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融合还是小融合的路径选择。迄今为止,我国媒体融合所走过的路是一个小融合之路。所谓小融合就是指媒体之间的整合。这种融合在一点程度上能够提高效率和影响力,但是归根结底它只是媒资范围内的自我整合,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而所谓大融合,就是跨行业的整合与发展,运用媒介逻辑、媒介模式和媒介的机制为各行各业的线上重构提供媒介方案,起到促进和穿针引线的作用。二、开放还是封闭的模式选择。在我国,内容领域一直属于意识形态的敏感领域,存在相对的封闭性。如果不能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生产力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和资源转化为自己的能量和资源,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和社会潮流,就是一句空话。三、生产内容还是提供服务的定位选择。主流媒体在未来的传播发展中是直接为用户生产内容,还是为生产内容的人和机构提供专业的服务和保障。在未来的传播领域发展中一定需要专业主流媒体在关键性的内容生产领域起到压舱石和定盘星的作用,但主流媒体需要从内容生产的一线退后一步,为社会的内容生产起到保障服务的专业作用。(据喻国明于《传媒》2021年2月下)
一、智能升级: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敏锐感知、深刻理解、精准推理的智能升级将持续驱动视频媒体内容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全链路智能化,人工智能提效降本作用得以最大化发挥,同时探索激发人工智能的内容创造潜能。二、交互升级:从图形界面到自然交互。智能视频媒体发展突破还在于交互升级。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人机交互将被重新定义,进而重新定义我们与智能视频媒体的关系。未来智能视频媒体将更加“善解人意”,扮演信息渠道、个人助理甚至陪伴者等多元角色,人机协作更加深入。三、生态升级:从局部合作到透明互信。未来,在全球人工智能开源开放趋势下,视频智能化生态也将从局部合作走向进一步开放,合作更加透明互信,让更多人和机构都能享受到视频媒体智能化升级带来的红利。(据徐珂韩冰于《电视研究》2021年第3期)
一、重新定位。随着传统媒体的渠道价值被移动终端与社交媒体稀释,以广告为主的盈利模式已经摇摇欲坠,广播媒体若要真正实现深度融合转型,必须果断放下曾经作为垄断平台的主导思维,以服务者的姿态嵌入生态,与流量平台展开全方位合作,摸索并适应新生态的规则,成为流量平台的顶级合作者,与用户建立更为紧密的连接。二、布局未来。广播未来的发展机遇是全面云化,创新服务,掌握用户。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全天在网,随时连接服务,未来媒体需要更智能准确地分析用户,并以此为基础持续创新迭代产品与服务,支撑其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必须功能强大。公有云厂商服务具有规模效应,可按需使用、按量计价,利用公有云服务将大大降低媒体生产的成本,先与公有云生态靠拢的媒体必将获得先发优势,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广播媒体深度融合转型,要在现阶段利用各种手段与用户建立强链接,掌握核心用户,布局新时代产品,实现增量。三、重塑文化。创新的道理与人生相似,衰老不可逆,在青壮年时培育下一代,血脉才可得以延续。虽然现阶段广播媒体身处逆境之中,却也是难得的创新机遇期。传统媒体应当回归“营销专家”的角色,从销售自身渠道变为整合多渠道资源的用户资产管理者,探索全新的服务场景,为客户精准适配“人、货、场”。能帮助用户与客户提升效率、赚钱,或者能帮助他们节约时间、省钱,媒体的运营与商业模式才能更畅通。在媒体创造价值的道路上,价值是因,利润是果,创新是手段。为他人赋能,才能与他人共赢。(据王伟于《中国广播》2021年第3期)
一、一味强调体制机制,忽略方式方法问题。在探索经营转型路径时,体制机制是绕不开的话题,必须进行改革与调整。但更多情况下,阻碍媒体经营工作转型的是方式方法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体制机制问题掩盖方式方法问题。二、缺乏具体抓手和载体,只抓改革不抓项目。不少媒体谈到媒体融合和经营转型,必先抓改革。从传统媒体的工作机制,到产业模式的创新,再到组织和人员的变革,涉及方面广,跨度时间长,改革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主流媒体长期形成的体制机制及运营模式有其历史性,改革是系统工程,短期内难以见到实效,完全投身改革而不顾眼前发展,可能会错失经营转型的时间窗口。三、发展新媒体盲目“烧钱”。新媒体领域风口频换,项目投资成败存在不确定性,在尚未找到盈利模式前,盲目“烧钱”很可能拖垮经营大盘。媒体集团需立足自身、立足当下,做好顶层设计,科学估算投入产出比,把应做又能做的事情先做到位,力求用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好的融合效果。四、执行力不够强,导致经营效果不佳。媒体经营转型需要有破冰的勇气和坚定的毅力。在经营转型中,一旦确定了战略方向和商业模式,就要拿出敢于“亮剑”的胆略与勇气。随着经营转型的深入,在面对各种困难和矛盾时,还要有“坚持到底才能胜利”的坚强信念。(据张光辉于《中国记者》2021年第3期)
