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直播的发展路径探析
——以“雷神山、火神山”直播为例

2021-11-12 20:08王星
声屏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受众医院建设

□王星

近年来,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都进入快速发展时代,人们享受着快速消费的生活节奏,沉醉于互联网所缔造的信息世界,试图从中快速索取有用的信息。短视频的爆红印证着这一点,短小精练的视频快速传播,让观众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快速直观地获取信息,人们无不沉迷于短视频的快速享受中。但与此同时另一种声音也出现在大众传播领域,“慢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慢”似乎逆潮流发展成为一种新生事物。

慢直播的概述

慢直播通常被人们理解为叙事密度低、戏剧张力低、不追求强烈的戏剧效果,长时段的一种直播形态。逆潮流趋势似乎是慢直播最大的亮点。直播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看似是一场“出圈”的直播,短短几天在线用户破亿。但慢直播并非是国内首创,最早可追溯到丹麦和芬兰的电视节目中,但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就是挪威的“慢电视”。

国外“慢电视”。挪威的“慢电视”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是在2009年,挪威广播公司拍摄了长达七个小时的纪录片《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拍摄到挪威奥斯陆的整个火车旅程。没有任何剧本安排,四部摄像机完成拍摄,长时段的镜头、受众自由切换观看点位,“慢电视”的迅速火爆给挪威人带来了一种新的“慢”美学理念,贴近生活、回归自然,这种理念逐渐深入挪威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当中。

日本纪录片整体节奏较慢,长镜头居多,强调自然、平实的视听语言。二战后经济的持续颓废却使不少年轻人看到了危机,社会差距不断拉大。2017年生活纪录片《人生果实》就是日本慢文化的典型案例,影片中用平实的记录展现宁静的慢生活,单机位拍摄,叙事缓慢,长镜头居多,记录真实,甚至男主人公逝世的细节也展露无遗。同时期,韩国开始了抵抗消费主义的“幸福运动”,他们认为人们不应该不惜健康地工作,而应该去立足当下,幸福生活。接着旅行类真人秀节目不断涌现,《两天一夜》和《尹食堂》正是应运而生的综艺节目。

国内“慢综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也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电视“慢文化”的发展,开始在中国电视市场发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崇尚慢生活,慢节奏也成为我国慢综艺流行的受众基础。除了较早涉及“慢电视”的熊猫频道,以《向往的生活》为例的“慢综艺”也在国内综艺市场探索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主流媒体的央视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相继将“慢电视”的理念运用到各类新闻直播场景中,除了直播医院建设的陪伴式慢直播,又推出了旅游类的慢直播。2020年3月13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首创AI移动慢直播报道武汉东湖樱花,“来乌镇,看千年水乡的日日夜夜“一天内浏览量超千万,多角度多视角的让人们居家就可以观赏到最美的东湖樱花。这种直观、没有“套路”式的长时段直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观众的观看兴趣,使得节目充满了未知和新鲜感。

慢直播——疫情医院建设的传播特点

这场直播首先由“央视频”客户端发起,将正在施工建设的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家临时医院建设现场置于直播中。没有解说、没有音乐、没有主持人带“节奏”。镜头中,只有干活的工人、来往的叉车。随后“央视频”与“央视新闻”两个客户端合并播出。

特定选题下的快速凝聚力。慢直播在移动资讯直播中,可以说是逆潮流趋势发展,属于“小众”直播内容,其直播内容还引起过一些争议。被认为慢直播的题材“无聊、浪费时间”。但是,此次临时医院建造的慢直播显然与以往的慢直播题材截然不同,慢直播所发生的时间背景和社会背景也不同。

首先,在特殊时期全民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在家隔离,相对于其他时期来说移动用户空前巨增,这是慢直播火爆的首要条件。居家隔离后用户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消磨”和“浪费”,通过大主题背景下的直播建设医院,观看直播的人数和时长也不断地增加。其次,特殊的社会背景,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医院建设的最新状况,而受众早已习惯了传统的“包装感”式新闻报道,此时“摆事实、讲道理”远远不及“关系认同”与“情感共振”更为吸引受众,人们渴望看到更为真实的建设情况。此时虽然镜头是固定机位,但是直播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云监工的眼皮底下发生着显著变化,将碎片化的人群重新聚集在一起,找到社会共识与最大公约数。让观众在云端共同守望医院建设,与武汉同在,为武汉加油。

