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视域下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机遇研究

2021-11-12 21:21:28郭继文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实力济南

郭继文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极为重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多次到黄河流域省区实地考察,而且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尤其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下,中共济南市委结合济南实际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在中共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制定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远景目标”,而且在文化软实力方面提出了新的目标“省会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2021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加快提升泉城文化影响力”是2021年济南市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黄河流域省区的发展规划了发展蓝图,也为作为黄河下游中心城市济南的发展尤其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为:对济南的高点定位凸显了济南区位优势、开拓了新思路;彰显了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黄河文化资源;凸显了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之“魂”。

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的高点定位为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带来的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了历史上治理黄河的经验教训,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14年3月,习近平在河南兰考调研时就专程前往东坝头乡张庄村考察黄河。2019年,习近平到黄河流域的内蒙古、甘肃、河南实地考察。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此战略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专题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强调“要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开展黄河文化宣传,大力弘扬黄河文化。”2020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再次强调“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要大力保护和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挖掘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这把重大国家战略细化和落实为发展规划。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是该战略的关键,也是包括济南在内的黄河流域城市落实该战略的关键。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得以强调。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再次强调“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进行了论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并落实到国家的规划和远景目标纲要中,成为党和国家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的意志。

(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的高点定位凸显了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区位优势

202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多次论及济南,赋予了济南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新的使命担当,“明确了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全新定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的定位是“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即处于黄河流域城镇化体系的中心和顶端,不仅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处于重要的地理位置,而且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城镇化战略格局、国土空间开发、生态保护和城市群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个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等。城市的发展既包括以经济、科技、金融和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硬实力和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般应具有便捷的交通,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教育实力等,而且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处于前列,具有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点定位强化了济南在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的作用。从地理区位看,处于黄河下游的济南是齐鲁大地的中心,是山东沿黄城市的中心城市,是黄河下游的中心城市,而且是包括黄河上中下游在内的整个黄河流域的中心城市。济南北面的京津、南面的南京、西边的郑州、东面的青岛均是国家中心城市,济南基本处于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中间位置。对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点定位不仅对连接黄河上中下游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连接包括中心城市的周边城市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济南所处的地理区位能便利黄河上中下游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等,便利与周边城市的文化交流,促进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济南的“米”字型高铁网、“三环十二射”高快一体路网等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将促进济南包括文化在内的高质量发展、文化交流,为济南文化软实力奠定良好的交通基础。

“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点定位提升了济南在城市群的战略地位。济南不仅是济南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城市,而且是黄河下游城市群和黄河流域的中心城市。济南在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都市圈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城市的作用,引领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为其他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作出示范。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可以带动济南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以郑州为中心的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的合作交流,提升黄河文化影响力,促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作为城市群的龙头城市济南不仅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龙头作用,而且在提升黄河文化影响力、促进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发挥着“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作用。从全国区域、黄河流域、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的格局看,济南所拥有的优越区位有利于济南文化软实力发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点定位凸显了济南区位优势,为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带来了新机遇。

(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的高点定位为认识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现状提供了参照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的高点定位为认识济南现有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现状提供了机遇。“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不仅要求发达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金融实力等硬实力,而且要求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既是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要求。“2020年全年济南市生产总值为10140.91亿元”,首次破万亿大关。“实现收入平稳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664.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874.2亿元,预计2020年实现900亿元,年均增长6.3%,各项收入指标居全省前列。”济南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体现了济南的经济综合实力。济南经济实力的增强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7年,人民论坛测评中心在对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测评中显示,济南“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指数得分超过平均值(76.89分),得分78.75分,居第七位;其中济南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得分70.17分,居第十四位;济南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得分79.52分,居第八位;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民众满意度得分84.88分,居第四位。这表明济南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指数得分排名虽然位居前列,但是在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得分、文化产业发展得分、民众满意度得分等方面不均衡,与杭州、上海的文化软实力指数得分有较大差距。2021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泉城文化软实力尚需增强”。这些为认识济南尤其是其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优势、不足等提供了参考。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的高点定位为济南提出了新的战略定位、战略布局和发展目标,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快速提升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