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向记者展示了中国网络建设的“成绩单”。在5G网络方面,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已初步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移动网络。截至2021年2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79.2万个,5G手机终端连接数已达2.6亿。预计下半年,5G手机出货量占比达到80%左右。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年)》,2020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8109亿元,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1897亿元,间接带动总产出约2.1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约7606亿元。(消息来源:新华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台湾广播台海之声和“看台海”新媒体平台日前开播上线。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等共同为台海之声及“看台海”新媒体平台启动开播上线。据介绍,台海之声覆盖祖国大陆东南沿海、台湾地区,使用汉语普通话播音,全天播音20小时。节目类型分为新闻和评论、生活服务、文化文艺、音乐旅游四大板块。“看台海”新媒体平台以“看台海”微信公众号作为主平台,同时推出微博、今日头条等账号和“云听”客户端专区,以及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精心打造多个具有对台传播特点的系列融媒体产品。(消息来源:新华网)
近日,逾70家影视传媒单位及企业发布保护影视版权的联合声明,表示将对目前网络上出现的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针对影视作品内容未经授权进行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行为,发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维权行动;呼吁短视频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切实提升版权保护意识,社会各界应积极对侵权内容予以举报、删除、屏蔽。视频平台及影视公司发布联合声明,称近年来短视频自媒体创业领域蓬勃发展,由此引发的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影视切条侵权情况日益严重,大量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未经权利人授权,将影视作品进行任意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引发盗版侵权问题和纠纷,严重侵犯影视作品权利人合法权益甚至损害影视作品的完整性,曲解影视作品内容的主旨原意,影响影视行业的长远发展,破坏影视行业的健康生态。(消息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日,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对39类常见APP在使用过程中,对必要个人信息的采集类型作出了具体规定。当前,我国以网络安全法、民法典、刑法及其司法解释为核心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已经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也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不过,从相对抽象的立法条文,到具体落实在特定APP应用尚存一定距离,新规通过类型化的方式,将具体应用与抽象规定相结合,对个人信息保护将起到重要抓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新规不仅列明了各类APP个人信息采集类别,而且还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利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这就畅通了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监督的权利,也拓展了相关部门对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治理渠道,反过来,也更加夯实了互联网平台积极履行主体责任的必要性。(消息来源:《光明日报》)
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共江苏省委联合摄制的百集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日前在北京举行上线开播仪式。该片是用微纪录片的形式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撷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以小故事揭示大道理,生动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该片每集以8分钟的时长,生动讲述一个故事,每个故事既相互连贯又相对独立。该片针对青少年受众的特点,强化悬念、故事和情感元素的吸引力,使用了动画、沙画、情景再现等创作手段,契合网络及新媒体平台传播特点。(消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日前召开的广州市人民政府第15届13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加快发展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方案》。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制定的《工作方案》,到2022年,超高清视频及数字内容产业规模将超4000亿元。广州主要城区将建成全国领先的5G网络,5G+4K/8K超高清视频将广泛进入日常生活场景。《工作方案》提出五大工作任务:全面加强超高清视频内容制作、重点突破超高清视频技术研发、积极拓展超高清视频展示应用、逐步完善超高清视频产权服务、着力提升超高清视频示范园区品牌。(消息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