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 心

2021-11-12 14:07陈海城
散文百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金缕衣网课诗词

陈海城

华南师范大学

人的一生中会遇见很多老师,但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

他们或许严谨负责,诲人不倦;或许平易近人,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抑或是刚入门,虽饱含热情,但时常拿孩子们没有办法,却又不肯罢休,不断与孩子们“斗智斗勇”。很庆幸,我也正奔赴在成为他们的路上,不断修行,体悟着师心。

生命得要有裂缝,阳光才能照射进来。正是这段坎坷的,沉闷的,不完满的线上教学时光,我才遇见了生命中的阳光,倔强地破土而出,带着惊喜成长。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进行线上教学,但早在高考前,我就在线上平台上过网课,对这种新颖的上课方式还算有些了解,而且从中确实收获到了很多知识,像文章立意的把握,作文提纲的撰写,词藻句式的润色等等,对我的学习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回忆那段坐在手机屏幕前耐心地听讲的网课时光,至今都难以忘怀。我也相信,这一次的网课旅途,会成为我和学生共同珍藏的回忆……

当打开摄像头,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稚气未脱的脸蛋,小小的眼神向外投射着好奇的目光,小麦色的皮肤温柔地躺在微微婴儿肥的脸庞上,不停地在视频的另一端挥舞着小手,一边哼着流行歌,一边向老师问好,童真的声音陪着电流悄悄走向我的耳旁,紧张和兴奋一时间难以平复,便开始踏上了属于自己的全新旅程。这次刚好分配到一名来自边远山区的小男孩,他今年四年级了,语文基础较为薄弱,比较害羞和腼腆。不过对于有家教经历的我来说,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那时的我,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

只不过我貌似高估了学生和我自己,仅仅第一节课,我就败下阵来,不在于我的胆怯和紧张,而是孩子与我貌似就不在同一个频道上,任凭我加大自己的音量,却始终无法与孩子共振。

我最无法理解的,便是孩子常挂在嘴边的“我不知道”。

“小朋友,你知道这个是谁吗?”我牵动着鼠标在屏幕上画个大大的箭头,将孩子的目光引向钟院士的照片。

“我不知道……”隔着屏幕看着小朋友呆滞的眼神,那一瞬间我感觉“网络一线牵”起来的不是便捷,而是一条尴尬的电流,让老师和学生之间面面相觑。

“那老师再问问你,你知道在湖北,除了有钟南山这座大山,同时还有两座大山,你知道是那两座大山吗?”这一次,我用红色的笔迹狠狠地把那两家医院圈起,希望能听到孩子口中的,我自以为设计好的,在我眼里轻而易举的答案。

可是我等到的回答还是只有孩子口中的“我不知道……”。

刚刚出师就不幸遭遇滑铁卢,不得不让我思考。脑袋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便是把一切责任推卸给孩子,肚子里一股闷气,心想这孩子一定是智力上存在问题,怎么可能不知道钟南山院士,怎么可能火神山和雷神山这两座医院都不清楚?面对这一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只好草草地结束我的第一次课程,然后像打了败仗的逃兵灰溜溜地逃离。于是我向伙伴们大诉苦水,说这孩子真的太难教了,一点都不跟老师互动,就只会说“我不知道”,真是活生生熄灭了我的教学热情!伙伴们向我投以同情,有的“同是天涯沦落人”,跟我一样倾倒苦水;有的“至今已觉不新鲜”,劝慰我看淡一切,问心无愧就足矣。

但有一人却像是针尖对麦芒一样,尽管我一个劲的诉苦水,她却清醒地指出:“你的课件太多文字了,小朋友看着会提不起兴趣……讲的内容对小朋友可能会有点难度,要对孩子多一点耐心。”

别人提供的建议,纵使听起来不如人意,还是得要去吸收借鉴。第二节课,我特地向一位专门教二年级学生的老师请教如何制作课件,开始降低课程难度,用精美的图片去代替文字,言简意赅些,果不其然,这一次课堂收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小朋友也很开心。恍惚间,一句“我好喜欢听老师的课!”从我耳朵中偷偷飘过,从屏幕的另一边看着孩子脸上洋溢着微笑,我想:一名老师大概是在这种时候,会觉得心满意足吧……

接下来,我一鼓作气,将“升级闯关”的模式融入成语课堂,与孩子一同走过“画龙点睛”的长廊,像“如虎添翼”般地在知识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不断累积,不断进步,克服一重又一重难关,虽然说孩子还是没办法像“闻鸡起舞”般地果断回答,但这样的教学模式果真没有“画蛇添足”,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看着给孩子上的课堂越来越顺利,如鱼得水般的我欣喜地向伙伴们分享着我的战果,有的“心犹未死杯中物”,依然在与小朋友们斗智斗勇;有的“肯与邻翁相对饮”,与我一同分享教学上的经验和方法。刹那间,我觉得老师这个职业,好像还挺有趣的,有时吐槽吐槽学生有多么的不听话,有多么的不上心;有时表扬表扬孩子有多么的聪明,有多么的可爱。这不禁让我想起报志愿前的我是那么得挣扎与不安,不甘心自己只当一名老师,那样平平淡淡地,周而复始地过完自己的一生。现在看来,老师这份职业可不像我想得那样平平淡淡,它充满着深邃的智慧,是“巧思灵活觅词韵”的那份匠心,促使着自己去进行一系列精心编排的教学设计;是“应对如转丸,疏通略文字”的那点口才,推动着自己去完成一次又一次酣畅淋漓的演讲;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那股韧劲,逼迫着自己去面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是“吾日三省吾身”的那种审视,冷静地思考自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而且关乎于爱,姑且叫作爱的艺术。

