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火爆的“培训辅导热”要靠什么降温

2021-11-12 15:25沈佳慧昆山市周市中学
长江丛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课外辅导辅导班课外

■沈佳慧/昆山市周市中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教育正从单纯的学校教育不断被推向市场化,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涌入教育行业,随着全民教育意识的不断提高,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中小学课外文化辅导机构,占据了学生大部分时间,过早地承担着上了社会和父母给予自己的压力。课外辅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中小学生对学习的补充性需求,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以“应试”为导向,违背了教育规律,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越来越重。2016年开始,全国不断加强对中小学课外文化辅导机构的督查力度。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决定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2020,全国两会关于补课班课外辅导班的政策提案再次引起全民的关注,可见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力度越来越大,堪称“史上空前”。那么火爆的校外培训的“幕后推手”是谁?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课外辅导班问题?

一、校外培训的“幕后推手”是谁

(一)激烈的社会竞争

社会流动、社会阶层的改变其实是一个从古至今就有的现象。何为社会流动?即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阶层一直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诞生,而科举制度与考试选拔挂钩,吸引着各地的贤能志士,为家境贫寒的人指明了一盏明灯,为他们带来了飞黄腾达的美好希望。因此自古以来,接受教育一向被认为是迈向上层地位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结构相对稳固,要改变社会阶层尤其是向上流动越来越难,而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已是相对便捷且可操作的一个途径,因此很多家长从小便把孩子送进各种辅导班,以期孩子在社会残酷的竞争和选拔机制下脱颖而出。

除此之外,各行各业对于员工的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苛。虽然应试教育模式不断地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但是以考试选拔为主的教育模式依然存在,谁不希望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就业形势如此严峻,更多家长意识到起点高,机会多,选择也多,因此十分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挤破了脑袋要进重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名牌大学等等,不惜花重金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

(二)焦虑的家长心态

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减负令是自1985年普及义务教育以来第49次下发的“减负令”,可见,已经意识到问题的有关部门一直企图给给疯狂的“培训热”降温,学校是“减负”了,可家长却焦虑了,那孩子如何能赶上“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攀比和焦虑心态,反而成为了家长们给孩子报辅导班的理由。不夸张的说,中国学生不是在辅导班,就是在去辅导班的路上。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商家也发现了这样的市场和商机,他们在学校周围、小区附近、商场楼层挂起各种各样的诱人海报和宣传,例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辅导一个月,保你进重点”等等,面对这样的话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怎么能不心动呢?在义务教育与昂贵学费的课外辅导的比较下,家长们似乎并不愿孩子只是仅仅接受这样平等的义务教育,而是希望打破这种平衡,想尽办法让孩子抢跑。

(三)不均衡的教育资源

虽然我国的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教育资源依然是分布不平衡的,尤其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然而重点学校的数量有限,优质的教师也是稀缺的,为了这为数不多的名额,报名校外辅导班便成了家长们必不可少的辅助和提升孩子的手段。单一的考试评价机机制,让家长心甘心愿地成为了“考试指挥棒”的跟随者,出现了全民参与、辅导提升、热度不减、持续火爆的“培训热”的现象。

二、教育之“惑”:校外辅导是利是弊

第一,造成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学生不仅要完成学校老师的作业,还要完成辅导班的作业,双份作业牺牲掉了学生休闲娱乐的时间,让学生不停地陷在“作业漩涡”里,像个陀螺一样没休止的运作,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第二,造成家长的经济负担和思想负担。课外辅导培训班,常常需要高昂的辅导费用,给家长们带来了繁重的经济负担,家长们在纠结和焦虑中也造成了自己的思想负担。

第三,造成教育不平等现象严重。义务教育让国家投入了大量财力,出发点是为了缓解教育不公平,缩小各地教育差距,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却让课外辅导疯狂生长,反而滋生了教育不平等,参加辅导班来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严重破坏了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第四,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部分学生进行课外辅导,提前学习,反而造成了学生课上不认真听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去培训机构兼职也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工作。

当然,如果是结合孩子的实际,合理参加辅导班也是有积极影响的,例如基础薄弱的孩子,补习可以帮助他巩固所学知识,弥补遗漏知识,提高自信心。同时环境相对自由,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兴趣特长的辅导班,例如钢琴、吉他、书法等,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

三、持续火爆的“培训热”要怎么降温

(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差异

要不断地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通过教育集团、教育联盟等,扩大优质学校服务半径,促进优秀师资力量和管理人员的人才流动,特别是向弱势学校流动,传输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经验以及优秀的教育师资力量,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同时促进高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让职业教育也能发光发彩。

(二)倡导素质教育,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转变单一的考试评价机制,改变唯分数的评价和选拔方式,强调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式。对于学生,除了纸笔测验,也可以考虑其他综合的评价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和德、智、体、美、劳等全面性评价,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差异性、多元化发展。上级教育管理部门也可以适当弱化分数和升学率在考核评估中所占的比例,例如对学校的考核和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绩效考核与职称评定,不要以唯一的分数为主要依据,而是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教育观。

第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学生们纷纷选择课外辅导也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学校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没能满足学生们对于教学的需求。因此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实现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弱化学生及家长对课外辅导的过度需求,减轻课外辅导市场对学校教育的冲击。

学校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尽量合理科学地安排学校的教学进度安排,不要超前学习、揠苗助长,同时丰富学校教育的活动和内容,加强学生生涯规划的职业教育,拓展各类选修课和社团,从而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和办学活力。

(三)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管理力度,规范并完善辅导机构

校外培训机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不能让它畸形发展,应该要真真切切为家长、为孩子服务,而教育管理部门具有监管作用,应加强对辅导机构的监管、规范与引导是完善辅导机构的有效措施。

第一,对校外培训辅导机构,要严加审核和考察。辅导班的开办应当经过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获批准的辅导机构的监督,确保其师资配备、安全防范等各方面达到标准。对于应试化、功利化,违背青少年发展规律的辅导机构应适当纠正、引导完善。

第二,相关部门应严禁公立学校教师兼职课外辅导机构培训教师或私自开办辅导班的行为,一旦发现教师有这样的行为,要严厉政治。同时严厉打击某些课外辅导培训机构等违规操作,从教学内容、收费等方面开展,逐步改善校外培训的“乱象”。

第三,通过社会舆论和自身建设,帮助家长降低过高的、单一的教育期待,不攀比,不冲动,结合家庭的经济情况和孩子的发展特性,理性甄别教育培训机构。家长们应,尊重孩子的个人想法,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孩子具备自主能力、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孩子毕竟不是知识储藏器,过度的管教、过重的压力容易适得其反,家长应该多考虑孩子的内心感受,使孩子彰显自己的个性,实现多元的成长!

总之,课外辅导班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不论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需求,家长出于对孩子发展和关爱的需要,还是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校外培训的出现也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不应该把它当成妖魔鬼怪、洪水猛兽,不应该把它一棍棒打死,而应该去寻找学校教育和校外培训的平衡点,学校教育和社会辅导应该相辅相成,我们应正确认识课外辅导班的利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课外辅导班的监管,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兴趣,理性选择课外学习班,这样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不应该只是盲目地提升分数,而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教育应该发展的方向和真正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课外辅导辅导班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校外辅导班对学生学业影响调查分析
课外辅导对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
没完没了的辅导班
课外辅导班安排也是一门学问
家长:只要教得好不怕花钱!
辅导班:是奇迹还是谎言?
课外辅导风起云涌,引发“高烧不退”之势
浅析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现状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