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计
2021年全国两会已经落下帷幕,但两会期间议政表达和舆论热议依然余音袅袅。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一些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等建言,不时陷入争议旋涡,甚至成为热搜榜上的拷问标靶。这番喧哗的两会景观,看似有违“和谐”的传统,却恰恰彰显了民主政治的生机和活力,为理解两会政治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观察视角。
梳理两会期间的争议性建言,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教育议题所掀起的波澜。诸如“严治校外培训机构”“禁止中小学老师有偿补课”“取消1至3年级家庭作业”等建言,虽然触及了学生负担沉重、家长苦不堪言等现实弊端,但公众对此并不领情,直指这些看起来很美的方案只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缓解“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压力。解除教育焦虑的实质“减压点”,在于破除教育特权现象、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均等、改革唯分数论的考试制度。与之相比,有委员提出“取消英语主课地位、剔出高考必考科目”的动议,更是激起一片反对声浪——真正应该探讨的是如何改善英语的学以致用,而非游离开放融合的时代潮流。
除了教育议题,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的两会建言,还集中于就业、收入、住房、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这本身就体现了两会聚焦现实问题、致力纾困解难的政治担当。而允许民众自由评判两会建言的优劣得失,也是两会政治必须维护的民主环境。尤为重要的是,“会场议政”与“民间议政”的并行与互动,正是实现两会政治价值的原始基础。一些两会建言所引发的公共讨论和社会争议,既是民意的充分表达,更是民智的高效集聚,由此产生的意见博弈、脑力激荡,终将跨越立场的偏狭,抵达问题的深层,进而催生更为合理的公共政策,使两会的政治投入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福祉。
与此同时,围绕一些两会建言的争议风波,也是代表委员履职能力、议政素质、勇气胆识、社会责任的试金石。同样是为“延长产假”发声,有代表呼吁“延长至6个月”,被盛赞为利国利民的合理方案。有委员动议“延长至3年至6年”,却被群嘲为哗众取宠的“玩笑建议”。再比如,“以降低高速收费取代节假日免费”的委员提案,看似否定了一项惠民政策,也惹来了一些非议,但因直面高速“逢免必堵”这一社会痛点,提出了更为科学的政策思路,依然赢得了众多掌声。如此反差足以证明,那些独立思考、理据扎实的建言,其价值远胜四平八稳、空洞虚幻的主张。肩负议政重任、承载国民期待的代表委员,理应立足理性、常识、法治价值、道德伦理等基石,认真行使手中的话语权,而非人云亦云的跟风,或者迎合“民意”的取巧。
同样,针对一些两会建言所展开的社会争议,也检测着公共参与的民主精神和水准。互联网时代极大降低了公民政治参与的门槛,然而政治参与的终极价值,并不只是单纯的民意表达,更在于实质性地影响公共政策。两会期间,诸如“男女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周岁”“立法规定年满20岁才能工作”等建言,固然招来了不少吐槽和挖苦,但公众并未否认其鼓励生育、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初衷,而是热烈探讨着更为可行的路径。这样的事实意味着,对于代行政治权力的代表委员,民众并非过度敬畏或漠不关心,而是以极大的热忱关注、呼应、臧否其言行。这种来自民间的“两会意识”、参与激情、监督精神,正是推进民主政治的最大动力。
同时应当看到,汹涌的争议声中,既有富于建设性的公共讨论,也存在着以偏概全的误读、情绪偏激的“板砖”乃至非理性的“语言暴力”,足见一些民众对于民主政治的理解尚存偏差。倘若一味沉醉于讨伐的狂欢,只会吓阻多元表达、妨碍自由议政,进而伤及民主本身。因而,公民如何以更富理性的表达、更负责任的姿态参与两会政治,仍是公共生活中亟待解决的民主考题。
争议,既是一种政治压力,更是一种政治动力。只有经过“争议”的角力,才能有效融合民主资源,消解谬误与分歧,进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两会的政治追求。也只有经过“争议”的洗礼,才能鞭策代表委员的议政责任和履职能力,提升公民群体的民主精神和参与素质,最终塑造更为健康、成熟的两会政治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