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琪玥
(厦门大学 艺术学院,福建 厦门 236200)
花鼓灯是一种传统舞蹈,以蚌埠市、凤台县、颍上县为主要分布地区,广泛流传,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东方芭蕾”。花鼓灯是一种特殊的舞蹈形式,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等为一体,以舞蹈为主要构成部分,传播于淮河流域四省二十多个县、市,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综合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情节性的双人舞与集体舞结合的民间舞种,有歌、有舞、有情节简单的小戏,表演风格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因此花鼓灯的题材比较广泛,节奏更是复杂多变。其中舞步就有五十多种,涉及语汇达四百之多,花鼓灯是汉民族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花鼓灯的舞蹈动作来自社会底层,长期扎根民间,产生于劳动,源于山区的淮河流域,据史料记载,花鼓灯最早起源于夏代,最迟源于宋代。另外关于花鼓灯还有一个传说:远古时期在淮河岸边,禹的后人在涂山上为了纪念逝去的先祖大禹和女娇,建立了一座禹王庙。于是以后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家家户户都打起锣鼓,不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跳起舞蹈,来赶禹王的庙会,渐渐地,这种风俗就演变成了花鼓灯。人们用它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各种情绪,也用它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讴歌。由此可见,花鼓灯的舞蹈动作拥有优美的特点,而且富于表现力,显得格外质朴。
后来,历经元代、明代,到清代、民国时期,花鼓灯继续传承发展,至今已发展成以安徽蚌埠、淮南、颍上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由于淮河流域囊括华中河南与华东苏皖,是我国南北的分界线,由西向东流,因此在花鼓灯中南北文化均有体现。花鼓灯具有吴歌楚舞的风韵,兼收南北之长,其独特的风格,使得淮河流域人民的性格和审美习惯清晰地反映出来。
花鼓灯的表演形式是丰富的。舞蹈、灯歌、锣鼓演奏和后场小戏为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舞蹈是花鼓灯最主要的一个部分,而锣鼓是整个花鼓灯的灵魂,锣鼓气势恢宏,为花鼓灯增添热闹的气氛,变化多端的锣鼓点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所以它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作为舞蹈伴奏出现。“盘鼓”“小花场”“大花场”是花鼓灯舞蹈的三个部分。“盘鼓”不是一种固定的表演形式,而是既有舞蹈、武术和技巧的结合,又有造型艺术的特点;核心部分称为“小花场”,二、三人即兴表演,是一种具有简单情节的抒情性舞蹈;“大花场”是一种大型集体舞蹈。
花鼓灯分工细致,作用很多。但是一个花鼓灯班子不论人多人少,都必须有锣鼓班子和玩灯人。在原生态的花鼓灯舞蹈中,最主要的两大角色是“鼓架子”和“兰花”。“鼓架子”通常由男性扮演,舞姿比较豪迈奔放,热情有活力,有时也可用女性来扮演,其中,又分为“伞把子”“丑鼓”“大鼓架”和“小鼓架”。女角俗称“蜡花”或“兰花”,包头的又称“蜡花娘子”,舞蹈动作较为柔美,变化多端,细腻优雅,通常以方巾和折扇为道具,右手拿方巾,左手拿折扇,用步伐和姿态的变化来表现情绪。
在长期的传承表演过程中,花鼓灯在不断改进自己的表演方式,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随着锣鼓声响起,必须先出现的是“丑鼓”或“文伞把子”,其次“武伞把子”将会出现在舞台上,然后“小花场”和“大花场”将会轮流出现,到最后“盘鼓”或“后场小戏”会依次出现在舞台上。虽然大致的表演程序是相对固定的,但是由于表演是自由而即兴的,所以也要视现场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舞蹈演员没有表演尽兴,也可以将其中一个场景反复表演多次,直到观众满足、演员尽兴为止。也正因为如此,花鼓灯的表演常常需要很长时间,甚至是通宵达旦。
