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 胡崇波
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都有其理论基础,都是在对前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和再发展。同时,思想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严密性的特点,因此新思想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新发展。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思想交流变得愈加频繁和容易,在继承本国相应传统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国外的优秀思想,努力创新思维方式,激发新思想的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在对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环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理念进行积极扬弃,并对西方工业文明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环境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探索社会演化规律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问题亦进行了细致思考,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关系,并提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依托和先决条件。譬如,马克思在1844年出版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道,“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此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不告诫我们,人类发展所需要的资料都源于自然界的馈赠,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目的性、实践性的劳动成为链接人与自然的纽带。因此,在通过劳动进行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其应有之义便是要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此,马克思向人类发出了严肃警告:“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应该说,人类活动一旦无视自然规律,肆意地破坏自然环境,并毫无节制地从自然环境中攫取资源,必将遭受来自于自然的惩罚。因而,恩格斯在其著作《自然辩证法》中针对人类早期掠夺式破坏自然的行径,予以批评地说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
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进程中,一方面既肯定了资本主义形态下人类生产力大幅提升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事实,另一方面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不择手段地攫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真相,并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生态危机产生根源的结论。因而,唯有妥善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才是人类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和正确的发展方向。由此看来,我们只有摈弃“人类中心论”的思维导向,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坚持保护与开发同步进行,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生态观,提出了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的理念。“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可以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社会发展的两条重要生命线,同时也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是生命共存体关系,人类唯有理解并遵循自然规律,才能避免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路途中走上弯道和走进死胡同。
(二)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理念的积极扬弃与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吸收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吸收外国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这都要以思想的开放与包容为前提。古时候把自然中一切看作是天的旨意,违背天意就会遭受惩罚。中国传统儒家一直以来就推崇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就是认同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季更替,万物生长,与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存在,与人类同属一个家园,互相之间命运相连。因此,人类需要对大自然抱着崇敬与热爱之心。习近平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是对中国传统朴素的人与自然共生思想的扬弃。中国传统思想对“天”的过度崇拜,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新的创造用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西方工业文明进行批判的吸收,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成为国民生产的主要牵引力体。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良好成绩,2020年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16.6%提高到22%左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区域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都下降了30%。生产力得到了发展,环境也得到了保护,这归功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理念的扬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就已经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当时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经济建设服务,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并且缺乏应有的法治保障。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问题对生产生活的负作用日益明显,党的历届领导人不断深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邓小平强调经济发展要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江泽民将生态环境的保护纳入了建设小康社会的范畴,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胡锦涛也强调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重要性,反对掠夺和破坏自然的做法。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明显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相应得到好转,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而问题的彻底解决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据现实的具体实际,在国内国际环境压力的背景下,传统发展模式必然被新型绿色发展模式所取代。为此,需要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发展理论来指导新时代的生产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再次进行了强调,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在经济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进行绿色生产;在政治上倡导清正廉洁绿色的环境;在文化上大力宣传绿色生态文明新理念,让绿色文化深入人民的内心;在生活中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珍爱生命同等的位置.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全面深刻的思考和把握,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一)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深刻地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对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做出了科学解决。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揭示出了生态环境具备生产力属性,是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突破“边污染、边治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难选择的困境提供了出路。习近平曾提出“两山理论”,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解读:“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在选择之中,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这个形象的比喻理顺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最后带来的只能是穷山恶水。只有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才能实现经济的永续发展,产生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二)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民福祉的实践旨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也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当前,中国人民不仅要求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而且也有共享生态文明发展成果的需求,这就需要创造和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化人居环境,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清新的空气和干净的水就是现实的民生福祉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民幸福的基础价值。“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头顶着蓝天白云,在清洁的河道里畅快游泳,田地里盛产安全的瓜果蔬菜……是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最朴素的理解和对环境保护最起码的诉求”。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立意于美丽中国的建设,蕴含着对民生的关注,始终贯穿了鲜明的实践旨趣。习近平强调,全社会都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强调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切实增强生态意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同时,他还强调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就是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同时,时刻牢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些都表明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致力于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贯彻落实了坚持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要求。
(三)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以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环境的智慧谋划。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如何在头绪万端、情况复杂的生态建设中做到既能统筹全局,又能协调各方。习近平生态思想,为生态建设工作提供了智慧谋划。从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的实际出发,习近平提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具体包括,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全国全党一体遵行,决不逾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之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质量;推动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生态建设作为系统工程,保护生态才是根本之策,习近平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解决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关键要完善体制,健全法制。因此,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法治化、制度化的策略保护生态,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
(四)习近平对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内蒙古如同雄鸡的脊背,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这片辽阔的土地,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并存,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也是“三北”地区重要的生态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一系列指示,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调研时曾指出,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是各族干部群众的重大责任。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团参加审议时讲到,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要保持攻坚力度和势头,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等。2019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在第二次考察内蒙古时指出:“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体现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国家生态安全。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内蒙古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亮丽的名片,也是内蒙古后发赶超的最大潜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美丽中国重大决策,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战略部署。自治区十次党代会、十届六次、九次、十次全会对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作出了安排部署,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亮丽内蒙古建设。
(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守护好内蒙古蓝天碧水净土,是我们的重大责任。要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严格实行工业企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强化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扬尘、机动车及噪声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居民传统能源消费替代。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调整,加强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强化呼包鄂、乌海及周边地区联防联控联治,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要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建设,加快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重点湖泊污染防治,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认真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农田生态修复与污染治理。抓好东部盟市黑土地保护利用,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重要基础和优势。要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大力推广节肥、节药、节水和清洁生产技术,增加有机肥使用比重,鼓励残留地膜回收,积极推广生物可降解地膜,加强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严防工业生产造成土壤污染。
(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深化体制改革,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要建立严格的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划定生态红线,分区制定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政策。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总体思路,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防治监管、环境执法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消费的制度和政策。围绕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引进实力强的环保企业参与我区污染防治,加强对涉及经济社会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对策性研究。采用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三)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在北部边疆筑起绿色长城、拉起生态安全屏障,是我们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继续实施好“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并坚持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突出防沙治沙、水土保持、重点区域绿化三大主攻方向,以生态大工程带动生态大繁荣。积极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有条件的地方村民种树种草。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积极探索先造后补、以奖代补、赎买租赁、以地换绿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加大草原、湿地、湖泊保护,积极实施退牧还草、人工种草、草地围栏封育、草原鼠虫害防治和重要湿地保护等工程。加强大江大河源头等重要生态功能、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综合治理和封禁保护区建设,落实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加强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努力使内蒙古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四)着力发展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统筹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生产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主要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经济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和推广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绿色消费体系,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鼓励在生产中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鼓励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扎实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大力开发生态产品,做大做强绿色生态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绿色食品、蒙医药、精品旅游品牌,提高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五)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以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森林保护制度、草地管理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完善有关环境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等程序建设。严格环境准入,对所有流域、区域开发和行业发展规划以及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把生态环境关、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严禁“三高”企业和项目进入我区。加大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规范环境执法监督行为,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六)努力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树立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以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生态道德培养、生态文化传播为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这一“少数关键”的教育培训,抓好公民生态环境教育,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教育,让生态知识进教材、进课堂,培养他们养成科学合理利用资源、适度消费、绿色低碳消费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全面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就,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时报道和宣传先进典型,公开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大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建设一批绿色长廊、绿色公园,鼓励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为人们休闲健身提供更多活动场所。引导各族群众增强法治意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自觉支持、主动参与,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形成崇尚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