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创”思想指导下的群众文化创作思考

2021-11-12 18:57
戏剧之家 2021年26期
关键词:两创创作群众

郭 乐

(桃江县文化馆 湖南 益阳 4134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10 月15 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又对“两创”思想进行了更加完整、深入的阐释: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然成为当下文化创作的风向标,对今后的文化创作与转型,以及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当下中国,物质文明极速发展,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群众文化创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创作的基础,也是文化创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它能及时地拥抱群众、贴近群众、维系群众,对于提升群众的审美能力、讲好群众故事、繁荣整体文化创作都起着关键作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群众文化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那么,如何在“两创”思想的指导下做好群众文化创作与建设工作呢?笔者作为一名基层群众文化服务者与创作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力度

不同于其他文化作品的大而繁,群众文化作品以小而美著称,其组织架构较小、创作周期较短、反映现实的能力较强,并且最贴近基层群众,深受基层群众的喜爱。那么如何创作出更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呢?在作品的题材上就必须做好最初的筛选。

群众文化作品贴近现实、反映现实,虽然在题材的选择上多种多样,但最受群众青睐的是现实题材。究其历史根源,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史上早已有这样的优秀传统和先例。早期,文化工作者们创作出大量的现实题材群众文化作品,进行民众宣传和教育,如《十二把镰刀》《穷人恨》《白山黑水》等,这些作品取材于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在宣传抗日、鼓舞妇女解放、改变婚嫁传统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当然,受到政策、创作水平等的时代局限,有些作品缺乏真正的审美内涵,面临公式化、概念化等诸多问题。如经百君曾尖锐地指出“20 世纪许多现代戏作品不是艺术品,而是宣传品,理念大于形象,说教多于艺术感染,图解概念胜过活生生的对群众灵魂的震荡”。

这类评价道出了现实题材创作面临的部分问题,怎么才能真正贴近群众,走进心灵,表达心声?这需要我们运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思想,进行当下的群众文化创作,坚持反映现实的优秀传统,加大现实题材的创作力度,真正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真实表现当代社会存在的矛盾与冲突。

在这一点上,入围第十一届全国群星奖决赛的常德地花鼓《村长家的尿不湿》就很有代表意义。该剧发挥了花鼓戏长于喜剧、诙谐幽默的艺术优势,刻画了何鸡婆、山麻雀、画眉等有血有肉的农民形象,将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核——环境与心灵“双美”用夸张的戏剧化作品进行表达。一块无人认领、随处丢弃的尿不湿,打破了美丽乡村的宁静,村民们“揭竿而起”,誓要找出遗弃尿不湿的人,而矛头正指向了村长一家。村妇山麻雀、画眉认为尿不湿是村长夫人所扔,村长何鸡婆据理力争,并发下毒誓,若是夫人所为,他就头顶尿不湿游村,并唱出:群众信任把我选,不可失信在今天!村规是俺亲手定,岂能够对人严格对己宽!自己老婆没严管,犯规的责任应承担!为了把最美乡村来创建,让大家亲眼见、亲眼观、亲眼看我当典范,再不乱甩尿布片,以一儆百值得我顶它走一圈!几经波折,最后发现是误会一场,村民山麻雀家的大黄狗才是罪魁祸首。最后点出主题“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山美、水美、村美,还要家美、人美、心更美”。

故事取材于现实,取材于当下农村生活,表现了新农村的生活状态,全剧没有一句说教式的口号,都是用诙谐、轻松的戏谑方式进行表现,讲述一个幽默的误会,贴近群众,喜闻乐见。戏剧也从高台教化变得轻松欢快,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群众的一些固有观念,达到宣传的目的。“绿水青山”的重要性就在一块小小的尿不湿的误会中清晰地呈现,这种以小见大的现实题材创作方式,也会让群众更加有感触,从而达到创作的目的。

二、把握热点,让群众文化作品具有更强烈的时代感

正是由于群众文化作品具有小而美的特点,故决定了其创作周期较短,群众文化作品恰恰要抓住这一特性,把握时代热点,用更快的速度让群众文化作品拥有更鲜明的时代感,做文化作品中的“轻骑兵”,这样才能保证群众文化作品的生命力。

群众文化创作能凝聚力量、鼓舞人心,在时代热点的表达和表现上,群众文化作品也是一支生力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群众文化作品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群众文化作品助力脱贫攻坚,助推扶贫扶志。