(三)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的高点定位为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建设开拓新思路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的高点定位对济南未来的发展包括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为包括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内的济南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强化了济南在城市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战略规划。在贯彻和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济南积极体现其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担当,尤其是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的定位和担当。为了与济南在重大国家战略中的定位相匹配,《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制定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这就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取得显著成果,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实现新跨越。”强调“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远景目标。这就是: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初步建成‘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省会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制定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定的“十四五”发展目标的“文化济南”是从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对济南提出的近期目标;《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制定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定的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文化中心”“省会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是在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对济南城市提出的远景目标。“文化济南”“文化中心”是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点定位在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的要求和体现。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不仅表现在“文化济南”“文化中心”方面,而且还渗透和体现在“大强美富通”等方面。文化中心是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定位的重要内容。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建设“文化中心”就要求与之相匹配的城市文化软实力,要求建设城市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是“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定位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也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快速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中心是济南当下工作的重点内容和未来目标之一。

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彰显了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黄河文化资源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把济南定位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突出和彰显了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和优势,以及黄河文化在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带来了新机遇。

(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进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迈进了“黄河时代”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强调“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强调生态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首先,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使得济南及其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迈进了“黄河时代”。南靠泰山,北依黄河,曾经是济南显著的地理特征,黄河一度被视为济南市的护城河、城市市区的北部边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使得包括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内的济南城市发展跨入了“黄河时代”,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使得济南拓展为“携河拥山”的空间格局,促使济南加快形成“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对济南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都有明确的指向和战略要求,“北起”就是“崛起北部全力建设‘未来希望之城’”,就是要主动“携河北跨”,把黄河北岸的济阳和商河等纳入济南城区。济南跨越黄河,积极推动济南北部建设全面起势,建设黄河北岸主城区。“崛起北部全力建设‘未来希望之城’”不仅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而且包括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文化软实力还渗透到济南整个“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之中,渗透到“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之中。2021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崛起北部全力建设未来希望之城,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绿色智慧、动能强劲、活力迸发的现代化新城,推动黄河南北融合互动,打造省会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未来希望之城”“现代化新城”“省会未来发展”等对城市硬件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黄河由济南的护城河变为其城内河,这不仅仅是济南在地理空间上跨越黄河,而且是在城市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方面迈进了“黄河时代”。其次,“黄河时代”凸显了黄河对济南的文化意义。奔腾不息的黄河自平阴县东阿镇后姜沟村流入济南,到济阳县仁风镇老桑家渡村流出济南,约183.35千米,长期以来从生态、水资源和文化等方面润泽着济南。在地理位置上与黄河紧紧相邻的济南过去曾经把黄河视作城郊河、护城河、供水河,重视黄河为济南提供了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生态补给用水等,忽略了黄河与济南的相生相长。在历史上,黄河下游确实存在过决口、改道等问题,给包括济南在内的广大地区带来了危害。黄河下游由于泥沙淤积成为地上悬河,使得黄河河床远远高于两岸的地平面,这给包括济南在内的黄河下游两岸城市治理和防汛工作、两岸人员的往来交流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由此,部分人把黄河作为地上河的“害河”、作为地理障碍来对待,缺乏对黄河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没有达到与黄河深层次的“相融”,这与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幸福河”的战略意义和文化意义相悖。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凸显了黄河对济南城市的文化意义,凸显了黄河的“母亲河”“幸福河”“地上悬河”“生态河”“景观河”等内涵,凸显了黄河的本真状态。再次,“黄河时代”不仅没有掩盖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泉水文化、大明湖文化、名士文化等,而且使之与黄河文化相得益彰。黄河文化不是替代济南的泉水文化、大明湖文化、名士文化等,而是使之更有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和历史底蕴,这使得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资源体现出黄河文化的特色。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迈进“黄河时代”不仅凸现了黄河与济南的关系,而且凸显了黄河文化对济南的文化意义,凸显了黄河文化与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其他文化资源的相融关系。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指引下,黄河对济南来说不仅是供水河、护城河,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幸福河。

