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莉 王玉秀
(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61)
2013 年,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推动了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在全球一体化浪潮下,各民族间、国家间的对话与交往需要超越价值观、信仰、风俗习惯、国情的不同,加深彼此的理解与信任。作为国际交流合作沟通纽带与桥梁的外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研究开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初的美国,在传播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受到关注,随后在欧洲和亚洲发展起来。而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跨文化教育与外语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育的热门关键词和重要目标,与此相关的科研、教学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1 年颁布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指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语言知识(指语音、语法、文字、词汇等)和语言技能(指听、说、读、写)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但是,有了语言能力并不等于具备了交际能力。所谓交际能力是指在实际交际中恰当地、灵活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日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导入。跨文化交流应建立在理解并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之上,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促使学生在文化层面上产生对日语语言特色的理解。二是移情水平。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要懂得倾听、善于观察对方情绪,站在对方的文化、观念角度换位思考,这样可以更好地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在情感上产生呼应。移情水平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三是应变能力。跨文化交际中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既包括物理层面的障碍,也包括精神层面的障碍。当意外发生时,如何保持活跃的思维、缓解尴尬局面,对日语学习者的应变能力是一种考验。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渗透跨文化交际中的交流技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日语翻译并不是单纯交换语言符号,而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翻译作为“听、说、读、写、译”中的最后一项,是日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学生日语能力的综合体现。要想达到我国清末翻译家严复的翻译标准——“信达雅”中“雅”的境界,既要求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需要学生了解中日两国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视野下更深层次、精准地捕捉原文的内涵与意图。
自1972 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之间开始了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随之中日两国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日语翻译课程是大学本科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国内许多高校均将“日汉互译”“日语翻译”“日语口笔译”等翻译课程开设在三、四年级高年级阶段,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日译汉、汉译日的翻译理论及基本技巧,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日语的综合能力。但是在传统的日语翻译课堂上,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足,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语用能力差、用词失误等情况。
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缺乏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互动。受应试教育体系、课时有限等因素影响,日语翻译教学也不例外。课堂上教师就某一翻译理论、翻译技巧进行讲解,随后出示例句,与学生一边做翻译练习一边做解释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高,翻译课程所注重的实践性也难以保障,没有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积累,对语言背景和文化涉及不多。不仅是日语翻译课程,整个日语教育体系也呈现出“重语言训练、轻实际功能、轻文化传授”的特点,课程设置比较单一。虽然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对人才培养中文化要素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但是与英语、法语等西方语种专业相比,在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开设方面,日语专业相对落后。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以语言类课程为主,人文类课程设置不多。许多高校开设了日本社会文化、日本概况、日本国情等课程,但是与基础日语、高级日语等语言类课程相比受重视程度不高,课时分配也较少。课程内容安排过于单一,导致学生虽然能够翻译出正确的语句,但却难以在特定的语境下进行顺畅的交流,与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尚有一定距离。
日语专业学生获得翻译理论与技巧的主要渠道是课堂。并且,与英语专业不同,大部分日语专业学生是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学习日语的,日语基础相对薄弱,对教师与课堂的依赖性更大。因此,翻译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格外重要。作为翻译课堂主导者的教师,既要具有较高的双语能力,又要具有丰富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就目前高校日语专业翻译课程授课情况来看,部分授课教师非翻译专业出身,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边授课边摸索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并且部分教师缺乏在日本留学、工作、生活的经验,虽然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知识,但是对日本社会文化的体验与理解不够深入,跨文化交际方面知识储备不足。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游刃有余地开展翻译教学,部分高校日语翻译课程师资队伍的能力与水平还有待加强。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堂语言环境和社会语言环境。课堂语言环境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系统的日语翻译训练、习得翻译理论与技巧。目前,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语言环境主要来自于课堂,与课堂语言环境相比,社会语言环境缺失。特别是一些地方非外语类院校,学生很难接触到日本留学生,平时能够进行交流的日本人只有外教。一些高校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在招聘日语外教时会遇到困难,甚至出现无外教的“空窗期”。此外,高校与日资企业、翻译公司等企业间合作交流不够紧密,学生缺乏实践实训机会。社会语言环境的缺失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日语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上3 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语法,但是缺乏跨文化交际思维与翻译实践经验,有时会引起错误翻译或对翻译无从下手。相对于中国以农耕、畜牧为主的大陆文明,日本是以渔业为主的海洋文明,因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不同,对同一事物的描述中日两国有时会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中国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说法,而日语中则使用含有喜庆寓意、价格昂贵的“鲷鱼”作比喻,表达为“腐ってtì鯛(即便腐烂了也是鲷鱼)”。再如,表示用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引出他人更好的想法、起到开阔思路作用之意思,汉语中表达为“抛砖引玉”,而日语中则使用“海老で鯛PH釣tf”(用小虾钓鲷鱼)这个说法。在日汉互译中,此类例子还有很多。如果学生不了解中日间文化差异,就很难做出恰当、精准的翻译。
首先,转变教学理念。语言与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认识到日语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既培养学生日语语言能力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改变日语教学“重语言、轻文化”现状,在翻译课程中注重语言训练的同时,多融入日本社会、文化、国情等方面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其次,改变教学方式。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满堂灌”“填鸭式”课堂教学,适当安排学生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翻译发表等课堂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锻炼学生日语翻译能力与交际能力。第三,完善教学手段。国内日语学习者获取日语语言、文化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如何选定合适的教材和教学资料是一个关键问题。这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跳出原有教材模式,比较各教材内容、取其所长,适当加入反映当今社会发展变化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课件制作。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日本网站、时事新闻、日文原版书籍与材料、微课、慕课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日本人的思维模式与交流方式,生动形象地为学生构造一个多维度、立体式的课堂语言文化环境。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差异范围广泛,国家间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社会制度、行为方式等差异无所不在。这对日语翻译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学者指出:“转型期的日语教育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日语与运用日语科研结合起来”。这需要日语教师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不仅要研究传统的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日本文化,也要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从事日本社会、日本经济、国情研究、对比研究等新领域的研究。此外,教师要注重自身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多参加文化讲座、翻译培训与学术交流等实践活动。接触日本最前沿的语言、文化知识,主动更新、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在与其他专家学者沟通中提高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作为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后盾,学校应该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为教师创造参加外事活动或赴日交流的机会,开阔教师视野,增强对文化的敏感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日语翻译中出现的错误,有时并不是由于词语、语法表达不当造成的,而是由于异文化思维不足所导致的。为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课堂外,邀请外教共同开展日语角、日本文化节等活动,增加学生与日语外教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日语语言知识、异文化思维的能力。通过举办演讲比赛、翻译大赛等课外实践活动,锻炼、提高学生日语翻译水平及应用能力。中国教师与日本外教进行合作分工,衔接好课堂内外教学。此外,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邀请日方教师、日本留学生、日企工作人员参加本校交流活动,为学生构建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环境。有条件的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到日资企业、翻译公司进行实习的机会,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条件下鼓励学生去日本留学。
全球一体化、“一带一路”等时代背景下,中日两国间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这对日语翻译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日语翻译教学带来了新课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现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种体现。翻译是一门综合学科,教师要将翻译课程的“教”与“学”有机融合起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双管齐下,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人文素养,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翻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