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红明,赵雪辰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中国是以农为本的的农业大国,而传统村落则是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传统村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深厚而鲜活的乡村历史记忆、各具特色的传统建筑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景观。它既承载着历史、艺术、科学等文物价值,又具有传统生活、场所记忆等社会价值,是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重要知识载体和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而传统村落形成与发展的两大要素,血缘与地缘,所呈现的即是古人注重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展现了古人的营造智慧,同时也对当下的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现行的传统村落保护模式根据适用的传统村落类型、规模,产生的保护效果和社会效应等方面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静态保护模式和动态保护模式,而静态保护模式又可以分为整体保护模式、主界面保护模式和原生态保护模式三种。其中原生态保护模式能使得传统村落的原真性得到最大保护且适应性强,所需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少,对村落现状和村民生活影响较小,所以使用更加广泛。
原生态保护模式即将传统村落从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到村落肌理、街巷空间以及建筑特色、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方方面面原原本本地保存下来。这种保护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除了保护传统村落的物质遗产,也最大程度上保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它们体现了从古至今村落居民共同的精神信仰,对保护村落原真性、延续性以及减少乡村建设以及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但同时,原生态保护模式也存在忽视传统村落生机与活力、不重视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只关注传统村落不受外界侵蚀和影响的问题。相较于原生态保护模式,整体保护模式虽然能够完整而真实地保留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整体格局、街巷空间以及建筑特色,避免村民破坏其原有的历史风貌。但整体保护模式下的传统村落却缺少了其作为生活聚居地应有的生活氛围,而这是一个村落的核心与灵魂;主界面保护模式仅仅对村落的重点部分进行了保护与修缮,导致那些重点保护区域外的村落空间及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因保护模式的局限性遭到破坏,从而造成失去文化脉络与延续性的问题。
原生态保护模式适用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也不发达的山地条带传统村落或乡镇周边的传统村落,如山西省孟县大汖村,由于地处偏僻,与外界沟通较少,经济落后,缺乏资金与技术支持,村落没有条件进行系统的整体保护或主界面保护,但村落传统风貌也因此保存较为完整,且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传统村落的物质空间在长时间的协调之后已经达到了和谐共生的状态,因而居民为了生活需求而破坏传统村落物质空间的问题也较少。
与其他静态保护模式相比,原生态保护模式使得传统村落的原真性得到了最大的保护,但这一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由于村落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的限制,村落的生活模式往往比较原始,存在比较严重的经济问题。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城乡二次元结构导致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差距,因此很多传统村落中许多年轻人,向往更加繁荣、便利的城市生活,赴城打工,导致村落人口大量流失,村落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对传统村落的物质遗产、文化传承、人口活力以及长久发展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传统村落中青年人口的流失,村落空心化、老龄化日益严重,“十屋九空”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传统村落中出现大量的废弃建筑,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只能随着自然风化一点点的日渐破败,甚至坍塌;即使部分建筑仍在使用,但由于居住的村民年纪普遍较大,没有整修以及改造建筑的能力,因此这一部分建筑也失去了原本的面貌与特征。此外,由于村落中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原本的农田无人耕种,延续已久的农业机制遭到破坏。建筑破败、农田荒废、河道干枯、原有的道路被荒草覆盖等,都使得传统村落丧失了其整体的自然环境风貌。
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是经几代,甚至几十代村民传承下来的,是村民的集体记忆和共同认知,也是传统村落的文化底蕴所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生命力。而传统村落人口的大量流失不仅对村落的物质空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由于人口流失,村落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一些历史公共建筑逐渐废弃、坍塌,而其承载的大量集体记忆与文化传统的也日渐消亡。传统的礼仪风俗和带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传统工艺、地方戏曲,以及那些村民口口相传,但并未形成具体文字的神话、传说、歌谣等民间文学艺术也面临着传承困难的问题。
离开乡村,外出打工,享受更加现代化的生活是现在传统村落中大部分青年人的主要选择。这种选择与继续生活在传统村落中相比,看似是更加有利的,但事实上,由于年轻人口大量流失,村落中只能由年老的村民进行耕种活动,面对现代社会与日俱增的竞争力,传统的单一农产业无法实现长久的发展,因此小家庭经济的农业生产会承受更大的风险。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村落产业走向衰落,耕地完全被废弃,进一步加速传统村落的消亡,并终将完全切断传统村落与村民间的联系。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说,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生活在陌生而又缺乏认同感的城市中,无异于失去了他们的根基与灵魂,而这些年寻根活动的日益蓬勃即证明了故乡故土对人们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原生态保护模式下的传统村落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由于大量人口流失所导致的老龄化、空心化问题,冯骥才先生就曾在乡关何处·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及其对策国际研讨会上谈到,村落空心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西方社会自工业革命开始,乡村社会就开始瓦解。现代城市的崛起一定要大量吸引乡村的劳力与人口,村落的空心化便开始出现。可以说,村落空心化是人类进程中正常的现象。但中国有一点特殊性,由于近三四十年中国社会以世所罕见的速度高速和全面地发展,村落的空心化来得极其突然、快速,没有准备。太突然的事物一定会带来冲突,带来挑战。因此,如何在不影响历史价值的前提下,对传统村落进行持续调整,既不影响村落的生机与活力,又能起到保护作用,是传统村落能否得到长足发展的关键。
在对传统村落进行去空心化调整之前,首先要根据其中建筑、构筑物以及历史街巷的重要性进行分区,在保证传统村落原始空间格局、经典民居和公共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以及地域个性不变的前提下,将传统村落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等几部分,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保护内容和整治措施。