(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促使济南深入挖掘厚重多彩的济南黄河文化资源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不仅使得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开启了“黄河时代”,而且凸显了包括济南在内的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凸显了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黄河文化资源。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作为“黄河流域的城市”,具有丰富的黄河文化遗产和黄河文化资源等,这为济南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提供了资源基础。地处黄河流域下游的济南在古代深受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影响,是齐鲁文化交汇交融的地方,济南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齐鲁大地的黄河流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优秀文化。从黄河流域来看,黄河下游的济南黄河文化与黄河上游的河湟文化、黄河中游的河洛文化和关中文化、黄河下游的中原文化等相并列、联系密切,同属于黄河文化;从空间范围上看,主要包括古代的济南,即近现代的济南市为主;从时间上看,济南黄河文化可追溯到古代的原始社会,形成于农耕时代,延续至今;济南黄河文化从源头看,主要是作为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炎黄文化。从考古遗址看,济南黄河文化主要包括反映黄河历史文明进程的重要考古遗址,如章丘西河遣址、长清张官遗址、大汶口文化部分遗址、章丘城子崖龙山遣址、平陵城遗址、商周刘台子遗址、齐长城等;反映黄河伟大成就的古代文化,如鲁文化、齐文化等;反映黄河变迁与济南治理黄河成就的文化,如黄河大堤、泺口水利枢纽工程遗址、津浦铁路大桥;与黄河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舜耕历山传说、大禹治水传说;反映黄河生态文化的景区,如济西湿地、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百脉泉水汇聚而成的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曾经与济南密切联系的文化名士,如名医扁鹊、春秋时期齐国大臣鲍叔牙、战国时期哲学家邹衍、秦汉时期伏生、西汉的外交家终军、三国时期的曹操、唐代名相房玄龄、唐代开国名将秦琼和程咬金、唐代高僧义净、宋代的苏轼和曾巩、宋代“二安”辛弃疾和李清照、元代张养浩、明代戏曲家李开先、清代赵执信等。在黄河的哺育下,济南人民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祖源文化、龙山文化、大舜文化、黄河农耕文化、海岱文化、名士文化、工商文化、生态文化、泉水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红色文化等社会主义文化,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文化资源。

(三)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指导下的区域文化交流助推济南打造“黄河文化名城”

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指导下黄河流域的区域文化交流为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济南与省会经济圈其他地市积极整合文化资源,与泰安共同打造泰山文化轴,与泰安、曲阜共建以“山水圣人”重要内容的中华文化枢轴等。还以旅游为载体,创新和深化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共同发布了省会经济圈《泰山宣言》,共同签署了省会经济圈 《旅游一体化营销战略合作协议》。”“‘齐鲁文化’‘山水圣人’‘牵手泰山·行走黄河’和‘泰安深度游’四大主题、五条旅游线路”等,这样既能实现文化优质资源的强强联合和整体策划包装,又能发挥省会经济圈各市黄河文化资源的倍数效应、文旅融合的倍数效应。同处黄河流域的济南、郑州、西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各自为中心的济南都市圈、郑州都市圈、大西安都市圈,形成了各具区域特色的黄河文化。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推动和增强沿黄九省区之间包括文化在内的联系带来了新机遇,引领和推动以济南为中心的济南都市圈与郑州都市圈、大西安都市圈进行包括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内的交流合作,引领和推动黄河中下游省际之间城市群的合作与建设,引领和推动济南所在的山东中西部地区和郑州所在的中原地区、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地区进行包括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内的协同发展,引领和推动沿黄城市包括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内的协同发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增强了山东的济南与河南的郑州、陕西的西安、甘肃的兰州等协同发展,推动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协同发展及其传承黄河文化的协同发展,建立和深化包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在内的合作机制,加强城市之间的文化软实力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尤其是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优势,互相借鉴、密切合作,共同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济南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过程中,既能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又能借助黄河文化、提升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为提升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做出示范,立志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先行示范区,打造黄河文化名城。

(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指导下的文旅融合助推济南参加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

