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物流业数据型人才培养的探究

2021-11-12 02:03樊颜青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22期

樊颜青

(菏泽职业学院,山东菏泽 274002)

0 引言

我国互联网从1994 年开始发展,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已经被运用在各行各业,如物流、教育、农业等。为进一步持续推进数字化及智能化的发展,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2017 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21 年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解读》,推动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促进了以大数据应用为标志的数字化、智能化物流模式的快速发展。尤其是2020 年发生的重大卫生事件,加快了智能化、无人机、网络货运等的进程,数据化特征日益显著,物流业对于数据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2020 年国家发改委表示要大力支持数字化供应链的建设,带动物流业上下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进入数字型时代。物流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物流业对人才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才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数据型人才成为物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1 我国物流业数据型人才培养现状

1.1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物流业属于第三方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的份额逐渐增加,成为公众不可缺少的基础保障。截止2020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00 多万亿元,物流业总收入超过10 万亿元,虽受到疫情影响,但物流业在此时逆流而上,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其中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总收入一直保持增长。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领物流业向数智化(即数据化和智能化)方向转换。随着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升级,现代物流数据型人才的匮乏制约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数据型人才培养模式严重滞后于物流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培养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从而促进物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健康发展。

1.2 物流业数据型人才培养现状

物流业涉及知识、技术、资本及劳动密集等众多领域,是外向及增值服务业,其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贯穿于物流整个链条运行中,现代物流管理及营运工作需要的是综合性物流人才。我国物流业已经进入数字化及智能化行列,急需大量的数据型人才,因此必须提高我国物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截止2020 年底,已有2000 多所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是向社会输入物流人才的重要渠道,虽输出人才数量较多,但与物流业当下需求的人才不相匹配。

目前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人才存在脱节现象,目前大多数院校培养的人才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三方培训机构是短期的培训只能让学员了解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学习,从而造成培养的物流人才不能根据时代的发展更新自身的理论知识,掌握物流前沿知识。现代物流业需要的是既懂物流基本业务,又熟悉计算机、5G 等先进技术及现代物流信息化运作规律,并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辅助决策,提高物流效率的高素质数据型物流人才。

2 物流业数据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数据型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我国各大高校虽已设立物流专业,但培养模式还是偏向传统方向,涉及到的课程主要集中在仓储、采购、运输、配送等传统理论方面,缺少关于数据化、智慧化课程设置。物流专业培养目标与实现培养手段相脱节,虽设置相关的培养方案,但没有把数据型相关的知识融入到各个课程中,院校人才培养没有特色,培养物流业数据型人才目标模糊,方向存在局限性,数据型人才培养未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我国数据型人才缺口达100多万人。目前校内关于在校生大数据实践的基地不足,对于培养大数据思维及运用能力缺乏,不利于培养物流业所需求的数据型人才,需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

2.2 缺乏数据型师资力量

物流人才的培养大多数是以学校为核心,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其中,师资力量对于数据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及质量具有很大的重要意义。物流业已向数据型、智能化方向发展,物流专业教师还停留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阶段,对于数据型相关知识及实践存在欠缺,不能紧扣物流时代发展的步伐。目前,高校对于大数据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及实验室环境普遍缺乏,我国还没有明文规定来认证数据型教师,其中懂点理论知识,就认定为具有数据型能力,该认定方法不能适应当下的物流行业的需求,学校、社会、政府需不断创新数据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物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3 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对数据型人才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提升,各大高校及培训机构在培养物流人才时大多是简单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物流专业先进技术参与度较低。我国物流企业的规模大多是中小型,物流系统性较弱,网络化程度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智能化尚未形成战略体系,出现很大的分歧,并与高校及相关产业联动欠缺。我国虽很多高校已经把先进物流技术引入到学校内部,建立物流实训基地,但教师在运用这些技术的能力有待提升,教师运用技术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物流专业的创新发展质量,从而对物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

3 物流业数据型人才培养对策

3.1 准确定位物流业数据型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建立在市场需求、现代物流业发展及高校物流发展优势上。首先应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业数据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保留本校的特色课程和重点的基础上,可对物流专业核心专业课程进行延伸,如配送管理可加入数据化及智能化课程。其次人才培养应立足大数据产业,以数据作为产教结合点的基础,同时应积极加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适应当下物流业数据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明确数据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最后构建具备现代物流理念、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岗位层级结构合理、掌握智能信息技术、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现代物流业应用型人才队伍,为我国物流业提供专业的数据型人才,从而促进物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2 构建科学高效的数据型人才师资队伍

目前很多高校为了构建数据型人才师资队伍,采用多渠道、多方式进行改革。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一是从传统引进推荐到目前人才引进,从全国各地引进专业型、骨干型、数据型等人才到解决数据型人才师资短缺的问题。通过出台各种政策,不断壮大现代数据型人才师资队伍。二是为数据型及创新型教师的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选取物流行业高素质、高能力的数据型人才到高等院校任教,同时选取物流相关教师到行业中去,提升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衔接。三是打造学校、政治、社会及企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及企业实践应用的需求情况,构建物流业数据型人才师资队伍,从而提高数据型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

3.3 利用先进技术,使用仿真技术教学

大数据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物流业相应的高科技产品不断迭代更新,为物流专业的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多学习媒介和技术。仿真技术不断走进课堂,为学生打造全侵入式、环幕互动等的实训,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可以节约实训的成本。仿真技术可以让学生生动、逼真的了解物流运作的全景,解决了因专业课程技术性强,传统教学使学生难以接受的问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中引用仿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由于物流设施设备不足造成的技能实训的不足。学校积极搭建“互联网+教育”的平台,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及注重师生共同设计,利用互联网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4 结论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使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 等在物流业得到广泛运用,智能化物流得到快速发展,数据化特征显著,产生的数据型人才需求问题日益突出。物流运营管理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从以前需要有经验的老员工转到依靠数据进行管理,提升了我国物流业质量,需要数据型人才的支撑,使我国从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不断迈进。物流业数据型人才需求短缺,亟需加快培养,在培养体系中,学校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最大限度的利用大数据,培养数据型教师团队,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使更多的物流企业与院校结合起来,把企业一线真实的用人需求结合到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共同培养出得到社会认可、企业认可的专业型数据型行业人才。