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革命者》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2021-11-12 14:11:38□程
山东人大工作 2021年9期
关键词:革命者李大钊踏板

□程 伟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这是电影《革命者》片尾曲中节选李大钊先生所著文章《青春》的一段话。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革命者》通过被捕入狱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李大钊人生最后38小时的狱中回顾,运用倒叙、插叙、多线叙事的镜头语言,塑造了李大钊鲜活而又立体的光辉形象。

而在观影前就吸引我注意的,是关于主演张颂文的一段采访。他向记者回忆拍摄行刑当天的场景——踏板打开,人随绞绳落下。虽然工作人员之前告诉张颂文,绞架下方的那块掌握生死的踏板里暗藏机关,拍摄时不会造成生命危险,可每拍一条,张颂文还是觉得很害怕,他担心自己的重量踏板支撑不住,依然会摔下去。但他想象当时的李大钊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李大钊应该是不会害怕的,因为看他留下来的最后一张照片就知道了,他那张脸是很从容的,他的身体是很放松的。”

于是,我找到了李大钊生前最后一张照片。那是1927年4月28日,为了拍下李大钊临刑时狼狈的样子,发到报纸上取笑,当局特意安排了摄影师。可李大钊自始至终神色未变,他从容走上绞刑台,主动将脖子伸入绳套之中,毫无畏惧神色。刽子手把他绞昏后放下来,劝他“悔过”。没想到李大钊说了一句:“你们把我绞死,我的灵魂不死,革命不死!”第二次绞刑,李大钊绞昏后又被放下来,他说了四个字:“力求速办!”敌人的妄想破灭了,终于下狠手绞死了李大钊。当局本想拍下李大钊狼狈的模样,没想到却拍下了他的国士雄风。

怀着对李大钊深深的崇敬之情,我观看了电影《革命者》。随着一个个镜头,我细细体悟李大钊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无限坚定,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劳动群众的无限同情,对个人生活的淡定从容……屏幕光影里的守常先生不再是一个印在历史书上的名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百年之前,有这样一群人,愿离家弃子,舍生忘死,只为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给一个曾经颓废不堪的国家带来了民族独立之希望。《革命者》这部电影,让一个个教科书上的名字变为有血有肉、可感可知的人,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能干成别人干不成的事。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宏愿,到方志敏“我渴望着光明;我开始为光明奋斗”的誓言;从王进喜“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奋斗,到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情怀;从孔繁森“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的剖白,到黄文秀“投身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抉择……一代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1921年,中华民族深陷内忧外患之时,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两个一百年”在这里交汇,“十四五”规划开始实施,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昂首前行。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颠扑不破的真理清晰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辉未来。■

猜你喜欢
革命者李大钊踏板
单踏板不可取
车主之友(2022年6期)2023-01-30 07:58:16
李大钊《青春》
金桥(2022年9期)2022-09-20 05:51:36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8:48
李大钊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文史春秋(2019年11期)2020-01-15 00:44:30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文史春秋(2019年10期)2019-12-21 01:40:50
浅谈延音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用法
黄河之声(2019年23期)2019-12-17 19:08:43
浅谈汽车制动踏板的型面设计
浅谈钢琴踏板的运用
黄河之声(2017年13期)2017-01-28 13:30:17
怎样做个建设时期的革命者
中国青年(1961年10期)1961-08-16 03: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