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记者张涵)
9月12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21)》。报告通过计算2019年我国西部各省(区、市)现代化建设分项维度指数及现代化建设综合指数值,得到西部各省(区、市)现代化建设具体分项维度指数值及排名。具体来看,在经济现代化发展维度中,经济现代化指数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别为重庆(排名第一)、四川(排名第二)、陕西(排名第三),经济现代化指数分别为0.994、0.663、0.609,说明这些省(市)经济现代化建设成绩优异,且重庆地区该指数在西部地区遥遥领先,而排名后三的省(区)分别为甘肃(排名第十二)、西藏(排名第十一)和青海(排名第十),经济现代化指数分别为0.003、0.088、0.188,说明甘肃经济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制约因素较为突出,且与西部其他经济现代化较为领先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报告基于对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综合评价和态势分析,进一步梳理并归纳了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一是创新发展动能弱化,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西部地区经济现代化建设存在经济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经济现代化建设动能尚未转型的矛盾。二是区域内发展分化凸显,地区内城乡差距较大。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中,整体存在各地区内城乡二元结构差异较大的矛盾,且西部地区区域内现代化发展呈现显著的分化态势。三是教育供给不足,人力资源的优势尚未激发。西部地区存在教育供给不足、教育能力和教育实力较低的问题。四是污染物排放水平较高,污染防治任重道远。西部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较高水平,是产业结构低级化和绿色技术欠缺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