陪伴式参与增加用户黏性。与以往直播不同的是没有主持人的参与和引导,更强调的是直观的画面和不加修饰的现场直播,但是恰恰就是这种不干扰式的“陪伴”让受众可以随时切入切出,受众实时地接收现场的信息获得参与感和满足感。不加干预也不会破坏直播画面的连贯性,这样受众更愿意主动参与到医院直播当中,参与到“云监工”的行列当中,这种身份共识让受众成为直播的观看者、参与者和传播者。

观众也因为没有“引导者”,主动探索,发起讨论话题,进行交流,在观看的同时在线探讨医院建设进度,用户在线观看模式发生质变。有趣的留言此起彼伏。网民纷纷为出现在直播画面中的机械设备起昵称。直播评论区一时热度暴涨,装土车叫“大红”,大挖掘机叫“大黄”,小型挖掘机叫“小黄”,压路机叫“滚滚”。后来的用户搞不清楚这些“圈内用语”,热心网民又变身义务讲解员进行交流互动。一波操作后,一场“无聊”的慢直播,变成回味无穷的“可聊”之作。这种开放互动的直播方式,强烈的参与感更促进公众的参与意愿和品味,形成强大的用户粘性。

强大的消解力。特殊时期,居家让全国人们处在一个“高压”的心理状态。视频语言的“宽度”为非理性成分的表达较之于书写文字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达空间,也更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慢直播还发挥着心理代偿的功能,成为网民能够宣泄情绪和不满的渠道和场地。同时当代青年群体的工作压力过大,难以排解,没有情节,不加干涉的慢直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紧张情绪。慢直播这个看似无聊的“破圈”传播不仅连接着不同圈层的受众的归属和认同,更能缓解人们的情绪,为观众解压,成为当下的社会解压阀。表面上看到的是两所医院的建造,实际上有效疏解了整日待在家里的千万网友在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焦虑。

国内慢直播的发展方向

根植于“本土化”的选题。直播医院建设在短时间内迅速火爆全网,但这是特殊环境下的特例,具有很强的不可复制性的特征,很难模仿和移植,并不能将其作为日常惯例。挪威“慢电视”之所以引起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就是其立足于本土文化,从卑尔根铁路的风景到海达路德航线无不是挪威本土文化特色的体现。“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即借鉴当年“小汤山”医院建设,让人们再次凝心聚力,万众一心。同时医院起名也颇有来源,正是浓郁的文化特色才使得慢直播引人关注。

场景式直播的新途径。影视媒介的无远弗届不仅向我们展现认知以外的世界,并且也延伸和拓展我们生存发展的空间。除了关于医院建设的慢直播外,也出现了关于旅游景点的慢直播,武汉东湖的樱花直播也为未来慢直播提供了一个新的选题方向。“来乌镇,看千年水乡的日日夜夜“,人民网新媒体中心开展了AI移动慢直播报道武汉东湖樱花,一天内浏览量超千万,满足了用户休闲审美需求的旅游类慢直播,让受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想看的风景。网友在微博平台上一边欣赏樱花美景,一边互动点歌。直播无人机的移动,以第一视角看樱花,为用户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观赏体验。场景式的慢直播也会不断地适应发展,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需求,让受众在长时段的陪伴直播当中,沉浸其中,互动社交,满足审美和情感的需求。

舆论监督的新方式。慢直播直接、真实的方式,使得医院建设一览无余。慢直播也为舆论监督提供了一种渠道,正如法国哲学家米切尔·福柯将现代社会比作全景式监狱,在网络时代,人们参与信息的传播力度大大加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与分享者,这大大削弱了政府掌握信息传播的局势。慢直播的形式就集中体现了“共景监狱”时代的特点。人民群众在慢直播当中成为政府工作的监督者,一方面提升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也促使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塑造权威形象。

结语

直播医院的火爆为我们打开了直播新的视角,为我国电视节目的多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慢”直播,并不只是简单的时段长,其快速的聚集力、粘稠的社交性、强大的消解力,成为这场直播的三大特点,使得这一场直播吸粉无数。了解慢文化背后的受众基础,立足本土文化的选题,发挥直播的舆论监督功能,从“慢文化”中关照我们发展,深入分析直播发展现状,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生产模式,运用新技术促进中国慢直播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受众医院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