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曼的文化适应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原因研究的经典理论之一,其核心内容是: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处于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连续过程中;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与其目的语习得效果成正相关。在研究中,舒曼引入了“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两项具体概念来分析和阐述文化适应的程度。其中,社会距离是学习者被目的语社团容纳并与之接触的程度;心理距离是学习者个体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与目的语群体的距离。如何拉近二语习得者与目的语社团的“距离”,使第二语言教学实践顺利进行,就是在进一步研究文化适应理论过程中需要思考和探讨的。
国内很多研究者是以影响社会、心理距离的具体因素为切入点,分析这些因素对母语文化背景不同的汉语习得者及其习得效果的影响,进而说明习得者汉文化适应程度与汉语习得水平的关系,以此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闻亭(2005)和郑岱华(2007)均认为,二语教学者应该持续关注不同文化距离下的汉语学习者的“态度”和“动机”两项重要情感因素。此外,郑岱华还提到,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社会优势”因素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重整有越来越大的影响。以上两位研究者对各项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虽然有所涉及,但并不全面。贾雯(2013)和苏博(2018)分别从影响学习者心理距离和社会距离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前者针对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怎样缩小学习者的心理距离提出了合理建议,后者是以英国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留学生在华生活的适应情况,但并未据此提出相应的汉语习得对策。这些研究都对学习者克服文化、语言休克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研究者们也都认识到了该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因此在研究方法、调查对象的选择上,在文化适应程度、习得水平的测量上,还有待更加严谨科学的研究。
基于文化适应理论的传播,一些学者开始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研究汉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分项技能的习得情况。笔者在对比了两篇均以对外汉语阅读为落脚点的硕士论文后发现,文化适应理论中一些合理的成分是可以指导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
刘燕燕(2013)认为,缩短“社会距离”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目的语思维模式,而“目的语思维”正是“阅读的社会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宝叶(2017)则认为,学生个体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差异比因社会因素造成的差异更显著。这两篇文章各有侧重,分别从学生习得和教师教授的方面对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但两篇文章均未考虑个体的勤奋程度、学习习惯、学习时的自我监控以及阅读时的心理语言等差异,且学生汉语习得水平是一个不断提升的动态过程,影响他们习得效果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又会随之有怎样的变化,这些都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此外,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对汉语基本技能的影响,我们不仅可以着眼于汉语阅读习得研究,还可以从社会、心理因素对其他分项技能的影响着手,补充完善此领域的理论知识。
在文化差异性的前提下,跨文化交际与文化适应息息相关。蒋宇红(2004)提出,两者的关联在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与舒曼的文化适应理论中对新文化的心理适应存在对应关系。从这一观点来看,文化适应对跨文化交际具有促进作用。舒曼在语言实践中研究了文化认同问题,练丽娟、战菊(2017)指出,此类研究关注的问题是文化认同在目的语实践中是怎样构建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因此,目前从文化适应理论的角度对文化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远未穷尽。另外,以出国汉语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作为调查对象的研究理论基础多为跨文化交际理论,基于文化适应理论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性,同样可以用文化适应理论指导出国汉语教师靠近外语文化社团,缩小心理距离,顺利进行汉语教学。据此,对国内另一个与其相似的群体——来华外教的社会、文化适应与汉语习得的研究可以作为文化适应理论应用研究的拓展。
文化适应理论将二语习得看作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那么怎样通过文化教学促进语言教学,怎样在汉语课堂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应遵循哪些原则,导入哪些文化内容会对汉语习得的哪些方面有明显帮助,都是需要对外汉语工作者做进一步研究的。
对上述思考,许小凤(2012)提到:方式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层层递进;导入的内容应根据教学需求涵盖语用文化、语义文化及语构文化。例如冼慧怡、钟丹阳(2018)探讨了称谓类委婉语对汉语习得的影响。与此类语言知识有关的文化知识在语言交际中作用重大,那么在学习时或学习之前让学生了解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就是很有必要的。以上两篇文章均谈到了针对不同语言知识导入相应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胡瑾(2019)则直接以具体汉语教材为依托设计了对外汉语课堂文化教学方案,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上述文章从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具有积极作用的方面肯定了文化适应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这些文化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导入缺乏相关文化教学大纲的指导,目前还无法在文化教学领域为教学者和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提供框架式理论支撑。
需要区分的是,专门的中华文化课与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在教授原则、方法及目的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文化适应理论的指导下,在专门的文化课堂或中华才艺课堂教学中附带习得相关语言知识的研究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除以上研究外,研究者们还从其他角度出发,例如,范银华(2008)将“文化智商理论”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相结合,从智商这一相对具体的概念着手,更直观具体地了解文化适应问题。后续的研究可以从相关量表设计和以其为指导的汉语教学培训等方面入手。刘冬枚(2018)以文化适应理论为指导,阐述了明清来华传教士传教过程中所采用的文化适应策略,为当今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提供了诸多可借鉴之处。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文化现象实质上是文化适应和外语习得的过程,我们可以着眼于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不同文化间的交际活动,希望对今天的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启示。另外,一些学者表示,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与时俱进,有必要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此,高丽娟(2019)力求创设出将教、学行为相结合的“互联网+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上述文章对日后我们发掘文化适应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新研究视角都是有所帮助的。
综上所述,笔者想谈谈相对应的建议与启示:(1)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深刻影响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水平,此类研究对对外汉语工作者调整教学,了解学生习得汉语的社会环境,尽可能排除学生负面情绪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对汉语分项技能,学习者除了要依靠大量练习来提高熟练程度,树立中华文化习得意识以便有效调整学习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培养合理的目的语思维。(3)在汉语习得的社会环境中,汉语学习者应该端正学习态度,学会用平等、包容的眼光来看待文化差异,克服“文化休克”,提高文化适应程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4)在语言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汉语教师应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将中华文化有目的、分层次地融入课堂,以满足教学需求。(5)最后,对外汉语工作者还应顺应时代发展,结合本国国情,树立创新理念,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开辟文化适应理论实践、理论教学研究的新型视角。
综上所述,舒曼的文化适应理论虽然存在局限性,但突破性地从心理距离和社会距离两个影响因素上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动力机制做出了解释。这不仅对丰富和深化习得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