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慧
“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一直是建立在西方启蒙视野之上用来启蒙中国民众的工具,所以新文学先驱们将“人的文学”作为理论支撑,在这一层面上文学是沿着“大众化”的方向向前推进的。1942 年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的问题”,让文艺工作者们意识到只有坚持“为人民”的创作方向,才能真正实现“文艺大众化”。赵树理早在1934 年就开始文艺通俗化的探索,立志拆“文坛”,摆“文摊”,并将其形成的独特创作理念总结为“问题小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赵树理的“问题小说”却逐渐陷入尴尬的境地,出现了断层、冷落现象,一直到1983 年才被陈荒煤重新提出来。从作为代表到渐被埋没,赵树理的创作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也为当代文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对于赵树理“问题小说”困境与转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文艺大众化”的发展。
文学创作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处理,也是作家的精神体现。赵树理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用农民的语言书写农民的生活、感受农民的情感,坚持语言的大众化,他小说中的语言是活在人民群众口头上的语言,形象而又个性,读来朗朗上口,具有极强的生活气息,同时构建“评书体”式的小说复兴民间话语,弘扬民间文艺。因此适合人民群众是赵树理“问题小说”现实观照的具体表现。
赵树理说:“就是因为我写的小说,都是我下乡工作时在工作中所碰到的问题,感到那个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我们工作的进展,应该把它提出来。”由此他将其总结为“问题小说”。赵树理的“问题小说”延续了“五四”时期“问题小说”观照现实的传统,但他更多的是从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在作品中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他认为:“任何作家(不管是戏剧、小说、诗)离开生活不能写东西。”生活作为文学艺术的直接来源,为赵树理的创作提供了很多资料和灵感。20 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兴起,其中提倡的“文艺大众化”思想让赵树理开始考虑新文学如何占据广大农村阵地,他在《回忆历史,认识自己》一文中说道:“我有意识地使通俗化为革命服务萌芽于1934 年,其后一直坚持下来。”赵树理主动将文学通俗化、功利化,使其创作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大众化文艺,例如赵树理在1943 年创作的歌颂农村新青年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赵树理热情地讴歌美好现实的同时也冷静思考在这样一个历史必然性背后的艰辛复杂和曲折性,例如《李有才板话》。这些早期创作显示了其“问题小说”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彰显了其特定的时代感,也暗示其即将陷入的尴尬境地。
赵树理的“问题小说”如此贴近农民,想农民所想,为什么会在20 世纪50 年代中后期陷入尴尬的境地呢?
首先是语境诉求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需要的是强调理想化和乐观精神,体现国家建设历史的文学创作。赵树理却还停留在延安文艺的历史当中,一方面他热情地歌颂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变革,另一方面他依旧倔强地将笔触伸向社会生活中最黑暗的底层。竹可栩认为:“赵树理善于表现落后的一面,不善于表现前进的一面,忽视创造新人物的英雄形象。”这个被“赵树理方向”构建者们自动回避的局限成了之后赵树理被冷落、被质疑的隐藏因素。
其次是审美诉求的变化,赵树理的小说一直追求民族化、大众化,这与延安文艺小说在艺术上大多偏向于描写“民间传统”的倾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20 世纪50 年代中后期的赵树理的思想有些迟缓,他重视从中国古典文学以及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中寻找小说的艺术创新点,但一定程度上又忽视西方文学的创作经验;同时他的作品过分重事轻人,例如《三里湾》中人物“典型化”不够的问题被着重提出,与柳青的《创业史》相比,缺少了进步的新农民形象和落后力量之间强烈的矛盾与冲突。
最后是国家的诉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曾在《想象的共同体》中对民族做了如下界定: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人民融入集体中去进步,去建构中华民族的想象共同体是新的时代任务。而赵树理在20 世纪50 年代创作的《登记》《三里湾》《锻炼锻炼》等作品中,虽然做到了老百姓的喜闻乐见,却忽视了这样的民族想象,他过分地强调文学的功利性,忽视人民集体话语的重要性。
进入20 世纪50 年代,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变迁》等小说中所关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已经不再适用,为了响应主流文学的号召,赵树理在1955 年完成了《三里湾》,他将农民的琐事安排在“旗杆院”等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用一桩桩小事将平凡的人物串联,塑造更贴近群众生活的艺术。但随着人物形象的扁平化,重事轻人的问题被指出,赵树理开始思考自己“问题小说”的缺失。
之后创作的《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互相鉴定》《卖烟叶》等小说开始脱离自己提出的“问题小说”方向。一方面,他在自己的创作中歌颂实干家,歌颂老一辈农民身上勤劳朴素的美好品质,从关注政治意识形态的创作转向人类美好精神的礼赞,例如《实干家潘永福》用“老老实实的结构,平平实实的语言,写踏踏实实的人物,扎扎实实的精神”;另一方面,虽然他依旧深入农村,但由于身份地位的提高以及作家与乡村百姓生活方式之间区别的悬殊,赵树理逐渐被他的父老乡亲当“客人”,当“书记”,而不是当“自己人”看待了。因此,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小说“在农村到底是毒害了人还是教育了人”。例如,《卖烟叶》中的贾鸿年将写作看成是改变命运的捷径,但同时“写作”也让他陷入一步登天的幻想之中。对于农村青年未来的担忧显示了作家对年轻一代的关心和民族未来的思考,也显示了自身视野和思考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20 世纪50 年代以后,当代文学的文艺方向发生了改变,赵树理却没有及时对自己的创作理念和书写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依旧反映工作期间接触到的各种具体的农村基层问题,依然保有“文摊文学家”的理想。虽然在20 世纪50 年代后期,赵树理开始思考自己的文学创作究竟为谁而写,开始脱离自己“问题小说”的“文摊意识”转向“文坛创作”,关注人类的精神意识,却始终没有消除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差距和隔膜。但赵树理本着“以农民为本”的创作思想,在自己的现实主义当中如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历史变迁当中的复杂性、尖锐性以及曲折性,为推动文学中“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深化做出的贡献是我们不能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