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指导下,实施“黄河文化+”行动,推动黄河文化与农业、工业、科技、教育、旅游等深度融合。以黄河文化铸黄河流域之魂、打造黄河流域旅游,以黄河流域旅游彰显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和黄河流域的旅游交汇融合发展。黄河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使得游客在领略黄河的自然之美中感受黄河文化的根和魂,陶冶游客的心灵。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和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推动黄河流域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要以保护黄河文化为前提,传承和弘扬包括济南在内的黄河文化。宏观上,要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和《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对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加强黄河文化研究阐释、开展考古发掘和资源调查、加强文物保护、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和演出演播、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发展沿黄地区文化产业、提高黄河文化国际影响力八项重点任务落地生根”,为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作出济南示范,谱写新发展阶段黄河文化大合唱。中观上,济南要加强与黄河流域的城市之间的文化旅游合作,建设和推进沿黄省际文化交流合作品牌。积极打造和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黄河流域省会城市文旅联盟”等沿黄省际之间和城市之间文化交流合作品牌。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城市本身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而且能够实现城市之间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带来城市之间尤其是文化之间的乘数效应。在省内,济南要加强与省内菏泽、聊城、济宁、泰安、德州、淄博、滨州、东营沿黄市县的合作,加强山东省沿黄9市26县的黄河文化合作和旅游合作,加快建设文化旅游联盟及合作平台。通过沿黄省际之间、省内城市之间的多层次合作,把济南打造成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中心城市及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龙头城市。济南要通过实施黄河流域旅游带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不断推动黄河文化和黄河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提高和改善游客对母亲河黄河的体验和黄河文化的体验,促进包括济南在内的黄河文化和旅游融合迈上新台阶,进而提升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促进了黄河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有利于济南利用黄河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三、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凸显了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之“魂”

黄河不仅为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文化资源,而且为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了“根”和“魂”,黄河文化是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文化资源的“根”和“魂”,黄河文化是包括济南在内的黄河流域城市的文化底色和特色,也是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底色和特色。

(一)黄河文化是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血脉之“根”

黄河文化是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源头和根。济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祖先的重要活动区,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济南古代早期文化大致经历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作为齐鲁文化重要源头的龙山文化繁荣和发达是当时黄河文化的主干,并深刻地影响着夏商周文化。考古学、文献记载尤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都证明包括济南在内的黄河流域是中国本土人类起源与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所在。济南西河遗址、小荆山遗址、济南长清张官遗址和章丘王官庄遗址、焦家遗址、章丘城子崖遗址、济南大辛庄遗址、东平陵城遗址、济南市历城区甄家西遗址等考古遗址密集分布于济南市章丘、长清,呈现出年代的连续性。这些遗址呈现了史前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谱系,又证实了济南在古代就是黄河下游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古代的祖源文化、农耕文化、工商文化、滨海文化、儒释道文化、都城文化、科技文明等文化的源头与黄河流域的密切联系。中华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等曾经在包括济南在内的黄河中下游从事社会活动,这表明中华姓氏的祖根多在黄中下游地区。济南的黄河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包括济南在内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是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根。

(二)黄河文化是赓续发展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在之“魂”

黄河文化贯穿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及其文化资源的发展历程。从发展历程来看,远古时期以济南为中心的黄河流域的原始宗教崇拜、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氏尝百草、中华龙文化等神话表现了古人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而进行的发明创造,承载着中华民族早期的生活智慧与文化样式,折射了在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以人为核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观念。济南古代早期文化大致经历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反映和体现了远古时代包括黄河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济南黄河是黄河流域较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之一,是古代黄河中下游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桥梁和纽带。济南既是黄河下游文化的重要源头,又是包括黄河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以济南为重要活动区域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等是黄河文化的重要代表,在与其他区域文化融合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夏商生产生活的中心主要在黄河流域,济南是夏商文化的重要区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确定了中华文化的大致走向。春秋战国时期,济南是齐文化、鲁文化交融交汇的区域,是名副其实的齐鲁文化之都,也是其他区域文化、诸多学派交流融合的重镇,包括济南在内的齐鲁文化既是黄河文化的中心,又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秦汉的活动中心主要在黄河流域,其政治、思想、文化的统一既促进了黄河文化的发展,又对其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秦汉以后,使得儒家为代表的齐鲁文化由区域文化上升为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指导思想,决定了黄河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发展方向。从远古到夏商周,从春秋战国到北宋,黄河文化曾经引领中华文化的发展。济南黄河文化的发展不仅与中华文化的发展进程相一致,而且见证和代表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和曲折,孕育和谱写了中华文化的精神谱系。济南文化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数量众多的遗址到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化,从夏商周的青铜文明和甲骨文到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汉唐时期的鼎盛到两宋的繁华,从元明清的相对衰落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复兴,基本反映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济南黄河文化的发展不仅影响并渗透进黄河下游文化的发展,滋养和哺育了济南,而且见证和代表了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曲折,蕴含着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历史逻辑。

