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符燕
(赣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科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方才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如法律专业人才、法律人才的英语水平,两者之间是否协调发展,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等,笔者展开相关调查。调查发现,不少企业非但没有针对这种现象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反而在逆向发展,丢失了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值得我们研究人员深入思考。现就我们课题组从事入世前储备了部分涉外法律服务人才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涉外律师稀缺等问题展开探讨与研究。
当前,法律人才较比少,但是作为法律专业人才,应该具备一些特殊的专业能力,如精通英语,这是正常之行。当然,同时还必须熟悉国内国外的法律知识。可纵观目前情况,法律专业人才懂英语现象不容乐观。所了解,很多法律界人士都是靠别人翻译一些法律文书,尤其是国外的法律条例。据中国法律人才网统计,就目前我国法务职位招聘情况来看,85%的法律职位都要求求职者具有较强的法律英语阅读与沟通能力。然则,从调查的情况看,非常遗憾的是,近64%的涉外案件,因为一些法律工作者的英语水平问题而稀少接收这类案件,也因此导致这类案例的收益极少。与此相关,82%以上的法律工作者只有单一的纯法律知识背景,而缺乏外语知识,法律人才的英语技能堪忧,所以具有优秀的英语技能的法律人才近年来的就业前景会非常好。
据相关的数据显示,从当前形势来看,能熟练运用英语的法律人员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不多,据统计,截止前几年仅接近2000。既熟悉国际法,又熟悉国际贸易法,以及世贸组织规则的法律人才就更是少之又少,堪称为稀缺。就拿赣州来说吧,在赣州所有的律师里头,只有3%的法律人员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准,可以胜任涉外法律工作。相比来说,南昌更少,据说只有1%左右。因而,可以看出,律师具备较强的英语水平是多么稀少,又是多么的重要。除此之处,其地区的就更不好说。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涉外有关的案件,尤其是反倾销或知识产权方面的案件,涉及金额往往比较高,从几百万到几千万,甚至有上亿元的,如果接受这种官司,能打赢的话,那律师公诉费也有几十上百万元,这对一个法律来说,费用也是可观的。按年计算,如果英语技能好的,多接此类似的官司,那就是年收入非常高的人群了。在这里,我们举个案例,以赣州某进出口公司为例,2016 年9 月,这个公司收到某国及海关联合发来的一项反倾销性指控,说其违反条规则,要求这个公司提供相关的财务资料,并且要积极应对诉讼。收到这样的信件,公司一下子慌了,找来律师顾问,但里面所涉及的材料全是英文的。该律师的业务知识储备量是很大,口头表达能力也很强,但就是英语水平太低,连这种指控函都看不懂,不知如何下手,这也急坏了公司所有人员,最终只能请教英语专业人员。但是英语专业人员也不懂法律,只能是很字面的给该律师翻译,将一些法律名词当普通词翻译,给很律师造成很大被动。因为翻译之词缺乏严谨性,不能准备表达该国法律意思,导致该官司打得非常被动,最后只好求助北京的一家律师事务所,由该律师事务所选派优秀懂英语的律师人才来处理。最后,上百万元的律师费只能供手送给他人。
(1)从事法律事务的人员要具备较强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对于法律人才来讲,最起码要具有较为扎实本国的法律相关知识。对一个国家来说,法律是主权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且相对较为规范性的文件,这对于该国高等教育的法学专业教育来说,其内容首先且重要的就是本国的法律,这方面的知识必须是必修课程和主修课程。虽然不同国家法律的概念、结构乃至一些基本元素、基本原则是相通的,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法系”,但因国情不同,其里面的细法是截然不同的。就拿中国与美国来说,也许法律大体系有相通的地方,但其一些规定条款是有天壤之别。所以说,这对一个律师来说,熟练掌握本国的法律体系,并不代表他就能胜任涉外法律业务。
因而,每个国家对于法律人才的培养,都是立足本国的法律来开展教育的,都是以本国法律知识为本位。如果从业务内容看,除极少数成为国际组织雇员可能处理与本国无关的、类似纯“涉外”事务外,各国法律专业人员,他们处理的业务绝大多数是与其本国法律有关的“涉外”业务。就这个来讲,作为一名法律从事人员,本国的法律应该是他或她的知识结构的本位或全部。而学习英语知识或外国(国际)法律知识,那就是从业人员必须努力达到的高度,法律以外的专业知识(经济、金融、贸易、财务等)和操作能力是其重要的业务条件。
(2)英语水平及英语交流能力。在梵语中,有这么一个说法,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具备梵语中的V打头五种东西,那么,他或她就会变得伟大起来。让我们来看看,这五种东西到底是些什么?据综合考查,综述大家的意见,说的就是一个人的端庄的外表、语言能力高、学识水平深、个性较谦卑。由此,我们不难推测出语言能力的重要性。作为涉外律师,那就必须要有扎实的母语基本功,如果没有厚实的母语底蕴,是不可能会有很优异的外语沟通和表达能力。因为,律师不可能仅带着翻译参加一些跨国的业务合作活动,更主要的是法律人才本身应该具备用外语自由与他国人沟通的能力。如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人才,用英语口语来表达及沟通还不算是很高端的,还需得把沟通的内容,落实到自己的活动文本,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这是因为,法律语言是非常严肃的语言,表达得不完美的话,就会导致意思上的巨大差别,而用非母语来表达完美的意思就是一个极难完成的任务。这对于一个常年生活在国外多年的“海归”来说,也不例外。因此,语言这种东西,必须讲究悟与能,尤其是一个人的英语表达能力,往往是一名作为法律人才的涉外化、国际化的“软肋”。