于是我义无反顾地报名了第二期网课教学,继续给孩子讲授知识。这一次主题从“成语”到了“诗词”,对诗词颇感兴趣的我却并没有察觉到一股潜藏的危机即将来临。

为了上好第一次诗词课程,我铆足了劲想给孩子讲授更多知识,希望自己在大学里习得的知识能够有用武之处,于是我精心挑选了我最喜欢的其中一首诗——《金缕衣》,那一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时至今日都鞭策着我。我想将那份珍惜时光的观念传递给孩子,希望他能爱惜少年时光,及时建立功业,莫负好时光。可以说,这次的诗词课程比我以往的任何一次课程准备得都要更加的用心。

可正当我踌躇满志之时,扑面而来的却是风刀霜剑般的困难。

刚打开课件的我,自信而又从容,似乎能预料到一场精彩的课堂将又会在不远处等待着我,按着我铺设好的道路一步一步往前走,一切都会是称心如意,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似乎觉得这条路坎坷又漫长,眼神又是渐渐失去了光芒。

“我不知道”,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嘴里的“我不想听”。《金缕衣》这首诗,在我看来,还算比较简单,里面没有一个难以识别的字,所传达的意思也简单明了,可惜的是,我从孩子的眼里读出来的只有害怕,是一种面对陌生知识的恐惧感。我猜测,孩子一定是因为没学过这首诗,所以产生较强的抵触感,于是我耐下心来,向孩子解释。

“小朋友,老师想给你拓展一些知识和内容,可能很多的诗词不来自课本,而是来自课堂以外的,但是老师选的都是很简单的诗,不要害怕困难,我们一起来战胜它,好不好啊?”

“不!”孩子一向很少说话,但是在立场上却是十分坚定。

“为什么不跟老师一起学呢?”

“因为我没学过,所以我就不想学……”一边说着,一边在屏幕上写一个大大的“不”字。

“这……”一时间我难以忍耐自己的火气,眼看着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堂化作泡影,心想这孩子怎么会这样呢?对于未知,我们首先不应该是去探索,去克服吗?记得小时候的我对于每一节新课是多么的兴奋,激趣导入,课堂练习,课后升华,每次与老师积极的互动,老师在课堂中抛出来的几个小笑话,同学们不厌其烦地接起来,那段时光是多么得美妙。我不能理解这孩子为什么那么的抵触,甚至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是不是我教得太差了?

但是理性将我从怒火中拉了回来,没有办法,毕竟我是老师,我不得不关掉了我精心准备的课件,在网上找到了一首他学过的《枫桥夜泊》,讲完后便灰溜溜地逃离了这一堂课程。

得不到答案,我便到母亲那里诉苦水,甚至赌气的说出“我不教了!”这种话。母亲语重心长的劝诫我:“我们都知道,手指都有长短,你怎么能要求每个孩子都一样呢?还有以你的标准去要求别的孩子呢?”气头上的我嘟囔着:“那我也没见过这么“笨”的小孩,只会讲‘我不知道’和‘不’的”“是不是你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呢?我看你每次上课,嘴巴跟机关枪一样,一直不停地讲,你都不给孩子发言的时间,孩子怎么可能跟得上你呢?他当然会说‘我不知道’和‘不’啊!”

母亲的话虽然我打心底地不愿意听,总想用理由反驳,但还是像触电般地警醒了我。是啊,一味地找理由,证明教学的不顺利全部归结于孩子的不配合,以此来证明自己教学水平的“高超”,这不是很荒唐吗?孩子不认识钟院士就是笨吗?那四年级时不认识社会上某些名人的的我,也应该是一个笨小孩。况且孩子在一个信息交流不太便捷的环境,不用手机,在我眼里的理所当然,对孩子来讲并不容易。孩子说“不”就是懦弱吗?那高一的时候听不懂生物老师连珠炮的讲解,只会在桌子底下默默流泪的我就是坚强吗?古诗词本就抽象难懂,况且我还讲授的是一篇他没有学过的诗歌,他在听不懂的情况下,没有应付式地回我“嗯”,“是的”,而是坚定地说“不”。

看来还是我自以为是了吧,将自己眼里的“理所当然”加诸孩子身上,不管孩子的感受,而是一股脑地讲下去,怎么能心安理得地向外人说:我是一名老师!我得感谢这位孩子,如同阳光照入我的心房,把我从渐行渐远的弯路上拉了回来。所谓“师心”,不是只凭自己的主观感受,嘴巴像“连珠炮”一样就能证明自己很强,而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能让孩子听懂,才是真正的成长!

“这是我们最后一节课了,之前老师讲得太快了,一直都没有在意你的想法,不过这一次,老师打算把话筒交给你,由你来讲!”白驹过隙,一下子来到了最后一节课,我隔着荧屏微笑着,尽管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

“老师,其实你之前讲的太快……我有点听不懂,不知道……老师能不能给我再讲讲《金缕衣》呢?”孩子用稚嫩的语气试探着。

“好,听老师讲了哈,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听着孩子第一次讲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虽然还是有一些磕磕绊绊,内心却不禁为之一颤,眼睛竟不自觉湿润起来,一边吟诵着诗词,一边讲解着知识,好像之前所有的牢骚,抱怨,抑或是喜悦,还是感动,都凝结成一颗时光胶囊,孩子讲完之后的那种天真,那种自然,那种笑容,真的很美。

“老师再见!”他挥了挥他的小手,眼神是那样的透澈和明亮。

“再见!”我挥了挥我的大手,内心充满着敬意与感动。

谢谢你,让我懂得了师心……

猜你喜欢
金缕衣网课诗词
因为一首诗,记住一个人:世人皆知《金缕衣》,何人还念杜秋娘
对网课不能听之任之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是什么“网课”让“学生们”好评如潮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金缕衣
关注诗词
『选』网课
金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