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作为一种创新的科学管理手段,是维护公共安全,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是落实预防为主,常态与非常态管理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创新公共安全管理理念,做好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的重要抓手。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工作中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风险评估与控制过程更需要突破条块和部门壁垒,加强协调;二是缺乏统一的风险评估标准体系,往往凭经验、“拍脑袋”确定风险等级,主观性较强,急需研究风险分类分级,进一步增强风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
多尺度区域安全风险覆盖自然灾害、城市运行、公共卫生等多重公共安全风险的影响,目前针对我国重大活动/大型集会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研究,尚存在以下问题:尚未建立多尺度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框架;关键风险因素采集模式不完善,包括数据来源,采集路径及方法等;尚未建立与之对应的风险分析及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因此,不同时空尺度事件次生、衍生和耦合的规律,影响城市区域安全风险数据采集更新、科学评估、分类管理,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研究的目标是:研究城市区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规律,形成基于灾害链的重点风险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全过程关系分析方法,重点分析这些事件对不同尺度区域的后果影响,建立“面”风险评估指标,研究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标示和建模方法,完成多级行政单元灾害风险图谱,提出不同尺度区域的防御和阻断风险蔓延的方法和策略,为区域安全保障提供技术管控措施和建议。
(1)区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重点风险事件全过程关系分析。分析城市区域的地理位置、气象、环境等特征,识别判断可能对区域造成整体影响的重点风险事件。考虑区域内多风险并存的客观环境,分析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运输、公共卫生等重点风险事件的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研究各风险事件在时空上相互影响关系、多灾种耦合和风险叠加产生的“协同、加和、拮抗、独立”等效应,提出灾害链演化路径,科学预测灾害次生衍生风险,绘制灾害关系图,形成完整的区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全过程关系分析方法。
(2)多源异构风险数据的一致性表达与多元关系学习。在精细化、智能化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以政府公开的风险监管数据和安全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确定重点风险事件的关键数据来源、数据采集路径。不同来源的风险数据具有不同的特征属性及特征空间,在数据特征方面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采用多核学习技术,在不同数据粒度、不同知识层次上建立多源异构数据的一致性表示,使异构数据可以相互关联,提出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标示和建模方法,形成多源异构数据的一致性表达。
(3)基于全息画像的多尺度区域综合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研究重点风险事件在区域特定时空下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承载体脆弱性分析,灾害损失分析。重点分析风险事件对不同尺度区域承载体后果损失的客观影响和主观影响,从发生可能性,造成事故后果严重性,区域承受能力和控制力出发,构建区域风险事件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海量多源异构风险数据一致性表达和区域内各重点风险事件的叠加、耦合等全过程关系分析基础上,建立跨领域风险相关性关系,绘制区域风险承受能力和区域(行业)风险控制能力全息画像,提出基于风险事件、承载体、风险全过程关系、风险承受力和控制力的区域综合风险评估模型,构建递阶层次的多尺度区域综合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不同尺度区域综合风险评估准则,得出不同尺度区域综合风险水平。
(4)多尺度区域综合风险防御和蔓延阻断动态管理方法。研究不同尺度区域风险事件效应在数据精度、风险表征、风险分级等方面的标准,重点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风险尺度效应,完成多级行政单元灾害风险图谱。基于区域风险评估结果和动态信息更新情况,确定本尺度区域内的关键控制点,综合考虑多级行政单位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不同尺度区域的防御和阻断风险蔓延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