3.1.1 核心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应最大限度地包含载有真实性历史信息的建筑物,它是体现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地段,要求“空间结构完整”“传统风貌完好”以及“视觉景观连续”。对其中必须改造的、不属于文化或准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在改造时,应经相关部门审批,并确保不改变建筑的外观与格局。
3.1.2 建筑控制区
建筑控制区指保护区外一定距离内,为协调传统村落人工环境的整体形态与风貌,结合街道、河流、村界、山地等明显的地理界限而设置的区域。它是协调传统村落物质空间与现代生活方式矛盾的关键所在,在对建筑控制区进行改造时,应确保其一切建筑活动都经过规划部门、文物管理部门的审批,严格把控新建建筑的格局、尺度、色彩与材质,保持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通过对建筑控制区中基础服务设施以及居住环境的改善,实现现代化居住环境与传统风貌以及人类文明保护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和谐共生。
3.1.3 环境协调区
环境协调区指建筑控制区以外,保护范围以内的自然山体与绿化、水体等,是保护区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重要的物质遗产,更反映了古人选址、营造的智慧,是传统村落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在环境协调区的保护中,应严禁开山采石、伐木毁林等破坏传统自然风貌的行为,保护山体、绿化、农田,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协调传统村落人工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
传统村落物质空间的局限性和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是导致原生态保护模式下传统村落空心化严重,消亡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来说,传统村落的落后的物质条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日益增长的现代化生活需要。因此,如何在保证传统村落整体风貌及文化内涵不被破坏的同时,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与居住环境来达到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从而维持传统村落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原生态保护模式下传统村落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
3.2.1 基础服务设施的优化
原生态保护模式下传统村落由于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因此村落的基础设施大多不完善,为村落中的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改善传统村落的基础服务设施对提高村民人居环境水平来说至关重要。在保证传统村落整体风貌与格局完整的情况下,通过对建筑控制区范围内的道路、排水系统、公共活动场地以及路灯、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既避免了村民因其日益增长的现代化生活需求而对传统村落在原有的基础上弃旧建新,破环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同时也能够缓解传统村落“空心化”的趋势,使传统村落得到更长久的发展。
3.2.2 村民居住环境的改善
除了优化传统村落整体的基础设施,在传统村落建设过程中,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同样不可或缺。相比于基础设施的优化,改善每家每户的居住环境更加贴近村民的生活,在村民眼中,改善居住环境更加能够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满足其现代化的生活需求。然而,也正是由于村民对居住环境的重视,在改善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应当更加尊重村民的意愿,重视村民的参与。村民作为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传统村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必须将村民的意愿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相反,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只注重理论,忽视了村民的意愿,没有真正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将会导致村民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对传统村落进行破坏性建设,或者人口外流的情况依然严重,传统村落“空心化”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而使得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建设无法取得实质性成果。
3.2.3 专业技术理论的支持
原生态保护模式下的传统村落,其风貌、肌理、建筑等都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因此在进行保护性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士的技术理论指导,通过对传统村落中历史风貌、乡土建筑特征以及文化价值的认识与分析,针对传统村落的各个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计划或修复方案。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缺少专业性意见的指导和专业性技术的帮助,没有准确分析传统村落的特点,仅仅只是生搬硬套一些成功案例的话,不仅会使保护性建设收效甚微,还会导致传统村落出现混乱的无序规划、盲目的乱拆乱建、过度的商业以及旅游开发等状况,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造成村落空心化严重,消亡迅速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传统村落经济的落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造成了传统村落中村民的生活方式大多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给自足的产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而有限的地理条件又限制了村民的其他经济活动。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大量村民外出去城市打工,因而造成了传统村落空心化严重的趋势。发展本地产业,增加村民收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兴产业日益蓬勃,传统村落除了大力发展农业和商业旅游外,还有多种多样的产业选择。发展与传统村落特征相适应的产业类型,既能够为村民创收,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同时也能够缓解传统村落空心化的趋势,实现传统村落的长久化发展。
传统村落作为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但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单一原生态保护模式下传统村落的物质空间已经不能再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现代化生活需求,导致传统村落走向消亡。为了缓解这一趋势,在保证传统村落原真性不被破坏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村落基础服务设施,提高村民居住环境,发展本地产业,从而延长传统村落寿命,实现传统村落的长足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为了保持传统村落活力,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便盲目地乱拆乱建,过度地开发商业旅游,这样不仅不能解决现阶段传统村落存在的矛盾,还会加速传统村落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