(三)黄河文化是新时代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厚重“底色”

黄河文化统摄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诸多文化资源。由于黄河流域特定的地理环境以及发达的农业生产等原因,中华民族重视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以便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从古代到现代对黄河的治理和利用促使中华民族更深刻地思索和处理人与黄河、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推动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留下了内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精髓与风格,是区别于西方文明的根本特点,是中华民族流淌不息的精神、理想和追求。”济南黄河文化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互竞争、相互包容,既接纳和融合了其他区域的优秀文化,将其自身融入范围更广的中华文化之中,又通过输出和传播,引领和促进了其他区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济南的黄河文化作为文化基因和命脉还渗透和引领本地的泉水文化、名士文化、工商文化、饮食文化等,渗透到本地的红色文化等社会主义文化之中。济南的革命文化继承和发展了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济南区域文化之魂,包括济南在内的黄河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高度和深度,不仅代表着中华文化的过去,而且支撑和引导着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黄河文化不仅是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文尤其是传统文化资源的主体和主干,而且促进和引领着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从黄河文化的内容来看,中华民族创造的黄河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包括天人合一、以民为本、实事求是、革故鼎新的思想理念,精忠报国、崇德向善、忠孝悌信、礼义廉耻的道德理念和规范,自强不息、爱业敬业、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以文化人、中和泰和的人文精神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等多发端于以济南作为重要活动区域的黄河文化。这些黄河文化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等成为中华文化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成为中华文化的优秀的文化基因,成为黄河精神和黄河流域人民力量的表现。凝聚和体现黄河文化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等是由黄河流域人们依托此区域的自然环境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黄河故事的高度总结和升华,是对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承载和传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黄河文化反映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承载着中华先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价值判断。黄河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在文化方面对世界做出的独特贡献。黄河文化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等也渗透到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文化资源、主客体及全过程。黄河文化不仅统摄济南的城市文化资源,而且凸显了黄河文化作为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底色和亮色。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使得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黄河文化的底色和黄河文化的特色更加鲜明。随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济南的发展尤其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带来的全新机遇愈来愈凸显,有助于更好地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有助于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有助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

认识和理解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带来的机遇有助于探析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效路径。在总结发达国家保护传承江河文化的成功经验和中国历史上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经验基础上,济南立足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从多维视角探讨对策: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指导下进行符合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规划,通过国家战略指导下的规划,形成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济南好声音”,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最基本的制度保证;为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新定位、新思路、新蓝图;充分挖掘黄河文化资源,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炼其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整合济南区域的黄河文化资源,突出特色、突出优势,发挥倍数效应;利用“互联网+”和“文化+”,使黄河文化融入生活;通过“训导机制”“认同机制”“信仰机制”等增强黄河文化认同;形成以党为核心、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共同参与的 “多位一体”的合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讲好济南的黄河故事,与其他区域共唱黄河大合唱,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抢抓新时代新发展阶段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带来的机遇,制定及时有效的对策,是包括济南在内的黄河流域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和任务。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实力济南
见证创新实力的跃升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中外文摘(2020年18期)2020-09-30 14:47:04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收藏界(2019年2期)2019-10-12 08:26:10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人大建设(2019年12期)2019-05-21 02:55:42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6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5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