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合

2021-11-12 10:44
长江丛刊 2021年2期

人学作为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马克思主义人学实现了由旧到新的转折历程,也实现了人学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的融通和文化观念的重合。本文以儒家思想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融通和重合进行思考。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探讨

人的问题的研究——人本论的探讨,是优秀传统文化最早的问题研究之一,也是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结晶的亮点。自孔墨起,及后世起者孟荀,都在探讨人的本质问题,例如,人性是否为善为恶。北宋以后,哲学家多以谈宇宙论,然其学说的核心部分依然是围绕着人的问题展开论证和延伸的。众多学者、思想家、哲人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千年探讨总的目的就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内圣外王”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价值观,也是千年来众多哲学家、思想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总结。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是什么——内圣外王。“内圣外王”起源于道家典籍《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后世三家合流,“内圣外王”一词被用来表述儒家理想人格的最高追求。“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和王道仁政相统一的集合概念。“内圣”为圣贤人格,即士子学人修德以养性修身,扩而充之,以达圣贤之境。“外王”为王道仁政,即士人君子以国事为务,以民为本,以天下安定为念,创造太平之世。“内圣外王”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总概括,儒家经典《大学》对之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文将“内圣外王”这一最高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概括为四个方面:以善为本,以学业为根,以救人为务,以苍生为念。

第一,以善为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要求即是人性和思想上的标准。“善”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常见的和最具内涵的字眼,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的载体。古语云“百善孝为先。”“孝”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被认定为善的概念的一点。同时,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等众多儒家思想的结晶都载入到“善”的概念定义中。对诸多修身要求的统摄与集中,使得“善”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程度抽象性和普遍性的集合概念。修身即为修善,百善全则圣贤人格乃成。忽视了善的修养,也是放弃了对圣贤人格的追求。所以,中国人对全面发展的问题的第一回答即为内修——善的修养。

第二,以学业为根。《三字经》开篇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人最初诞生于这个世界时是一种原生自然的状态,没有被社会现实中的各种因素所影响,属于自然人的存在状态。这时候,所有人都处于同等的生存状态中,拥有同等的思维方式,即本质相同。随着社会因素的加入,人类从自然人的存在状态走向社会人的存在状态,受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影响,开始形成人的内在性格,最终影响人的一生发展。最初相同,社会因素的加入产生了认知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直接影响了人的“习”。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都将性后之习列入重点。

第三,以救人为务。儒家讲“入世”思想,即是一己之力,救人民于水火。这种思想成了衡量人的修身标准。宋代大儒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居庙堂以意见救民,处江湖以行动和思想教导救人。因此入世就是救人,就是以所学加善,转化成人民的安宁。

第四,以苍生为念。张横渠的四句格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即以苍生为念。这是一种格局和境界,也是人的内在修养的外显。如何真正达到“内圣外王”的最高人格,无论是善本、学业、救人都是完成“内圣外王”人格的量变过程,但是量变与质变是两种本质的存在。从量到质的转变,需要完成度的转化过程。这里将“度”理解为高度,量的积累达到这一高度,即以天下苍生为念,必然实现质变的最终状态——内圣外王。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西方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从苏格拉底开始,哲学研究的方向就从外部转向内部,即从自然转向人类自身。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开启了人的问题研究和探讨的篇章。文艺复兴之后,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凸显,随后,哲学家们纷纷在其著作中写下关于个人对人的问题看法的认知观点。直到马克思哲学的出现,关于人的问题的旧观点才被瓦解,实现了人学新时代的新意义。马克思主义对人的问题的回答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是人的自身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存在问题的要求。马克思认为人和社会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只有人全面不断发展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产生,反过来,和谐社会的存在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环境因素和基础条件。马克思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的产生有其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这种前提的实现基础是劳动。劳动是实现对自然社会化的必然方式,也是人的自我改造和发展的方式。劳动还促使人形成思维意识和语言能力。正是四肢的解放、思维意识的产生、语言能力的出现,使人类从自然进入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从单一走向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起始点是劳动上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在劳动的内容和形式上是一种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初,人的发展不能实现自我的把控,随着全面发展的进程,人开始在实践活动中根据人的需要对自然、社会进行改造。当然,这一切改造与选择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外部环境的改变,也是实现外部环境对人的改变的一种条件支持,还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全面发展与人类对社会关系的全面控制和共同占有。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展开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条件。人类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制度等方面,从单一到全面,从贫乏到丰富,最终达到和谐。这种和谐是自然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完美结合。然而,处于资本时代,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却遇到了现实境遇的阻碍——异化。异化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研究的重要部分,资本时代遏制和奴役了人的思维和双手,人无法自我掌控自己的社会关系,最终出现异化现象。马克思看到了只有改变旧有的社会分工方式,才能完成对社会关系的共同占有和掌控,最终实现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这种结果马克思曾称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第三,从个人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的发展是人的发展前提基础,而个人的素质和自由个性是个人发展的组成部分。人的素质是个人主体能力的前提,包括人的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就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而人的个性提升则是个人内在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提升是指,每个人是自我行动的主人,可以自主选择想做与不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擅长等自我主宰自己的选项。人的素质与人的个性结合就是内在与外在的融合,实现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完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建设。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重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满足了国家对理论指导的需求,也满足了中国人对外来文化观念上的认同。同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给予理论的分析和建议,提高和加快了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