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世纪之前使得中国如此伟大的东西,恰恰被证明也就是后来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实现现代化转换的东西。”罗兹曼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更多地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根据上文所述的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优秀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传统政治文化、传统经济文化、传统社会文化、传统思想文化等方面,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均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成为积极或消极的因素,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当下的中国应当引导优秀传统文化充分适应现代化建设,才能开创我国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罗兹曼在书中肯定了中国的文明在明清之前是领先于世界的,但在现代化道路上却失去了领头人的地位。中国的国情具有特殊性,现代化的发展同样具有特殊性,但现代化的落后并不意味着我国在某些方面存在特殊的缺陷。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生产生活的缩影,同时也反作用于不同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济、政治、社会、思想等构成要素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现代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这在政治文化中也有着鲜明的表现。尽管汉朝初期“黄老之学”曾一度成为主导,“无为而治”的统治理念备受推崇,但儒学积极主张的“尊君”和“大一统”思想迎合了统治者的需求和意愿,使儒家思想逐渐取代道家确立了政治上的主导地位。中国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政治文化中,形成了特殊的政治观和政治传统。罗兹曼认为,正是由于我国历代的政治文化都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色彩,因此导致鸦片战争后,我国向现代化过渡时的革命与改革之路举步维艰,直接影响了我国现代化的起步。
我国传统的经济文化始终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作为支撑封建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十八—十九世纪时,中国的经济体系是巨大的,小规模的作坊式生产无法完全满足广博地域之间的商品交换和资源共享。罗兹曼将货币在中国的流通看作具有现代化的因素之一。尽管现代化的因素诞生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管理层和农业手工业生产者从未转变过生产方式,始终以人力生产为主,而此时的欧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工业革命,由传统经济文化导致的生产方式落后也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极大的阻碍之一。但受到传统经济文化影响而建立的封建政权,拥有集中的资源分配权,能及时调节市场,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开发诸如灌溉体系和运河之类的经济基础设施,并为地方提供补贴资助。尽管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但传统经济文化下的封建经济治理确实维护了经济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并能有效防止外来势力的入侵。
宗法制是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家庭宗族、制订继承顺序、分配权力资源的一种制度。在这种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不仅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皇位世袭制,还发展出了以家族观念为中心的宗族思想。罗兹曼统计了1550~1950年我国各地区的人口数量,可以看出,1750~1850年,清政府统治时期,人口增长迅速,同时他认为,扼杀中国的正是中国人生儿育女的能力。而人口迅速增长也迎合了我国生儿育女、多子多福的宗族观念,但其中依然存在着女性生育年龄偏低以及性别比例不平衡的现象。人口的复杂性以及传统社会理念中“士农工商”行业的排序导致了近代中国社会分级差距较大,社会发展停滞,现代化进程缓慢。
罗兹曼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缓慢归咎于中国向外国借鉴的积极性不高,以及政治制度的局限性和种族中心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确受到了传统世界观的影响,但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广大人民智慧经验的结晶,应当辩证地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而并非只看到其局限性。
传统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会对上层建筑产生反作用。“大一统”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涵,代表着中央集权以及君主专制,并在我国历代王朝的更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政治文化已经融入我国民族的血脉,将各民族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筑牢了政治基础,也为现代化发展营造了统一的政治环境,维护了国家的根本利益。罗兹曼在书中提到:十九世纪中国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政治结构的固有脆弱性及后来其所遭到的腐蚀,并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政治的稳定局面看作是帝王所维持的一种平衡。笔者认为,罗兹曼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作用。
传统的经济文化曾一度使我国在世界上居于经济领先地位。尽管商人在我国社会阶层中的地位并不高,但历代的学者都有重视商业发展的经济思想,例如浙江的永嘉学派提出应当扶持商贾,并驳斥了与商品经济发展相悖的传统思想。西周时中国就提出了“量入为出”的财政思想,土地经济思想也在持续发展,例如“井田”“均田免粮”“唯农有田”等经济文化,宋朝时我国已经发展出了完整的纸币体系,并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商品经济在内的都市文明。这一切都说明,我国传统经济文化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逐渐繁荣的,尽管18世纪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始衰退,也不能否认经济文化中始终存在着合理性和超前性的因素,为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动力。
传统的社会文化在鸦片战争后面临着西方和国内革命派、改革派所带来的危机,宗法社会在近代阻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其根深蒂固的思想渊源也是社会进步的一大阻力。维新变法、洋务运动和甲午海战的失败,标志着中体西用论、西化论的失败,清王朝的覆灭也意味着封建帝制的终结,宗法制遭到了挑战。新文化运动更是对传统社会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彻底的批判,因此作者罗兹曼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我国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旧封建主义对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体现时代性,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党的十六大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将其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也要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是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和思想渊源,例如,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弘扬的传统美德“爱国、利义、仁爱”等对人格和品质的培养观念,在新时代也应当予以发扬,这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适应。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人民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精神指引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更要在青少年之中展开普及教育,以及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和正视优秀传统文化。释放文化体制的束缚,就要意识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将文化产业充分地与市场经济相融合,以此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宣传力度,将现代化因素充分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总之,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它也将持续扮演重要的角色。传统政治文化通过转型,应当摆脱其中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因素,发扬其中符合我国现代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传统政治内容,营造民主法治的政治环境。将传统经济文化置于全球化的视角下,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应当将传统经济文化中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的部分融入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时吸取西方优秀的经济管理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思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破除传统宗法制和宗族制的束缚,同时也要持续警惕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思想,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将传统社会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