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窥青铜重器《史墙盘》

2021-11-12 09:30崔禹尧
散文百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先祖释文文史

崔禹尧

河南大学文学院

史墙盘,是西周时期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纪念其先祖而制作的青铜器具,因其在周朝任史官,所以称之为史墙。我们重视史墙盘的文史意义,是因为出土文物是一手的史料,它的真实性是无可替代的。史墙盘盘底铭文记载了记述西周文、武、成、康、昭、穆王的史事和作器者的家世。通过这一段铭文,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个是铭文的大致释文;二是西周镌刻铭文的传统。

一、铭文解读

我们从原文中借助墙本人的叙述,能够得知关于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一些珍贵文字史料,堪称是西周的一部精编史。按译文大致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歌颂周文王至当世的天子王室功德,依据释文可以归纳为“文王创业”、“武王伐商”、“周公东征”和“成王分封”四个阶段;另一部分则是墙自述家族简史并且对先祖表示纪念。译文的大义是:我的先祖烈祖在周武王克商之后,忠心在周朝为官。乙祖作为周王室的心腹大臣,其后裔也世代担任周官。墙为赞扬先祖,祈求后世子孙多福,作此盘以为纪念。与此同时,我们可以认识到西周有这样一种传统,就是通过制作青铜器,镌刻铭文记事颂德。中国的夏朝、商朝、西周和春秋时期都属于青铜时代,礼祭杀伐,钟鸣鼎食,古代的青铜器宏观上可分为生产工具、军武兵器、烹饪食器、盥水器,盛酒用器、乐器和杂器。史墙盘属于洗盥用器,在青铜器中的盘,不是同于我们今天饭桌上的餐盘,而是一种祭祀的洗手用具,常与匜一起配合使用。古人在祭祀或饮宴时,有洗盥的礼节。盥洗用具端到面前来洗,盘就是用来接着洗手的水。史墙盘在体现典型的追孝类铭文镌刻的同时,也向我们提供了青铜时代礼祭杀伐的记刻铭文之风。史墙盘铭文的深刻内涵,和殷商钟鼎铭文的神秘气息密不可分,通过理解铭文的文字释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

二、文史价值

史墙盘的文字记述可以和诸多史料相互映和补充。在同其他史料的比较过程中,我们发现史墙盘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弘鲁昭王,广能楚荆,惟南行。”这是关于周昭王南征荆楚的记述,在《史记·周本纪》中有“昭王南巡狩而不返,卒于江上”的描述,同样地《左传》(僖公四年)中也有“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的相关记载。在史墙盘的铭文中只是提及昭王“广能荆楚,推南行”,而没有说及昭王南征的最终结局。那么我们就对于昭王“不复”的原因表示了怀疑。按《史记》和《左传》的记述都是指明了昭王因为渡江落水而亡,此外在《竹书纪年》同样写到了(昭王)“伐荆楚、涉汉”,之后“丧六师于汉”。根据现代专家解读:“周昭公晚年荒于国政,人民记恨他,传说当他巡行到汉水时,当地人故意弄了一支用胶粘的船给他,结果行至江心,船解体,昭王溺死。”史墙盘中的这一细节,虽然对于昭王溺死的结局避讳不言,但是这一段文字记述却能够极大地证明史书中周昭王曾经盛年南征的客观事实。至于为什么史墙盘没有明说昭王的失败,或许这恰是墙本人为了美化周王室的统治而故作之词。在我看来《商周金文》一书里对于“畯民”的解释最能够和史料相印证,即“畯”是“悛”的古今字,译为“教化百姓,使民向善”。《尚书·多士》篇是周公以成王之命,对殷商旧臣所作训诰,按文中所记:

王曰:“告尔殷多士,今予惟不尔杀,予惟时命有申。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亦惟尔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逊。尔乃尚有尔土,尔用尚宁干止,尔克敬,天惟畀矜尔;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

这一段描述,和史墙盘的铭文含义相近。周公训诰:“你们听从周朝的命令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你们不遵从天命,忠于周朝,那么就会失去土地,并且我也会代天惩罚你们。”西周的统治者将天命观道德化,而不是一味地迷信天命,他们积极地主张用道德观作为引导,劝谕和教化群臣百姓。这段文字一定程度上能够更有力地说明“遹征四方,达殷畯民”中“畯民”的真实意义。从史墙盘的诸多文字解读中,我们不仅可以印证和校对今天的西周史料,提供了很多我们之前未知的历史细节;而且经过对文字的细致分析,我们会不禁感叹这位西周史官强大的文字表述能力,这也正是史墙盘文史价值的魅力之所在。

三、结语

青铜重器史墙盘的铭文解读、文史价值和它代表的金文艺术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对于它的释文解读越是精确到位,越是可以发掘西周的历史细节和揭开钟鼎文字的神秘面纱。关于史墙盘的诸多释文,以及它的历史渊源还需我们完善更多的文字资料和提升解读铭文的能力,去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

猜你喜欢
先祖释文文史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大河村奇遇记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肩水金关汉简》(壹)(贰)释文校订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楚先祖年代考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