创作者们被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的事迹、精神深深打动,纷纷到一线创作采风,涌现了《大地颂歌》《扶贫路上》等优秀的文化作品,这些作品中展现了扶贫干部的精神与力量,以及他们无悔的付出与信仰,充分发挥了文化作品鼓舞人、感染人的独特作用。与此同时,也鼓舞了广大贫困群众的斗志,激发了脱贫致富的内在精神力量。

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的作品邵阳花鼓小戏《蜜桔红了》就很好地展现了紧扣时代热点、把握时代脉络的特点。同样是采用花鼓小戏诙谐灵动的方式,对一个发生在扶贫村里的小误会进行了生动的展示,讲述了扶贫攻坚的不易,展现了村民努力脱贫、干部助力脱贫等鲜活事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蜜桔红了,果园飘香,但种植户菊香却与治保主任闹起了矛盾,菊香想趁着蜜桔丰收,赶紧采摘,这样可以卖个好价钱,但治保主任因为领导要来视察扶贫成果,所以想让蜜桔挂在树上,这样才能“成果显著”。不曾想,在他们争执之时,领导已然悄悄来到果园,却被他们当成了来收桔子的小贩。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误会之后,大家携手共同采摘蜜桔,共赏扶贫攻坚成果。

同样是脱贫题材,赣南采茶小戏《打狗棒》又写出了新的角度,《打狗棒》讲述的是扶贫干部高楚箫手持打狗棒来到山区农村扶贫,他的扶贫对象是要饭为生的刘老棍。高被刘误会为搞促销的骗子,使出世代单传的打狗棒法将高打了一顿。不过很快误会解除,双方就扶贫方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高干部的耐心解说下,刘老棍最终赞许了其扶贫方案。打狗棒终于赶走了贫穷、赶走了懒,变成了致富路上的支撑拐杖。

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创作方式体现了群众文化创作者敏锐的嗅觉,紧贴时代、把握热点,让群众文化作品具有更强烈的时代感。作为一名基层群众文化创作者,我也深刻地践行紧跟时代、紧贴热点的创作理念,疫情袭来,作为文化创作者,深知要以文化作品的形式进行抗疫宣传;在疫情有所缓解后,积极下乡镇,辅导业余文艺团体创作抗疫相关节目,如小品《迟来的年夜饭》、花鼓小戏《村长喊话》等,宣传了抗疫医护人员的勇敢付出,也宣传了抗疫相关要求和政策,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最能表现时代风貌,最能引领时代风气,在“两创”方针的指导下,当下的创作应紧贴时代、紧贴群众,以人为中心,改变过去为宣传而宣传、就事论事的创作方法,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为乡村振兴贡献精神与文化力量。

三、媒体融合,创新形式

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全面挤占群众生活的当下,群众文化创作不能停留在闭门造车的阶段,如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创作,如何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让互联网与群众文化作品多方位、全角度深入融合,展现“两创”方针指导下群众文化创作的新态势,是值得每一个群众文化创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好的群众文化作品离不开广泛的宣传渠道,只有打破线上和线下的壁垒,利用好网络平台,创、宣合力,才能达到1+1>2 的良好效果。如何利用“互联网+”传播新渠道?入驻抖音平台的海南省定安县定安融媒就做了一些可行的尝试。该平台将当地的琼剧与风土人情紧密结合,用短视频的形式创作了一系列群众文化小作品。如在定安菜包饭中,用琼剧戏歌的形式把定安特产菜包饭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一旦一生,一包金二包银,三包团圆合家欢,在视频中不仅介绍了海南定安县的特色食品,并且将琼剧的艺术特点也进行了广泛宣传与集中展示,戏谑的表演,朗朗上口的戏歌唱念,能够非常快地抓住群众眼球,这种古典与现代结合的方式,让观者大呼有穿越之感,大大地提升了群众文化作品的传播深度与广度,取得了极好的文化宣传效果。

民俗宣传、文旅融合都可以进行群众文化创作方面的尝试,利用“互联网+”的便捷生态,助力文旅资源的整合,助力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让群众文化作品多态势、多渠道发展。

综上所述,在“两创”思想的指引下,群众文化创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紧贴现实、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才能充分展现时代的使命和特征。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始终重视群众文化在大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用优秀的文化作品来鼓舞斗志、振奋精神,让群众通过文化作品启迪智慧、净化心灵,让更多普通人的故事能在群众文化舞台上得到呈现。

猜你喜欢
两创创作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一墙之隔》创作谈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经典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两创”(上)
“两创”背景下推行中小企业社保差异化征缴方式研究
资本市场是推动“两创”发展的重要保证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