出民族音乐在患者情绪影响的方式、患者的音乐认知与治疗环境、机体神经传导等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此作为患者情绪调节的基础。
总体来看,在基于神经生物学的节奏匹配机制的研究背景下分析民族音乐对情绪的影响及调节作用,了解音乐对情绪的影响存在可控性效果,探索通过音乐实现情绪调节的路径,对音乐艺术的人性化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