花鼓灯的音乐直接取材于人民的劳动生活,比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地方特色,紧拉慢唱是花鼓灯一个很鲜明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是由花鼓灯的伴奏打击乐来具体表现出来的。而花鼓灯的曲调,大多用明快的宫调式和徵调式。花鼓灯曲调短小,多为五句体单乐段分节歌,在曲子中间穿插锣鼓伴奏,有种独特的风格。在明快节奏的烘托下,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锣鼓点,形成了一连串的鼓点组合,在这样的伴奏的衬托下,音乐热烈而奔放,节奏紧凑而明快,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花鼓灯的音乐以锣鼓为主,乐队中有个重要的鼓手,起着领奏的作用,是锣鼓乐队的核心,通过手势来引领曲子的起承转合,以及演员的每个动作,鼓手都会打出相应的“点子”。花鼓灯不但在舞蹈演员上分工细致,对锣鼓伴奏也是极其讲究的。“三大件”必须得每件一人,再加上狗锣二至四人和手锣一人。整个锣鼓队的组成,就至少需要六人。锣鼓“三大件”是必不可少的,指的是花鼓、大锣、小钹。表演的时候花鼓在中间,左边为大锣,右边为小钹,手锣和狗锣就分别立在大锣两旁。
整个舞蹈伴奏之中占支配地位以及承担控制节奏的任务的是锣鼓,演员各种姿势的转换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也以锣鼓的轻重缓急及抑扬顿挫为参照,与舞蹈场面相配合,显得极为相得益彰。有时鼓手的每一槌都落在演员的脚步之上,演员的情绪就会更加强烈。
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和中国其他民间舞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花鼓灯中“三道弯”舞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其在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也得以运用。而在安徽花鼓灯中,“三道弯”又称“三落腰”。“三道弯”在花鼓灯的舞蹈表演中运用广泛,如在凤凰三点头、二小姐踢绣球等这些亮相的造型中都有使用。花鼓灯的舞蹈表演中,有时为了增加观赏性,会运用很多扭、倾、拧,具体运用在锣鼓点子的休止之时,这些舞蹈动作短暂停顿。
在律动上,花鼓灯也有很多的讲究,花鼓灯的律动基本特征有梗、摆、旋、弯。梗就是脚要梗着走,膝盖部分不能松,同时控制住脚掌,走起来不飘,要重心靠后,呈一种稳健之态,有一种“梗”劲儿。摆,上半身是风柳之姿,梗的脚步会引起上半身的摆动,同时双臂在身体两侧划圈似的摆动,这些动作在“平定步”“上山步”和“风摆柳”中表现得极为充分。“弯”,叫做“亮相三道弯”,是在外观上体现出“兰花”的姿态。还有一种亮相的姿态叫做“旋”,也是“兰花”所使用的一种姿态,拐弯靠“旋”,脚下要“溜”得起,也要“刹”得住。
如今,随着花鼓灯的发展,其吸收了各个地方的精华,受到了各个地方风俗等的影响,各个流派逐渐形成,以及各个流派的独特风格也渐渐展示出来。花鼓灯传播范围较广,因此在民间流派众多。就流传地域和表演风格来看,大致可分凤怀两派。凤派讲究男女角色的传情,动作小巧玲珑、优美细腻;怀派讲究动作轻捷,风流洒脱。从代表人物上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冯派、陈派和郑派等。总的来说,凤派以凤台县为代表,特点是舞蹈动作优美而细腻,扇花的技巧多样、复杂,比较倾向于通过舞蹈来表达情绪,侧重故事叙述和情感表达,尤其是角色之间的交流很多。怀派以怀远县为代表,舞者比较随意,“兰花”比较轻盈灵活,有许多美丽多变的舞蹈动作。在怀远县花鼓灯表演当中,鼓者的技巧展现更是变化多端,有很多技巧性的动作。颍上县是笔者的家乡,近年以颍上县为代表的花鼓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俗称“颍上派”。所以在这三种花鼓灯中,我本人对颍上县花鼓灯的了解是最深的。颍上县的花鼓灯动作更为质朴,更侧重鼓点和人物的配合,节奏铿锵而有力,相较于凤台县的花鼓灯,颍上县的花鼓灯动作不那么轻快,侧重舞者姿态的变化,舞蹈结构严谨,因此许多舞蹈都是固定的套路。
花鼓灯从自娱性向表演性方向发展,丰富了舞蹈动作和表现力,传承于民间,演员也来自劳动人民,一般情况下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所以在传承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后,优美多彩的花鼓灯再次受到舞蹈工作者的重视,通过不断的交流提高,花鼓灯从原来的民间广场演出艺术发展成为舞台表演艺术,并逐渐完善。近几年,颍上县政府非常重视花鼓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县政府的支持下,颍上花鼓灯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花鼓灯是我们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花鼓灯的价值以延续古老文明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