在一些国家,法学教育是一所大学教育的重要学科构成部分,也是这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法器”。这是因为,法学的教育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法律执业资格,同时,还会影响到其是否能进入法律职业者系统这个行业。我们往深的方面来说,它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立法、执法,以及司法“天平”。所以说,各个国家的法律界与教育界,他们都高度重视大学里的法学专业,以及法学教育。也就是说,法律人才的培养,是不能脱离一流水平的法学专业教育的,但如果紧紧依靠大学期间的一些理论知识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要有实践实习,以后其毕业后续的升学或成人教育,以此方能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迅速增长的市场需要。与此同时,法律人才的培养,还要从大学的校生开始培养,以及现有法律工作者一起打造,如此同时进行,才能完成。
(1)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法律英语教学向深层次发展。推行法律人才的双语教学,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对于法律人才培养来说,非常重要。面对现实,法律人才必须具备用英语沟通的技能。英语水平如何,关系到法律人才以后的发展前景,其英语能力其实看的就是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是我们要培养法律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因而法律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就是大家首先要考虑的课程。对于法学专业的毕业人员来讲,如果在校仅仅依靠一门基础性英语课程,以后是很做好涉外法务这项工作的。在此之前,我们也前表达过此意。
在现实生活中,法律语言是相当严谨的语言。这对于一个常年生活在国外多年的“海归”,也是如此。如果不用功去钻研,一时半会也难驾驭英语中的法律语言。因为,很奇怪的是,英国、美国人也将母语中的法律语言看作是“外语”,可见其比较难搞懂。在现实中,法学专业的学生,不管其培养目标是放在国内市场,还是放在国际市场,都要先要学好法律英语这门专业英语课程。然而,法律英语,只不过是对英语中的法律语言的初始认识。假如要具备熟练驾驭英语、从事涉外法律工作和解决国际争端的能力,只懂得一门英语课程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需有双语教学来推动和实现。所以说,法律英语教学和双语教育,它们在培育法律人才方面很重要。但是,我们同时还要解决法律英语教学和法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存在的不足。这在法律英语教学,以及法学教育中的双语教学,都同样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即师资的薄弱及匮乏问题。作为法律人才的培养者,尤其是法律英语教师,以及双语教学教师,其职能要求应高出于法律人才的知能结构。高端的法律人才少,优秀的法律英语老师及能用双语授课的法学教师更少。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加强高校在这两个方面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为课程设置问题,尤其是课程的前承和后续安排不合理问题。以法律英语为例,因为国内所编法律英语教材均以英美法为典范,所以,在开设法律英语这门专业课程前,应以基础英语课为前提,汉语英美法课程为保障,才可顺利开展该学科的教学。而双语讲授的法学专业课程应设在法律英语课程之后为宜。有了法律英语这门课程为基础,才可推动法学教育中较为推崇的双语教学。
(2)积极创造条件,让现有法律从业者再继续教育,加强与外面的交流与合作。从调查的数据资料来看,当前有的法律从业人员,都是具有一定年龄的老资格者,这批人员主要集中在恢复高考制度后考上大学,从政法系统或相关专业毕业的,应该算得上的正而八经科班出身的法律专业人才,但是因为时代原因,这部分人员的英语水平是非常有限的,导致以后工作中的英语技能达不到社会发展要求。再者,之前很少有涉外案子,所以国内尤其是内地赣州的法律人才英语技能更为弱势,面对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更行更业越来越与世界接轨,这就要求法律人才更要加强英语技能学习。同时,这也给当前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法律人才的英语教育提出了一个较为紧迫的问题,要改革教育模式,适合这会发展需要。
但是对于以前从事法律工作的专业人才来说,再进行全日制教育,已不太现实,只能通过再回炉的继续教育方式来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标。比如网络教育、寒暑假学习、集中培训等方式。纵观这部分法律人才,仅有百分之几有这种英语技能,能够达到从事涉外法律业务的要求,而其他近九成以上的法律专业人员很难从事涉外业务,即使也接了相关的业务,也是走得非常艰辛。在其本身来说,其原因主要还是自身的英语技能不够。因此,总归一句,自身要加强英语学习、技能培训,同时,社会或主管部门也要提供类似的学习机会与平台。有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要从学校就抓起,普及法律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与技能学习,或组建这样的学生社团,或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或举办类似的比赛,总之要激发法律专业人员的学习兴趣,综合考量他们的英语技能,为以后走向社会提供后备力量。与此同时,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培育和扶持涉外律师事务所,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现有的法律从业者提高自身涉外业务能力,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制定涉外律师事务从业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也是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